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青年知識追求者的信》是2006年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敬一
基本介紹
- 書名:給青年知識追求者的信
- 作者:朱敬一
- ISBN:9789570830781
- 頁數:232
- 定價:240$NT
-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時間:20061101
- 裝幀:軟精裝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
內容介紹
調皮搗蛋當然不是什麼值得誇讚的正面特質,但卻也不是十惡不赦。年輕朋友若問我為什麼有那麼多稀奇古怪的想法與研究題材,我猜是與自己調皮的個性有關。調皮搗蛋以及不受傳統拘束的性格,經常會想出人意表、別出心裁,這或許就是點子與創新的源頭。
有一本英文字典,把研究二字定義為study or investigation of facts not readily available,譯成中文就是「對未知事實的探索與檢證」。所有的法則、規矩,都是代表已知世界劃定的範疇。越是調皮的人,越傾向將這些法則與規矩視為無物,也就越有可能另闢蹊徑,想出一些與傳統思維不同的見解。
自然與生命科學尋找新的題材,可能是要研讀文獻、觀察實驗、電腦模擬、紙上推演;但由於社會學門的知識是源自於社會現象的觀察,所以點子一定是由社會觀察而來。如何從觀察紛亂無緒的日常生活中激發知識創新的構思,我無以名狀其過程,只能列舉一些實例,由讀者自己去體會。例中所謂的觀察,未必是自己日常生活之體驗,也包括雜誌閱讀、期刊檢索之所見。
站在進入大學等嚴肅學術體制前,許多年輕人惶恐無助。成為一位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者,應該是許多大學生曾經想過的生涯。看著台上教授展露著豐富學識涵養及精湛的觀點,如果有足夠的能力成為一位為社會盡力的學術研究人,進入學術研究機構,也是應該受到鼓勵的選擇。《給青年知識追求者的信》絕對足以成為畢生目標為社會科學學術研究的準則手冊。
什麼是研究?社會科學的知識探索是什麼過程?研究者究竟在追求什麼?研究者究竟在追求什麼?由國內著名經濟學家,中央研究院前副院長朱敬一院士來解釋學術這個生涯,成為引導此一生涯方向的重要指標。針對很多技術性的問題都有直接並且詳細的探討,例如如何爭取教職、如何面對國際論文評論壓力、如何找到研究方向……等。
「在這本書中,朱教授帶我們走到後台,讓我們分享做學問的『秘訣』。」
--林南(美國杜克大學社會系正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他顯現了作為一個社會科學學者治學之外,最應該有的行動力和好奇心。」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這是一本分享研究過程中的第一手經驗與有趣故事的觀點行書籍!」
--黃榮村(中國醫藥大學校長、前教育部長)
「朱院士的文章一向犀利、風趣,帶有一點調皮,很扼要也很吸引人。」
--王泛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院士)
「這十封信對一位稍有年資的研究者仍是很有助益的。」
--陳東升 (行政院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處長、台大社會系教授)
作者介紹
朱敬一
1955年生於台北市,先後就讀於東門國小、仁愛國中、建國中學、台大商學系,1985年獲密西根大學經濟學博士,旋即返國任職於台灣大學與中央研究院。現任中研院經濟所特聘研究員暨台大會計系、經濟系合聘教授。朱教授於1998年獲選中央研究院院士,為近十五年來當選最年輕之院士。2003年朱教授獲頒總統科學獎,迄今為國內人文社會領域唯一之獲獎者。中文著作:《經濟學的視野》,朱敬一、林全合著(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