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石性膽囊炎

結石性膽囊炎系指膽囊內或膽囊頸部發生結石的疾病。其臨床表現取決於結石的部位、大小、是否引起感染、梗阻以及梗阻的部位和程度。結石性膽囊炎是膽道系統中最常見的病變。根據其所在部位不同,可有膽囊結石、原發性或繼發性膽總管結石、肝外膽管或肝內膽管結石之分。

我國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患病率為16.09%,占所有良性膽囊疾病的74.68%。膽囊結石是最常見的慢性膽囊炎危險因素,慢性結石性膽囊炎占所有慢性膽囊炎的90%~95%,慢性非結石性膽囊炎則不常見,占所有慢性膽囊炎的4.5%~13.0%。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消化科
  • 常見發病部位:膽囊
  • 常見病因:膽囊結石、細菌感染所致
  • 常見症狀:腹痛,以及暖氣、飽脹、腹脹、噁心等症狀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與鑑別診斷,治療,預後,

病因

1.膽囊結石
結石導致反覆的膽囊管梗阻,並造成膽囊黏膜損傷,出現反覆的膽囊壁炎性反應、瘢痕形成和膽囊功能障礙。
2.細菌感染
正常膽汁應該是無菌的,當膽囊或膽管出現結石嵌頓、梗阻,則可能導致腸道細菌逆行感染。
慢性膽囊炎的病原菌主要來源於腸道細菌的逆行感染,致病菌的種類與腸道細菌基本一致,以革蘭陰性菌為主,占74.4%,近年來的研究提示,幽門螺桿菌(H.pylori)感染可能與慢性膽囊炎的發生有關。

臨床表現

1.腹痛
是大多數慢性膽囊炎最常見的症狀,發生率為84%。腹痛的發生常與高脂、高蛋白飲食有關。患者常表現出發作性的膽絞痛,多位於右上腹,或出現鈍痛,可放射至背部,持續數小時後緩解。
2.消化不良
是慢性膽囊炎的常見表現,占56%,又稱膽源性消化不良,表現為暖氣、飽脹、腹脹、噁心等消化不良症狀。
3.體格檢查
約34%的慢性膽囊炎患者體格檢查可檢出右上腹壓痛,但大多數患者可無任何陽性體徵。
4.常見併發症
當出現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膽源性胰腺炎時,可觀察到急性膽囊炎和急性胰腺炎相應的症狀和體徵;Mirizzi綜合徵的表現與膽總管結石類似,無特異性;膽石性腸梗阻則以腸梗阻表現為主。
5.無症狀膽囊結石
隨著超聲技術的廣泛套用,膽囊結石常可在常規健康體格檢查中被偶然發現,患者既無明顯症狀又無陽性體徵,但在未來可有部分患者出現症狀。
6.膽囊內結石
一般不產生膽絞痛的症狀,稱為靜止性結石,可有右上腹隱痛、反酸、噯氣、腹脹等消化不良的症狀,在攝取油膩食物後明顯,如伴有感染時可有急性膽囊炎的症狀。可無陽性體徵,少數結石過大時可觸及膽囊。
7.膽囊管內結石
可有膽絞痛的表現,突發性右上腹持續性疼痛、陣發性加重、向肩背部放散,伴噁心、嘔吐等。右上腹壓痛,Murphy征陽性,右上腹可觸及腫大的膽囊,有壓痛,如出現膽囊穿孔可有全腹壓痛、反跳痛、肌緊張等急性腹膜炎的體徵。部分患者可出現黃疸。

檢查

1.白細胞
總數>10×109/L,核左移。
2.腹部X線
攝片膽囊區可見陽性結石。
3.B超檢查
示膽囊增大,壁厚>3.5mm,內有強光團伴聲影。
4.靜脈膽道造影
膽囊不顯影。
5.CT或MRI檢查
顯示膽囊結石。

診斷與鑑別診斷

1.反覆發作性的右上腹痛,可向右肩胛下區放射。腹痛發生可與高脂、高蛋白飲食有關。
2.可伴消化不良症狀,體格檢查可有或無右上腹壓痛。
3.超聲等影像學檢查發現膽囊結石和(或)CCK-HIDA評估為膽囊低噴射指數(噴射指數<35%)。
4.需與以下疾病進行鑑別
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酒精性肝炎、急性胰腺炎、右下肺炎、腎盂腎炎、急性右心衰竭、消化性潰瘍並發急性穿孔等疾病。

治療

1.無症狀的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治療
對於無症狀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患者而言,治療原則是飲食調整,有症狀時可利膽對症治療,繼續觀察。對某些高風險患者可採取預防性膽囊切除。
(1)飲食調整膽囊結石及慢性結石性膽囊炎的發病和飲食及肥胖有關。建議應規律、低脂、低熱量膳食,並提倡定量定時的規律飲食方式。
(2)利膽治療①熊去氧膽酸使用熊去氧膽酸有助於降低膽源性疼痛的發生風險,避免急性膽囊炎的發生,改善膽囊平滑肌收縮性和炎性浸潤;②阿嗪米特可促進膽汁合成和分泌,同時提高胰酶的活性,促進吸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複方阿嗪米特腸溶片在利膽的同時還有助於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狀;③茴三硫具有促膽汁分泌和輕度的促膽道動力作用。
(3)預防性膽囊切除①易患膽囊癌的高危人群;②器官移植後免疫抑制的患者;③體質量迅速下降的患者;④“瓷化”膽囊導致膽囊癌風險增加者。
2.有症狀的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治療
治療以控制症狀、消除炎性反應為主。
(1)解痙止痛用於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時的膽絞痛。可用硝酸甘油酯0.6mg舌下含服,或阿托品0.5mg肌內注射,可同時用異丙嗪25mg肌內注射。鎮痛劑哌替啶50~100mg肌內注射,與解痙劑合用可增強鎮痛效果。
(2)緩解膽源性消化不良症狀慢性膽囊炎中普遍存在炎性刺激和膽囊壁慢性纖維化等改變,容易導致患者出現消化不良症狀。對於有明確膽囊結石的消化不良患者,10%~33%的症狀可在膽囊切除術後得到緩解。
(3)抗感染治療根據慢性膽囊炎患者膽汁培養結果、患者感染嚴重程度、抗生素耐藥性和抗菌譜,以及患者的基礎疾病,特別是對於肝腎功能有損害等情況,在慢性膽囊炎膽道感染的治療中合理套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義。
3.外科治療在慢性膽囊炎和膽囊結石治療中的地位
慢性膽囊炎和膽囊結石一般首選內科治療,但在內科治療的基礎上,如果出現以下症狀和表現,則需考慮外科治療。
4.常見併發症與處理原則
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或出現併發症,如急性腹膜炎、急性膽囊穿孔、重症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時,應及時請外科醫師會診及處理。如暫時不適合手術治療或有手術禁忌證時,可考慮超聲或CT引導下膽囊穿刺引流術或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
5.中藥、針灸治療
傳統中藥在膽囊炎治療方面有悠久的歷史,可根據患者臨床表現選擇利膽中藥。針灸治療常用穴位有膽俞、膽囊、陽陵泉、期門、足三里等。

預後

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患者一般預後良好,但一旦出現症狀,或症狀反覆發作者,特別是對膽絞痛患者,需要積極處理,必要時行外科手術。膽囊癌的發生與慢性結石性膽囊炎有關,65%~90%的膽囊癌患者有膽囊結石,但僅有1%~3%的膽囊結石患者發展為膽囊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