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哲學是指,固守絕對的目的,實施絕對的手段,圖謀絕對的勝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絕對哲學
- 中國:剝削階級發動侵略戰爭的目的
- 結果:絕對失敗
- 開始:生產資料的私有制
絕對哲學是指,固守絕對的目的,實施絕對的手段,圖謀絕對的勝利。
絕對哲學是指,固守絕對的目的,實施絕對的手段,圖謀絕對的勝利。戰爭發端於生產資料的私有制,存在於剝削階級社會規律之中。世世代代剝削階級發動侵略戰爭的根本信條,就是“絕對哲學”。剝削階級發動侵略戰爭的目的,就是征服和壓迫其...
絕對主義有時也作為現代西方哲學中新黑格爾主義的絕對唯心主義的別稱。起源與發展 起源於17-19世紀在歐洲出現的具有絕對權力的君主統治的國家形態。隨著中世紀封建經濟開始解體,商品經濟滲透農村,以手工業的發展為基礎,城市開始發達,農民對...
相對與絕對是反映事物性質的兩個不同方面的哲學範疇。相對,是指有條件的、暫時的、有限的;絕對,是指無條件的、永恆的、無限的。相對和絕對,都是同一事物既相互聯繫又相互區別的兩重屬性。認識過程 在古漢語中,把兩個相對立的、...
絕對與相對,反映事物性質的兩個不同方面的哲學範疇。解釋 絕對,是指無條件的、永恆的、無限的;相對,是指有條件的、暫時的、有限的。絕對和相對,都是同一事物既相互聯繫又相互區別的兩重屬性。在古漢語中,把無比較關係的,稱作...
絕對,指沒有任何條件限制,不受任何限制而言。以相對主義哲學角度來說, 沒有絕對的絕對,因為宇宙中的未知因素還是占大部分的。但這絕對的說法本身就否定了自己的正確性,意味著宇宙是有絕對的絕對存在。哲學絕對主義認為存在著某種絕對...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哲學家、語文學家、文化評論家、詩人、作曲家、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權力意志》 《悲劇的誕生》《不合時宜的考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絕對是一個框架,不渉及具體概念,但不能脫離具體概念存在。絕對的廣義定義是:如果一件事物的概念不受其它任何概念的影響,那么此概念就是絕對概念。簡介 辯證法規則:事物具有整體性、過程性和統一性。從整體性來看,存在不依賴於人的...
《論絕對和相對》是現代趙鳳岐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內容簡介 該書是探索和闡述絕對與相對範疇的哲學理論專著。在緒論部分,一方面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於絕對和相對範疇的有關論述,另一方面從哲學史上關於絕對和相對範疇的爭論及其歷史...
絕對真理與相對真理相對,構成真理髮展過程中辯證性質的一對哲學範疇。有兩種理解和使用的方式:一指真理有絕對性和相對性兩種普遍屬性:一指兩種不同類型的真理,“完全”、“永恆”意義上的真理是絕對真理,近似、相對意義上的真理是相對...
黑格爾認為:哲學是一種特殊的思維運動,哲學是對絕對的追求。“哲學以絕對為對象,它是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黑格爾《小邏輯》。5、諾瓦利斯 十八世紀德國著名浪漫派詩人諾瓦利斯(1771—1801)關於哲學的定義:哲學是全部科學之母,...
哲學,是關於所有哲學派別的理論總結與抽象,是建立在吸收以往哲學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上的。基本原理有兩個論斷和三個規律。基本定義 1.哲學的基本問題 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即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問題。它包括兩個方面:第一...
絕對與相對在哲學上有多種含義,有一個主要的含義,即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絕對性和相對性這兩種普遍屬性。任何事物的內部都是包含著自我否定的方面的,任何具體事物都必然會轉化為其它事物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任何...
如果說,從純粹哲學上看,斯多葛主義同伊壁鳩魯主義、犬儒主義、懷疑主義一樣,不過是古代哲學中眾多的流派之一,比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等哲學巨匠要遜色不少,那么從政治學上看,斯多葛主義就具有絕對的重要性,其地位和影響絕不亞於柏拉圖...
莊子(約公元前369年—約公元前286年),名周,戰國時期 宋國 蒙(一說為今河南商丘民權縣 ,一說為山東東明,一說為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人。戰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與老子並稱“老莊”。莊子因崇尚...
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法文:François-Marie Arouet,1694年11月21日—1778年5月30日),筆名伏爾泰(法文:Voltaire),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1694年出生在一個律師家庭。作為新思想的傳播者,他被稱為啟蒙運動的...
羅伊斯,J.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 哲學家,絕對唯心主義的代表。1855年11月20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礦業城市。1875年畢業於加利福尼亞大學,後到德國萊比錫、哥丁根等地學習哲學。1878年回國獲霍普金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後在加...
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國十八世紀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民主政論家和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開創者,啟蒙運動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臘人,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辦了一所叫呂克昂的學校,被稱為...
王夫之是中國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哲學體系的核心和基礎是本體論。王夫之認為天地萬物的生成皆由本體生化,由本體之生生而日新。王夫之哲學體現了宇宙論、本體論與人生論三論觀的統一,特別是以本體論為人生論的價值來源和終極...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後的...
哲學術語,絕對真理與終極真理實質上是一個內容兩種提法,絕對真理應該是無論在任何時間和空間都是正確的理論。或說是在任何時期或任何條件下都不能再修正的理論,永恆的不再發展的理論。用一句最簡單的話來形容:即不變的理或百變不...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經說過“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而他的學生克拉底魯則乾脆說:“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赫拉克利特強調運動變化,並沒有否定靜止。在他的思想中,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可是,他的學生...
其思想影響了西方基督教教會和西方哲學的發展,並間接影響了整個西方基督教會。他是北非希波里吉訶(Hippo Regius,即希波Hippo)的主教,因其所著作品而被視為教父時代重要的天主教會教父。重要的作品包括:《上帝之城》《基督教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