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毛荊芥

絨毛荊芥(Nepeta kokanica Regel),多年生多莖植物,全休因密被毛茸而呈淺灰色或白色;根粗達4厘米,暗褐色,扭曲,極多分又,頂部過渡成根莖;根莖有多數藏於礫石內的多少木質化的殘餘莖基部,根莖及莖基部均被鱗片狀葉。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多年生多莖植物,全體因密被毛茸而呈淺灰色或白色;根粗達4厘米,暗褐色,扭曲,極多分義,頂部過渡成根莖;根莖有多數藏於礫石內的多少木質化的殘餘莖基部,根莖及莖基部均被鱗片狀葉。莖高(5)10-40厘米,大多數高20-30厘米,纖細,上升或直立,在全長上均有分枝,多少密被絨毛狀短柔毛,在節上尤其是在花序下面往往被疏鬆的白色交織的絨毛,分枝多數短小,發育不充分,有時發育而頂部具花序。葉稍厚,兩面密被絨毛,莖生葉長寬5-15厘米,圓形或菱狀卵形,稀近腎形,先端鈍或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自基部以上具牙齒或圓齒,均具柄,柄長為葉片長的2/3-2/7,側枝上的葉較小,通常較狹。頭狀花序頂生,長1.7-3.5厘米,直徑(2)2.5-3.5厘米,稀下部具1遠離的輪傘花序;苞葉與莖葉相似,但較小,常較狹,苞片比萼短,狹線形,與萼外滿布小頭狀腺體,邊緣因被細長具5-18有時達28)節交錯的單毛而呈密流蘇狀,通常毛不分枝,稀個別的具1-2個發育不良的具1(2)節的分枝。花萼長6-7.5毫米,具極斜的喉,多少染為紫色,齒狹三角形或筒狀披針形,通常自中部較狹成狹的近錐形短尖頭,近等長,後齒為萼筒長2/3-1/2。花冠(淺?)藍色,長15-18毫米,外微被短柔毛及腺毛,冠筒超出萼2-2.5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長2.7-3.25毫米,先端深裂至1/3而成鈍的倒卵形裂片,下唇3裂,中裂片長3.8-4.5毫米,寬6-6.5毫米,先端具寬的凹缺,側裂片長1毫米,寬3毫米,近半圓形。小堅果暗褐色,基部略狹,三棱形,長2-2.3毫米,寬1-1.8毫米。花期7-9月,果期8月以後。(標本未見,綜合前人描寫)

生長環境

生長於高山碎石灘上或岩石縫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新疆南部;蘇聯也有。模式標本采自蘇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