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行銷密碼:行銷精英的枕邊書

《絕對行銷密碼:行銷精英的枕邊書》主要講述了:行銷導向的第一條路徑是“以消費者的心理認知為導向”。確定“朋友”和“敵人”也就是要確定“目標消費者”和“競爭範疇”。行銷導向的第二條路徑是“以品牌競爭為導向”。對市場進行準確地細分,集中主要精力開闢適合於自己生存與發展的市場,最終確立競爭性品牌。行銷無專家,關鍵在調查。正確的決策,只能源於實踐,源於調查研究。一個公司要想成功,必須面向競爭對手。它必須尋找對手的弱點,並針對那些弱點發動行銷攻勢。在當代行銷戰爭中,決定勝負的關鍵不是技術、資金和設備,而是品牌資源整合的技巧和手段。

基本介紹

  • 書名:絕對行銷密碼:行銷精英的枕邊書
  •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 頁數:266頁
  • 開本:16
  • 作者:趙強 鄧天穎
  • 出版日期:2009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118783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絕對行銷密碼:行銷精英的枕邊書》是中國首屆十大策劃人,中國十大行銷管理專家趙強最新作品。
指導中國企業走向勝和的是,適應中國陶情、契合中國人消費心態的行銷戰略,而不是那些西方理論學說的舶來品

作者簡介

趙強,
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電視系,長江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中國首屆十大策劃人之一。中國十大行銷管理專家之一,中國行銷人最高榮譽“金鼎獎”得主。《銷售與市場》、《中國經營報》高級顧問。華盛智業(北京)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合伙人、總策劃。靜谷投資公司創始合伙人。某美國上市公司執行總裁.專家網中國區首席運營顧問,北京博士德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首席行銷顧問。
主要經歷
從1990年至2006年,以企業“行銷總經理”和“前敵總指揮”的身份.在中國市場最前線南征北戰了16年,歷經數次慘烈的著名商戰,並且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行銷奇蹟。
歷任婷美集團董事、總裁;廣東格蘭仕企業(集團)總公司助理總裁、新聞發言人;廣東名人電腦科技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行銷中心總經理:北京百龍綠色科技(集團)總公司高級副總裁;浙江順時針服飾公司董事、行銷總經理。
2001年,創造的名人掌上電腦整合行銷案例,成為該年度中國行銷傳播的典範,獲得了中國行銷界最高榮譽“金鼎獎”首個優秀案例獎。並代表中國企業首次登上由美國行銷發展促進會和美國商學院院長協會聯合主辦的美國行銷年會講壇。名人案例也因此被整合行銷傳播大師舒爾茨先生作為整合行銷傳播在中國的成功個案。在全世界範圍內廣泛傳播。
相關連結
中國首屆十大策劃人——
1997年,與葉茂中、李光斗、王志剛等本土策劃精英共同當選中國首屆十大策劃人。
中國著名財經記者一
1996年一手策劃並主持的《中國經營報》“與老闆對話”專欄成為該報的著名專欄品牌。
1998年出任主持人的湖北衛視大型互動財經類談話節目“財智時代”首開全國電視台財經對話先河。
2008年1月推出新作《創意定天下》,對新點子大王石岩親手操盤的一系列經典策划進行了見解獨到的解剖。
鄧天穎,
畢業於南京大學。傳播學博士,中國傳媒大學博士後。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融合傳播實驗室特聘研究員,北京實力場策劃有限公司總裁助理。
出版有《整合行銷傳播》、《澳大利亞傳媒》、《電話的社會影響》(譯著)、《形象與修辭:廣告與當代社會理論》(譯著)、《獲取信息:新聞、真相與權力》(譯著)等著作。

圖書目錄

第1章 紅色行銷:一段被遺忘的征程
一 勢力懸殊的戰爭:小公司PK大企業
二 紅軍長征給行銷人的啟示
三 大海航行靠舵手

第2章 實事求是:紅色行銷的方法論
一 不一樣的“商學院”:農民運動講習所VS黃埔軍校
二 不做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第3章 搶位:“農村包圍城市"的辯證法
一 搶位:中小企業的生存策略
二 尖刀行銷: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
三 答案在“人民”:中小企業以弱勝強的密碼

第4章 民眾大聯合:紅色行銷的整合傳播策略
一 勢能行銷:抗日戰爭中的整合傳播
二 跟紅軍學做廣告

第5章 行銷超限戰:紅軍的品牌革命論
一 超限戰:不按常理出牌
二 超限行銷的基本形式
三 “反品牌”與國家行銷戰略

後記 未來的行銷戰爭注定是一場超限戰
附錄 名人推薦

文摘

與強大對手的抗爭,同時也會成就偉大的自己。
這是毛澤東的辯證哲學觀,也是他的人生觀。
這種觀念後來體現在他所領導的革命軍事鬥爭中。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有這樣一句話,“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行動。”②
1925年12月1日,《革命》半月刊第4期發表了毛澤東的一篇文章——《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這篇文章後來成了《毛澤東選集》的開篇之作,改名為《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文章中的第一句話就是:“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中國過去一切革命鬥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毛澤東在這篇文章中詳細闡述了當時中國社會各個階級成分的構成,明確了誰是革命的擁護者、誰是革命的反對者、誰是革命的妥協者、誰是被革命的對象。
此時的國民黨與共產黨在蘇聯和共產國際的撮合下,還處於國共合作的蜜月時期,中國共產黨黨員能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同時共產黨繼續保持其獨立的存在。毛澤東此時也是與孫中山領導下的國民黨合作的熱心支持者,曾做過宣傳部長。因為他認為,為了反對帝國主義,一定要有革命的聯合,不能孤軍奮戰。但是關於革命的同盟軍是誰,他和同時期的共產黨領導人卻有極大的分歧。此時的共產黨領袖“陳獨秀西裝革履,而毛澤東則身穿粗布中式長衫”。①從這個細節就能看出他們的革命價值取向完全不同。
除了毛澤東,再沒有哪一個共產黨人認為農民具有革命的能力。但是,毛澤東從自己的農村調查出發,而不是從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出發作出了“農民需要一場革命”的判斷。在當時,這是一個大膽的結論,直到毛澤東提出革命的成敗取決於農民,只有農民才能徹底摧毀頹廢的舊中國的時候,卡爾?馬克思的理論才從此堅實地站在了中國的大地上。
事實上,毛澤東的一生就是不斷地通過征服敵人來逐漸確立領袖地位的。從湖南軍閥張敬堯到帝國列強,從“28個半布爾什維克”到侵華的日本人,都是根據具體的情況不斷發現對手的過程,並通過樹立一些抽象的競爭目標,比如“國民大聯合”、“反對帝國主義”、“抗日統一戰線”……來樹立共產黨的輿論領袖和道義联盟領導者的地位。
然而,直到國民黨撕毀統一戰線的協約,對共產黨人開始圍剿的時候,決定毛澤東命運的真正敵人——蔣介石才出現。
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與毛澤東領導的共產党進行了幾十年的戰爭,最終敗退到台灣,偏安一隅。其實,早在1933年,蔣介石在對紅軍進行圍剿之前,就已經預感到了自己將敗於毛澤東之手。
在當代軍事戰爭中,武器的概念已經發生了轉變。那種依靠高新技術武器、昂貴奢華的戰爭手段逐漸被拋棄,“低成本”和“零傷亡”是驗證新式武器有效性的兩條標準。因此,當代軍事戰爭不再是軍事和技術的馬拉松賽跑,而是士氣和勇敢、智慧和謀略、戰術和戰法的較量。
戰爭沒有固定的賽道,而是充滿了無數的不確定因素。當“電子戰”、“精確武器戰”、“信息戰”、“金融戰”、“貿易戰”、“文化戰”悄然出現的時候,那些擁有無上殺傷力的核武器反而顯得力不從心了。
傳統戰爭的思維模式是“有什麼武器打什麼仗”,是一種“武器至上”的邏輯;現代戰爭的思維模式是“打什麼仗造什麼武器”,是一種“戰法至上”的思想。
在“有什麼武器打什麼仗”的時代,往往在先有了一種武器之後,才開始形成與之匹配的戰法。武器在前,戰法隨後,武器的演變對戰法的演變具有決定性的制約作用。

後記

在當代軍事戰爭中,武器的概念已經發生了轉變。那種依靠高新技術武器、昂貴奢華的戰爭手段逐漸被拋棄,“低成本”和“零傷亡”是驗證新式武器有效性的兩條標準。因此,當代軍事戰爭不再是軍事和技術的馬拉松賽跑,而是士氣和勇敢、智慧和謀略、戰術和戰法的較量。
戰爭沒有固定的賽道,而是充滿了無數的不確定因素。當“電子戰”、“精確武器戰”、“信息戰”、“金融戰”、“貿易戰”、“文化戰”悄然出現的時候,那些擁有無上殺傷力的核武器反而顯得力不從心了。
傳統戰爭的思維模式是“有什麼武器打什麼仗”,是一種“武器至上”的邏輯;現代戰爭的思維模式是“打什麼仗造什麼武器”,是一種“戰法至上”的思想。
在“有什麼武器打什麼仗”的時代,往往在先有了一種武器之後,才開始形成與之匹配的戰法。武器在前,戰法隨後,武器的演變對戰法的演變具有決定性的制約作用。

序言

毛澤東思想是中國人民的一種精神財富,多少年來它已經與人民融為一體,沒有人能夠丟棄它。人民不能丟棄它是因為他們不能丟棄他們自己的革命歷史。他們不能把他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武器丟在一邊……
——[美]布蘭特利?沃馬克,《毛澤東政治思想的基礎(1917—1935)》,第8頁
《毛主席語錄》是毛澤東著作中名言警句的選編本,因為用紅色封面包裝,又是革命領袖的經典言論,曾被譽為“紅寶書”。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毛澤東作為一個依靠自力更生成功進行社會整體變革、對抗西方霸權的偉大的中國人,成為各種各樣的反殖民主義的人格象徵。在?國際上,毛澤東比蘇加諾、尼赫魯、納賽爾、羅斯福、列寧等世界政治巨人更具魅力。作為毛澤東思想選編本的《毛主席語錄》不僅在中國內地曾經是人手一冊,其譯本也遍及全世界。
這部政治著作近年來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廣泛的追捧。甚至有網文說“毛澤東是中國100年來最成功、最偉大的行銷專家”。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引入中國,並且把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遠大理想廣為傳播,使其在數億之眾的中國家喻戶曉,深人人心。其思想的宣傳和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完全可以移植並且運用到企業理念的傳播和企業產品的行銷過程當中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