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渴望快樂、幸福,渴望被愛,然而現實世界往往無法全部滿足這種需求。作者在本書中引用自身的經驗,從問題出在我,自滿的謊言,自主的謊言,錯在哪裡,如何改變等方面坦率地討論人們生活中的複雜性、不確定感和掙扎。引導讀者正視自我,正視不願面對的事實,了解唯一的盼望來自何處,並提供和描繪出令人讚嘆、美麗的盼望和醫治的全景。
基本介紹
- 書名:給盼望一個理由
- 作者:貝碧琦
-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 頁數:223頁
- 開本:32
- 品牌:新世界
- 外文名:Hope Has Its Reasons
- 譯者:嚴彩琇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0446078, 751044607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名人推薦,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人生路上,我們需要一個絕不會落空的盼望來鼓舞和引領。
儘管我們身處塵世的凡俗與醜陋之中,內心卻渴望生活得更有意義,不虛此行。為此之故,人人都勞碌著追求快樂、意義、愛與了解。這豈是非分之想?但這般合情合理的目標,似乎有什麼在從中作梗,總是難以達成。這是為什麼?
拿起本書需要勇氣,因為讓我們無法有意義地生活的,不是別的,正是我們自己。正像托馬斯?哈代說的,如果還有改進之道,那就審視我們的最窩囊之處。
如果說好書能擦亮人的眼睛,本書首先能讓你將自己看得更清楚,然後你將會看到人生中有一個絕不會落空的盼望等待你去拾起。
沒有永不止息的愛
就不會有絕不落空的盼望
儘管我們身處塵世的凡俗與醜陋之中,內心卻渴望生活得更有意義,不虛此行。為此之故,人人都勞碌著追求快樂、意義、愛與了解。這豈是非分之想?但這般合情合理的目標,似乎有什麼在從中作梗,總是難以達成。這是為什麼?
拿起本書需要勇氣,因為讓我們無法有意義地生活的,不是別的,正是我們自己。正像托馬斯?哈代說的,如果還有改進之道,那就審視我們的最窩囊之處。
如果說好書能擦亮人的眼睛,本書首先能讓你將自己看得更清楚,然後你將會看到人生中有一個絕不會落空的盼望等待你去拾起。
沒有永不止息的愛
就不會有絕不落空的盼望
作者簡介
貝碧琦,作家兼講員,“鹽瓶事工“的創辦人。曾多次在美國及世界各地演講,
極具特色和能力。她最著名的著作《請君出瓮》曾被譯成超過25種語言。
極具特色和能力。她最著名的著作《請君出瓮》曾被譯成超過25種語言。
圖書目錄
修訂版序
第一章問題出在“我”
第二章自滿的謊言
第三章自主的謊言
第四章敬拜的對象
第五章錯在哪裡
第六章十字架
第七章復活
第八章如何改變?
第九章十字架的生命
第十章復活的生活
附註
第一章問題出在“我”
第二章自滿的謊言
第三章自主的謊言
第四章敬拜的對象
第五章錯在哪裡
第六章十字架
第七章復活
第八章如何改變?
第九章十字架的生命
第十章復活的生活
附註
序言
作者再版序言:
從本書初次付梓迄今已有十二載。這期間世事變幻:國家元首數次更迭,名人崛起又殞落,新思潮湧現爾後遭遇挑戰,戰爭此起彼落,經濟起飛又蕭條。所以本書也得作一番修葺。
在重新改寫的過程中,我越來越清楚書中某些內容是無需更改的,理由有二:第一,神是永遠不變的;第二,人的根本問題也大致不變。無論我們如何粉飾問題,以不同的名稱來描述人遠離神的偏差——錯亂、失調、耽溺成癮——陷阱與試探仍沒有多大的改變。另一件不變的事是:神尋找人的方式也不變。
本書的讀者對象有兩種:一種是那些有心追尋,願意誠實面對人性問題,並思考其可能的解決之道的讀者。另外一種,是那些願意深入省察阻礙人真正認識自己、更深經歷神之恩惠的種種自欺行徑的基督徒。
我特別要感謝兩位幫助此書首次面世的人:奧斯與珍妮·葛尼斯(Os & Jenny Guinness)。他們不厭其煩地在編寫工作上竭盡所能地提供協助與精神支持。他們事事求真的熱情不斷挑戰我一再重寫語意模糊或文不對題的章節。
我也要向已故的伍德教授(Richard Wood)致上由衷的謝忱與敬意。在我大學時代所選修的課程當中,只有他教的那一門課真正改變了我的一生。本書的創作念頭即源自於他在我大一時講授加繆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帶來的啟發。因著他鍥而不捨的求真精神,以及對學生的愛、對神的信,激勵我去思考探索人生最棘手的一些問題,終能將其成果集結成冊。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家人。感謝體貼的先生迪克及兩個孩子:伊莉莎白與大衛,在寫作過程中他們一直鼓勵和支持我。
關於本書,有兩點我特別希望更改卻無從入手的遺憾。第一,我所引用的許多作家,在他們那個時代,並不像今天人們對男女兩性那么敏感。在引述他們的話,使用他們的觀念時,我找不到規避此缺憾的辦法。第二,但願我有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可多解析邪惡的議題,而不是只著墨於個別的實例。但是要有系統地論述罪惡的含義,實非本書篇幅所能容許,因此,此題目雖未能廣泛涉及,但並不表示它對我們就不重要。
從本書初次付梓迄今已有十二載。這期間世事變幻:國家元首數次更迭,名人崛起又殞落,新思潮湧現爾後遭遇挑戰,戰爭此起彼落,經濟起飛又蕭條。所以本書也得作一番修葺。
在重新改寫的過程中,我越來越清楚書中某些內容是無需更改的,理由有二:第一,神是永遠不變的;第二,人的根本問題也大致不變。無論我們如何粉飾問題,以不同的名稱來描述人遠離神的偏差——錯亂、失調、耽溺成癮——陷阱與試探仍沒有多大的改變。另一件不變的事是:神尋找人的方式也不變。
本書的讀者對象有兩種:一種是那些有心追尋,願意誠實面對人性問題,並思考其可能的解決之道的讀者。另外一種,是那些願意深入省察阻礙人真正認識自己、更深經歷神之恩惠的種種自欺行徑的基督徒。
我特別要感謝兩位幫助此書首次面世的人:奧斯與珍妮·葛尼斯(Os & Jenny Guinness)。他們不厭其煩地在編寫工作上竭盡所能地提供協助與精神支持。他們事事求真的熱情不斷挑戰我一再重寫語意模糊或文不對題的章節。
我也要向已故的伍德教授(Richard Wood)致上由衷的謝忱與敬意。在我大學時代所選修的課程當中,只有他教的那一門課真正改變了我的一生。本書的創作念頭即源自於他在我大一時講授加繆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帶來的啟發。因著他鍥而不捨的求真精神,以及對學生的愛、對神的信,激勵我去思考探索人生最棘手的一些問題,終能將其成果集結成冊。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家人。感謝體貼的先生迪克及兩個孩子:伊莉莎白與大衛,在寫作過程中他們一直鼓勵和支持我。
關於本書,有兩點我特別希望更改卻無從入手的遺憾。第一,我所引用的許多作家,在他們那個時代,並不像今天人們對男女兩性那么敏感。在引述他們的話,使用他們的觀念時,我找不到規避此缺憾的辦法。第二,但願我有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可多解析邪惡的議題,而不是只著墨於個別的實例。但是要有系統地論述罪惡的含義,實非本書篇幅所能容許,因此,此題目雖未能廣泛涉及,但並不表示它對我們就不重要。
名人推薦
在這本滿有能力的書中,貝碧琦鼓勵我們毫不留情地檢驗自己生命的實情。在看到自己混亂不堪的局面之後,她向我們展示真正盼望的來源。
——希拉·沃爾斯(Sheila Walsh)婦女信心特會講員
貝碧琦將加繆、弗洛伊德、尼采的作品作了出色分析,她診斷出人們種種的自欺,其實是為了要避免道德上真正的自我認識所帶來的不安。這本書是振聾發聵的。
——大衛·艾克曼(David Aikman)
美國倫理與公共政策中心資深會員對於失敗而不知如何東山再起的人,這是一本沒有廢話且實際的書。
——傑米·白金漢(Jamie Buckingham)《逃》(Run by Run)的作者
本書在探索人性中所展現出的深度和敏銳,是我們這個凡事公式化的時代所罕見的。貝碧琦的說服力、誠實、才華和信心展露無遺。她坦率地討論人們生活中的複雜性、不確定感和掙扎,觸及讀者的心靈。
——馬克·海特菲爾德(Mark Hatfield),美國參議員
——希拉·沃爾斯(Sheila Walsh)婦女信心特會講員
貝碧琦將加繆、弗洛伊德、尼采的作品作了出色分析,她診斷出人們種種的自欺,其實是為了要避免道德上真正的自我認識所帶來的不安。這本書是振聾發聵的。
——大衛·艾克曼(David Aikman)
美國倫理與公共政策中心資深會員對於失敗而不知如何東山再起的人,這是一本沒有廢話且實際的書。
——傑米·白金漢(Jamie Buckingham)《逃》(Run by Run)的作者
本書在探索人性中所展現出的深度和敏銳,是我們這個凡事公式化的時代所罕見的。貝碧琦的說服力、誠實、才華和信心展露無遺。她坦率地討論人們生活中的複雜性、不確定感和掙扎,觸及讀者的心靈。
——馬克·海特菲爾德(Mark Hatfield),美國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