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小說

詩歌與小說“混血”嬗變而成的新文體。300字以內,既要體現小說的描寫風格,體現小說的人物、情節和環境三要素,又要體現詩之絕句的韻文特色(不強求押韻,倡導內在韻律)。有別於敘事詩、詩體小說,有別於小小說、微小說,更有別於段子、筆記和小品文,是一種介於小說和詩歌之間,分支流變,別開生面,前無範文和範例,獨立獨創的韻文風格、小說格式的新文體。換句話說,就是小說格式的詩化表述(撰述)。相對於小小說、微小說、百字小說來說,絕句小說是一種全新的文體,它的基本特點和最大區別,就在於,字裡行間具有絕句風格的韻律感。它的特徵不僅僅是精短,還務必具有內在的音韻美和節律感。換個角度說,其他小說文體與絕句小說文體的區別,就像散文和散文詩的區別一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絕句小說
  • 發起者:紀廣洋
絕句小說定義,絕句小說三大特徵,絕句小說題材要求,絕句小說名詞淵源考據,絕句小說的倡導、推廣和學會組織,附錄,古典類文五篇,絕句小說兩篇,第一篇現代絕句小說,

絕句小說定義

絕句小說的定義:絕句小說是紀廣洋先生創立和倡導的純文學新文體,300字以內,既要體現小說的描寫風格,體現小說的人物、情節和環境三要素,又要體現詩之絕句的韻文特色(不強求押韻,倡導內在韻律)。有別於敘事詩、詩體小說,有別於小小說、微小說,更有別於段子和筆記,是一種介於小說和詩歌之間,分支流變,別開生面,前無範文和範例,獨立獨創的小說格式新文體。

絕句小說三大特徵

1.文體
小說體裁+新韻文文體+300字限制
2.文本
精短絕倫 音韻聲色
雋永詩意 陽春白雪
3.語言
語境空靈 語感奇絕
惜字如金 明快簡約

絕句小說題材要求

既然是絕句小說,應以寫人為主,兼寫動物。刻畫人物,簡明扼要;揭示人性,精深機巧;構思情節,曲折奇妙;境遇衝突,陡然蹊蹺。

絕句小說名詞淵源考據

1.“意境說也是中國文藝理論的重要範疇,它的影響,它的生命力不下於文氣說。意境說最初只套用於詩歌,後來涉及到了小說。廢名說過:“我寫小說同唐人寫絕句一樣。”何立偉的一些小說也近似唐人絕句。所謂“唐人絕句”,就是不著重寫人物,寫故事,而著重寫意境,寫印象,寫感覺,物我同一,作者的主體意識很強。這就使傳統的小說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使小說和詩變得難解難分。這種小說被稱為詩化小說。這種小說的語言也就不能不發生變化。這種語言,可以稱之為詩化的小說語言——因為它畢竟和詩還不一樣。所謂詩化小說的語言,即不同於傳統小說的純散文的語言。這種語言,旬與句之間的跨度較大,往往超越了邏輯,超越了合乎一般語法的句式(比如動賓結構)。”(汪曾祺《關於小說的語言》刊於《文藝研究》1986年第4期)
2.“何立偉的絕句小說將中國絕句詩的藝術特性移入小說,著力在於藝術的追求,他的《白色鳥》的成功已被評論界所公認,而《一日三夕·遠處》的已經恰如唐詩‘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看似幽閒清淡,實則哀怨悱惻,含無盡之意在目前,極盡以無勝有,以少勝多之妙。”(方淳《論無之美——當代文學現象的背景研究之一》,刊於《當代文藝思潮》1987年第5期)
3.“儘管何立偉這樣的小說尤其是短篇小說不以傳統意義上的故事情節為小說的主要語義層,但他的小說表現的是一種靜物的動態感。這種動態不是動作的客觀性時間長度,而是一種把非動作性對象心理動態化而呈現的感覺的動態,也就是“動感”。因而,“絕句小說”的情緒性“流動感”以詩化的方式體現了小說“動詞語法”的本質。(徐劍藝著《小說符號詩學》,浙江大學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第64頁)
4.“《世說新語》的‘絕句小說’藝術情調是我們民族文化品格中‘泛詩化’以及‘重神不重形’傳統的自然體現,我們事實上不必太糾纏它到底是什麼文體,不必為了‘適’現代某種文學理論的‘履’而去‘削’《世說新語》的‘足’才心滿意足,才算是‘嚴肅的學術研究’。”(高原著《我審美,我存在》,蘭州大學出版社 , 2006年8月第1版,第343頁)
5.“秤砣雖小,能壓千斤;以小見大,一以當十。借用雷達的書名《縮略時代》稱呼小說。要是說小說是“縮略時代”的話,那么,小小說就是小說的絕句。”(閻綱《小說的絕句》,見《小說月刊》2008年第7期)
6.把“絕句小說”這一名詞和概念倡導、實踐、擬定、格式成一種繼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小小說、閃小說之後的獨立文體(紀廣洋,2015年元月)

絕句小說的倡導、推廣和學會組織

1.文體創始人:紀廣洋
2.學會名稱:中國絕句小說學會
①顧問:成岳 周忠祥 高艷國(以姓氏、次字筆畫為序)
②榮譽會長:王功彬、孔浩、張化隕、李萬瑞、張建魯、宋智忱(台灣)、曹詔亮、謝永聚、謝迎秋
(以姓氏、次字筆畫為序)
③會長:紀廣洋
④常務副會長:王單、王舉芳、朱華勝、劉志學、亞兵、許桂華、齊振波、吳增波、周利、陳曼青、賀英姿、姚艷華、姚桂霞、顏桂海、薛明立
⑤副會長:王小米、王國華、王涓、王雅茹、劉代重、劉亞艷、齊祺、余可學、遲占勇、李景澤、李謙、張慶余、張德泉、尚慶海、陳洪柳、鄒保健、周忠祥、段玉蘭、高廷金、黃偉、梁培喜、曾尚尉(台灣)、韓景生、路建鋒、翟德生
⑥理事:
⑦會員:

附錄

古典類文五篇

●國風·衛風·碩人
《詩經》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碩人敖敖,說於農郊。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鮪發發,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140字)
●國風·衛風·氓
《詩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於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00字)
●悲士不遇賦
司馬遷
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顧影而獨存。恆克己而復禮,懼志行之無聞。諒才韙而世戾,將逮死而長勤。雖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陳。何窮達之易惑,信美惡之難分。時悠悠而蕩蕩,將遂屈而不伸。使公於公者彼我同兮,私於私者自相悲兮。天道微哉,吁嗟闊兮;人理顯然,相傾奪兮。好生惡死,才之鄙也);好貴夷賤,哲之亂也。炤炤洞達,胸中豁也;昏昏罔覺,內生毒也。我之心矣,哲已能忖;我之言矣,哲已能選。沒世無聞,古人惟恥。朝聞夕死,孰雲其否。逆順還周,乍沒乍起。無造福先,無觸禍始;委之自然,終歸一矣!(235字)
●賣炭翁
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156字)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144字)

絕句小說兩篇

1.國色牡丹
□紀廣洋
五月天。長途車。中途站。她輕裝上車,莞爾一笑,坐在他身邊。晶瑩的流盼,芬芳的攀談,漫漫旅途,因為邂逅顯得短暫。
清露閃在花蕊,粉蝶逸出花瓣。怒放的美麗,因為嬌艷而無言。她盡地主之誼,陪他游遍牡丹園。再沒理由,逗留,磨纏。她揮手作別,他怔忡半天。
他拘謹,她靦腆,彼此沒有留下聯繫方式,面上也沒有太多留戀。
她轉身走了。曇花一現的曹州牡丹。
時隔一年,同一天,同一時間,他思緒萬千,驅車抵達那箇中途站。
她,真的,佇立站台,神情渙散而繾倦。
他按下車窗:“走,一同再去看牡丹!”
她迎笑上車:“去我家看吧,滿院,滿院!”
“你知道我今天會來?你會掐算?”
“不知道,我徹夜難眠,心慌意亂……”(286字)
2.愛的橋樑
□紀廣洋
河水暴漲,蘆蒿初黃。過客,熙熙攘攘。他,斜坐牛背,獨行蒼涼。
愛和夢一樣……他從滯緩五千年的血脈里毅然出走,攬遍八萬里山水雲月,望見她——在水一方,一個並不陡峭的山崗。他匆匆趕去,才知,水是海洋,山是雲的幻象,地球之外,還有宇宇空茫。
途徑星漢,月老對他說:不要沮喪,你奢望的嬌娘,還缺少一種機緣,缺少一座心與心的橋樑。
於是,銀河岸,他不再佇望,默默耕耘種植,豐衣足食,桂子飄香。還蔭庇天下眾多家庭,燕舞安祥。這時,他意欲偕牛同歸,不再痴尋那座倩影如夢的山崗。
歸程前夕,他發現銀河上出現一座燕雀翔集的橋樑。夜半醒來,他的廂房,坐著一位如花似玉的嬌娘。織機如箏,梭來梭往。他倆腳脖上的紅線,一模一樣。(295字)

第一篇現代絕句小說

窯 匠
紀廣洋
為蓋一尊廟,他建起這座窯。
後來,廟倒了,窯卻沒倒。他便用祖傳的手藝,燒出一所所庠序,繼而又燒出一排排農舍、一個個村莊。
小山似的土窯旁,因而有了一泓碧水,葦菏琴瑟,蛙吵鳥鬧。他卻孑身一人,大半生沒走出這片窯場。
有一年,山洪暴發,土窯坍塌,劫後歸來的人們,再沒找到這個窯匠。
直到如今,逢年過節,還有人在那座坍塌的古窯旁燒紙焚香。(162字,發表於《老年健康報》1994年4月8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