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足鱸

絲足鱸

體型呈卵圓形側扁狀,頭口較小,吻短眼大。體被細櫛鱗,頭部鱗較大,側線彎曲,背鰭由棘部和鰭條部組成,臀鰭基特長,自胸鰭直至尾基,鰭條亦長,其上覆細鱗;胸鰭細長;腹鰭位其前,鰭條呈絲狀延長達尾基。尾鰭近平截。體具多數斜條,中央和尾基有深藍帶閃光的大圓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絲足鱸
  • 拉丁學名:Trichogaster trichopterus
  • 別稱:線足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硬骨魚綱
  • :鱸形目
  • :絲足鱸科
  • 亞科:絲足鱸亞科
  • 命名者及年代:Pallas, 1770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養殖技術,觀賞魚類,

形態特徵

大型魚類,可長到60厘米長度。體型側扁,肉厚,內臟很少,臀鰭發達,臀鰭基部約占體長的2/3。體色青灰,口中位略朝上,眼大,頭中等大小,額頭隆起雄魚甚於雌魚。胸鰭絲狀化,尾鰭原生種為灰黑色,人工培育的品種尾鰭鮮紅,非常艷麗。
絲足鱸絲足鱸
絲足鱸

生活習性

與大多數攀鱸亞目魚類一樣,絲足鱸也具有褶鰓,當水體缺氧時,可到水面吞咽空氣,所以絲足鱸對低氧環境的耐受性相當強,人工飼養很難出現缺氧的情況。此魚喜歡棲息於不太流動或完全靜止的天然水域中,對水質沒有特殊的要求,而且耐低溫的能力也很強,有時偶爾也在低溫處(14℃)生存,致死溫度為11℃。食性屬雜食性魚類,可以接受孑孓、線絲蟲、水蚯蚓、水蚤等多種活餌,投餵人工飼料亦能很好的適應。絲足鱸原生環境較為幽靜,所以飼養水族箱宜大些,水族箱內最好種植一些水草,同時用造景石塊堆成假山, 既可供藏匿,又能起到“以景襯魚”的作用。

分布範圍

分布於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小型觀賞魚類。常棲於多水草的靜止水域中。

養殖技術

觀賞性的養殖需用120厘米以上的大型魚缸,不可種水草。可搭配銀龍、鸚鵡魚、地圖魚、泰國虎等大型觀賞魚。缸養一般投餵浮性顆粒飼料,或投餵小魚蝦,偶爾餵些菜葉。越冬期間應保持較高水溫,溫度低於25°時,一旦發生疾病很難治癒。

觀賞魚類

絲足鱸在50~90年代,一直作為熱帶觀賞魚在國內廣泛飼養。由於同科更具觀賞性的藍曼龍、珍珠馬甲等大量繁殖供應市場,且價格更為低廉,絲足鱸漸漸地淡出了觀賞魚界,僅在小部分魚友中有飼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