絳姓釋義是絳[絳、纁,讀音作jiàng(ㄐㄧㄤˋ)]。源來於姬姓,出自春秋初期晉穆公所遷都城,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絳姓
- 拼音:jiàng
- 寫法:纁
- 來源:源於姬姓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絳[絳、纁,讀音作jiàng(ㄐㄧㄤˋ)]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來於姬姓,出自春秋初期晉穆公所遷都城,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姓苑》記載:“晉穆公遷都於絳,後以邑為氏。”春秋時期,周成王姬誦封唐叔姬虞於唐,其子為晉侯,周夷王姬燮繼位後,晉侯遷國於晉水,改國號為晉,建都於晉水之陽安邑一帶(今山西聞喜)。到了第二十九世晉穆侯姬弗生執政時期(公元前811~前785年),他又遷都於原古崩國之地的絳(今山西運城稷山),在今稷山縣白家莊、均安村附近的絳山一帶,三面溝壕,前臨興河,背靠大坡,形勢險峻,易守難攻,古稱其地形為“玉壁”,因此,晉穆侯牛判敬盼所建的絳城又稱作玉壁城。絳,古稱絳州,盛產絳草,其草搗汁可作染料,既可以染紡織品、漆器,也可以染食物,所染之物為大紅色(大赤),鮮艷奪目,因以為邑名。絳州位於山西省西南部的臨汾盆地漿刪西南邊緣,北靠呂梁山,南依峨嵋嶺,汾、澮二河穿境而過。絳州歷史悠久,春秋時期與船刪嘗太原、臨汾齊名,並稱“晉國三城”,歷來就是晉地西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堪稱三照組潤微晉一塊文化寶地。在晉穆侯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晉穆侯所建之城名為姓氏者,稱絳氏。
另外,晉國貴族魏氏家族的四世祖魏絳曾大力輔弼晉穆侯,因功勳卓著而被賜在絳地,因此在“三家分晉”後至整個戰國時期,絳州皆屬於魏國之地,其家族人中亦有以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絳氏,與晉穆侯的後裔絳氏一起被史稱絳氏正宗。
第二個淵源
源於職業,出自春秋初期專業的絳工,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絳工,亦稱纁工,就是染工,為各種器物染色。這在《釋名》中有記載:“絳,工也。染之難得色,以得色為工也。”在《姓氏急就篇·注》中也記載:“絳,古謂之纁。”
在絳工的後裔子孫中,即有以職業稱謂為姓氏者,稱絳工氏、或纁工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絳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漢朝初期大將軍、絳侯周勃,屬於先祖爵號為氏。漢高祖劉邦屬下的開國大將周勃,氏西漢王朝初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他赤膽忠心於漢王朝,漢高祖以功封其為絳侯。後來周勃在剷除諸呂中起了重大作用。當初劉邦在沛縣起事時,人稱沛公,周勃就以中涓親近侍從的身份,跟隨沛公劉邦攻打胡陵,打下方與。又攻打豐邑,在碭郡打擊秦軍並攻破城池。在攻占下邑時,他率先登城。高祖賜給五大夫的爵位。攻取蒙邑、虞縣,平定魏地,進攻爰城、東緡,直到栗縣,都各個擊破。攻打齧桑,周勃最先登城。在東阿城下大破秦軍,又追擊至濮陽,攻下了甄城。攻打了都關縣、定陶、襲取宛朐,活捉了單父的縣令。夜襲,取臨濟,再進攻張縣,他的軍隊作先鋒到達卷縣,攻破城池。打擊李由軍,在攻打開封的戰役中,他的軍隊表現最為出色。後來秦將章邯擊敗項梁,劉邦與騙去婆項羽引兵東去。一年二試戰您月,楚懷王封劉邦為安武侯,擔任碭郡長官。劉邦拜周勃為虎賁令。隨劉邦打擊王離、趙賁等的軍隊,攻城略地直至藍田,進軍鹹陽,滅亡秦朝。後絳侯周亞夫在漢文帝六年(公元前158年)的細柳之戰中擊退匈奴,漢文帝駕崩時,告戒太子劉啟曰:“即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兵。”漢文帝崩,周亞夫為車騎將軍。到了漢景帝劉啟三年(公元前154年),周亞夫又在短短三個月即擊敗吳王劉濞聯合楚王劉戊、膠東王劉印等七國發動的叛亂,功勳卓著,改封條侯。但最後在選擇皇太子、是否對匈奴降將封侯等一系列問題上,周亞夫與漢景帝意見相左,又脾氣梗直,遂被漢景帝疏遠,後又受到誣陷入獄,再受廷尉的羞辱,最終絕食五天后吐血身亡,條侯、絳侯二爵號遂銷。
在周勃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爵號為姓氏者墊朽鍵,稱絳氏、條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姬弗生、魏絳、周勃。
遷徙分布
絳氏是一個古老的多源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以平陽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平陽郡:亦稱臨汾郡。歷史上的平陽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臨汾市。西漢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陽縣,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三國時期曹魏國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將河東郡分出一部分與平陽縣合併,設定為平陽郡,治所亦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其時轄地在今山西藿縣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區,境內為司州平陽郡,轄十縣。西晉時期仍為平陽郡,轄十二縣。西晉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劉淵自蒲子城(隰縣)遷都平陽,稱帝建漢,境內屬之。東晉時先後屬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時境內為東雍州,轄七郡二十縣;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築白馬城(今山西臨汾),因魏刑白馬祭祀天地神靈築城而名。北魏孝昌二年(丙午,公元526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陽故城(劉村);北魏建義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稱晉州,移治自馬城,與郡縣同治,沿用至今。②即今山東省鄒城市。鄒城在春秋、戰國時期古稱平陽,是“鄒魯聖地”,為中國儒學發源地。夏王朝時期屬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時期開始設定“騶縣”,歷漢、晉、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騶”為“鄒”,稱“鄒縣”,沿襲至1992年10月,撤縣設市,稱鄒城市。大狐氏的郡望為①即今山西臨汾。
堂號
平陽堂:以望立堂,亦稱玉壁堂、臨汾堂、鄒魯堂。
在周勃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爵號為姓氏者,稱絳氏、條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姬弗生、魏絳、周勃。
遷徙分布
絳氏是一個古老的多源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以平陽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平陽郡:亦稱臨汾郡。歷史上的平陽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臨汾市。西漢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陽縣,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三國時期曹魏國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將河東郡分出一部分與平陽縣合併,設定為平陽郡,治所亦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其時轄地在今山西藿縣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區,境內為司州平陽郡,轄十縣。西晉時期仍為平陽郡,轄十二縣。西晉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劉淵自蒲子城(隰縣)遷都平陽,稱帝建漢,境內屬之。東晉時先後屬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時境內為東雍州,轄七郡二十縣;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築白馬城(今山西臨汾),因魏刑白馬祭祀天地神靈築城而名。北魏孝昌二年(丙午,公元526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陽故城(劉村);北魏建義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稱晉州,移治自馬城,與郡縣同治,沿用至今。②即今山東省鄒城市。鄒城在春秋、戰國時期古稱平陽,是“鄒魯聖地”,為中國儒學發源地。夏王朝時期屬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時期開始設定“騶縣”,歷漢、晉、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騶”為“鄒”,稱“鄒縣”,沿襲至1992年10月,撤縣設市,稱鄒城市。大狐氏的郡望為①即今山西臨汾。
堂號
平陽堂:以望立堂,亦稱玉壁堂、臨汾堂、鄒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