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節區

結節區或稱功能區,樞紐區。它是由區域核心心以及與其功能上緊密相連,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圍地區所組成

概念介紹,組成要素,立體經濟面,流量密度,確定原則,

概念介紹

結節區是指一群雖然異質,但在功能上的關係卻極為密切的地區。它是由一些不同規模的異質節點所構成的有機整體。就如同生物細胞或原子一樣,結節區通常有一個核心和一個互補的外圍地區,或者說,“有一個場所、一個核心和在它們邊緣地區的、明確程度不同的變化梯度”。每一區域都有一個或多個占支配地位的控制節點,它們構成區域的核心部分,並通過各種聯繫渠道吸引著區域的投入品、商品、人口和交通流量;其餘的便是這個區域的鄉村部分,它們受核心的影響、支配和控制,通常被看作是區域的外圍地區。核心與外圍地區相互補充,並由內部傳輸系統將它們連線起來。內部的商品和勞務交換是結節區域存在的根據,而功能一體化是結節區域內部相互關聯或利益相互一致的基礎。

組成要素

從空間結構上看,結節區一般由運動、網路、節點、等級體系和表面五個基本要素組成。在這一結構中,節點即經濟中心,如大城市、大企業,它是結節區的核心,在各要素中起著主導性的支配作用。網路是各節點相互聯繫的載體和通道,如交通運輸網路、通訊網路;運動是各組成部分之間能量、信息和物質的相互交流;等級體系則反映了區內各經濟活動規模上的差異,如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小城鎮所組成的城鎮等級體系。

立體經濟面

城市區域或城市經濟區,即城市與它周圍的通勤所達地區和吸引範圍所構成的區域,就是一種廣泛存在的典型結節區。在這一區域中,市中心區一般構成區域的節點,交通、通訊線路以及各種管線相互連線成網路,而沿著網路形成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則反映了區內各組成部分之間的運動和空間相互作用。市中心區、次中心以及周圍的衛星城鎮、小城鎮,通過網路和經濟聯繫形成一個有機的城鎮等級體系。而人口和經濟活動分布密度從市中心區向外的梯度變化,則在城市區域範圍內形成一個立體的經濟面。

流量密度

結節區的規模大小及其邊界,取決於區內支配性節點的經濟強度以及節點與外圍地區之間在功能上聯繫的緊密程度。這種功能聯繫一般表現為流量現象,而這些流量並不以同樣的速率和強度出現在整個空間,最大的流量往往是來自或者指向某些支配性節點。在每個節點四周,存在一個產生各種相互作用力的影響圈或空間場。由於距離的影響,隨著離開控制中心的距離的增加,流量密度也將隨之下降。當流量密度在某一個半徑以外降低到一種臨界水平以下時,實際上就確定了空間場的最遠邊界。一般地說,流量的變動與節點的規模大小或吸引力成正比,與到達節點的距離成反比。因此,採用引力模型,可以確定結節區的邊界。

確定原則

區域內節點等級體系的確定,一般遵循以下兩個原則:
第一是支配原則,即如果節點的最大流量(如電話呼叫次數、人員流動量、商品貿易額等)是流向一個較小的中心去的,那么這個節點是獨立的,否則就是從屬的;
第二是過渡性原則,即如果X 從屬於Y,Y 從屬於Z,那么X 也從屬於 Z。
運用這兩個原則,就可以確定區域節點(城鎮)等級體系。
需要指出的是,作為結節區的一個主要類型,城市經濟區不能較好地處理區域的鄰接性問題。當隨距離而衰減的相互作用減少到門檻水平以下時,城市經濟區的外圈可能會出現不與任何大城市中心相聯結的鄉村地區。因而,在城市經濟區之間,可能會存在不能納入任何定義的結節區範圍的鄉村邊界地區,從而出現飛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