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佛教語。古印度的佛教五大道場之一。"給孤獨園 ”的省稱。亦用作佛寺的代稱。 印度 佛教聖地之一。相傳 釋迦牟尼 成道後, 憍薩羅國 的 給孤獨長者 用大量黃金購置 舍衛城 南 祇陀太子 園地,建築精舍,請 釋迦 說法。 祇陀太子 也奉獻了園內的樹木,故以二人名字命名。 玄奘 去 印度 時, 祇園 已毀。後用為佛寺的代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給孤園
- 拼音:jǐ gū yuán
- 注音:ㄍㄟˇ ㄍㄨ ㄧㄨㄢˊ
- 解釋:古印度的佛教五大道場之一
釋義
佛教語。古印度的佛教五大道場之一。"給孤獨園 ”的省稱。亦用作佛寺的代稱。 印度 佛教聖地之一。相傳 釋迦牟尼 成道後, 憍薩羅國 的 給孤獨長者 用大量黃金購置 舍衛城 南 祇陀太子 園地,建築精舍,請 釋迦 說法。 祇陀太子 也奉獻了園內的樹木,故以二人名字命名。 玄奘 去 印度 時, 祇園 已毀。後用為佛寺的代稱。
釋義佛教語。古印度的佛教五大道場之一。"給孤獨園 ”的省稱。亦用作佛寺的代稱。 印度 佛教聖地之一。相傳 釋迦牟尼 成道後, 憍薩羅國 的 給孤獨長者 ...
第九十三回 給孤園問古談因 天竺國朝王遇偶 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樂御花園 一怪空懷情慾喜(精讀) 第九十五回 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 第九十...
“給孤獨園”之省稱。亦泛指佛寺。 明 唐寅 《游金山》詩:“春日客途悲白髮, 給園 兵燹廢黃金。” ...
婢曰:“娘子慈悲,設‘給孤園’,收養九幽橫死無歸之鬼。鬼以千計,日有死亡,須負瘞之耳。請一過觀之。”移時入一門,署“給孤園”。入,見屋宇錯雜,穢臭...
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希羅、離婆多、...
時應清盥罷,隨喜給孤園。——唐·杜甫《望兜率寺》(3)[tour]∶隨人遊玩31.隨鄉入鄉 suí xiāng rù xiāng[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到...
獨園,拼音是,漢語詞語,佛教語。給孤獨園的省稱,亦泛指寺院。...... 獨園編輯 鎖定 獨園,拼音是,漢語詞語,佛教語。給孤獨園的省稱,亦泛指寺院。...
一七○給孤園問古談因天竺國朝王遇偶 四僧宴樂御花園一怪空懷情慾喜 一七一假合真形擒玉兔真陰歸正會靈元 寇員外喜待高僧唐長老不貪富貴 一七二金酬外護遭...
京都最大的藝伎區,日語的漢字為“祇園”,而非原詞條中的"祗園", 由來為佛教中“祇樹給孤獨園”的簡稱“祇園精舍”。祇樹給孤獨園:祇陀王子的樹,給孤獨長...
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佛陀飲水處 舍衛,梵名S/ra^vasti^ ,巴利名Sa^vatthi^ 。又作舍婆提國、室羅伐國、屍羅跋提國、舍囉婆悉帝國。意譯聞物、聞者、無...
祇園,或作祇苑、祇洹,是祇樹給孤獨園(Jetavanaana^thapin%d!asya^ra^ma)的略稱,或稱只陀林、逝多林、勝林。祇園精舍,是古印度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又叫...
只園精舍位在中印度憍薩羅舍衛城南方,祇園,或作祇苑、祇洹,是祇樹給孤獨園(Jetavana-ana^thapin!d!asya^ra^ma)的略稱,或稱只陀林、逝多林、勝林。祇樹...
唐代懿宗鹹通九年(868年)雕版印刷的一份《金剛經》。這是由六個印張粘接起來的十六尺長的經卷。卷子前邊有一幅題為《祗樹給孤獨園》圖畫。內容是釋迦牟尼佛...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無...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苾芻眾俱。是時佛告諸苾芻言。汝等當知。彼三十三天中有一...
祇園是漢語辭彙,拼音qí yuán,解釋為“祇樹給孤獨園”的簡稱。...... 園主布金 地布金 布地有黃金 布地金 布金 祇園 祇園布金 給孤園 金園 長者金先布 [1...
秘密八名陀羅尼經之略稱。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本經為佛在給孤獨園為金剛手菩薩所說,始述受持此陀羅尼者所獲之利益;次於最勝持明藏金剛部中說秘密八名...
本名祗樹庵,據說因為釋迦牟尼在世時居住的地方既不是寺,也不是院,而是精舍或園,所以易名祗園,或稱給孤獨園,現代一般稱為祗園寺。...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拘娑羅國波斯匿王太后崩。時年百歲老無壯勢。精進修善法。時波斯匿王供殯送母。日正中還。塵土坌身步往詣...
詩詞原文 至哉擇術妙難論,邂逅何妨丐一言。我已無心求富貴,餘生歸命給孤園。 ...... 至哉擇術妙難論,邂逅何妨丐一言。我已無心求富貴,餘生歸命給孤園。...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舍囉婆悉帝城勝林給孤獨園。爾時眾多比丘集坐住堂。作是議論。言諸命者等。世尊曾以無量諸門。說十二分緣生。於彼最初演說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