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學派

結構學派

生化學派給基因的生物化學功能勾畫了一個粗略的輪廓。但在物理學家眼裡,是結構決定著功能,對結構了解得越精細,則從其中推導出功能信息的可能性就越大,準確性越高。這就是當時概念尚未十分明確但氣氛卻非常濃郁的還原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結構學派
  • 根據地:劍橋大學的卡文迪什實驗室
  • 成功模型產地:美國
  • 最終成功時間:1953年
結構學派科學事件
結構學派的根據地是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的卡文迪什實驗室。1937年,勞倫斯·布拉格(Lawrence Bragg)爵士接替剛去世的盧瑟福,擔任該室的第四任首席教授。勞倫斯·布拉格與他的父親威廉·亨利·布拉格一起,套用X光衍射法研究晶體的結構,提出有名的布拉格公式。早在1915年當他25歲時,就與他的父親共同榮獲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蛋白質分子結構早期研究
在布拉格的領導之下,卡文迪什實驗室聚集了一批從事蛋白質晶體學研究的科學家,其中有貝納爾(J.D.Bernal)、佩魯茲(M.Perutz)和肯德魯(J.Kendrew)等。
一個蛋白質分子由一條到幾條肽鏈組成。肽鏈是由許多不同胺基酸分子縮水而生成的長鏈。這些長鏈很清確地摺疊起來,構成各種各樣的形態,如近球狀的、纖維狀的,等等。這些摺疊往往要經過好幾次,猶如一個很長的彈簧或軟髮夾,必須進一步摺疊才能放入工具箱或化妝盒一樣。
布拉格小組早初得出的蛋白質分子結構模型,是一個錯誤的模型。他們犯錯誤的原因是,把所有模型都做成了整數倍軸,即一個螺旋中包含著整數個胺基酸單位。這大概是畢達哥拉斯(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數學家)主義的幽靈(數的隱喻的形上學)在作怪。
研究後期取得成功
成功的模型卻在美國產生了。泡林(L.Pauling)當時是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他最先將量子力學套用於化學鍵的研究,得出關於有機化合物分子結構的“共振論”,榮獲195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當時,他正領導著一個很有才華的研究小組,套用有機化學理論研究生命現象。泡林在構建蛋白質分子的結構模型時,並不試圖讓螺旋軸整數倍化,而是任其自然地摺疊。按泡林模型,每螺旋包含3.6個胺基酸,這就是有名的蛋白質α螺旋模型。泡林把這一模型與當時已知的一些多肽鏈的X射線衍射圖進行了比較,發現能很好地符合。他們的成果發表在1951年《美國科學院院刊》上。後來,大量的證據充分證明了泡林α螺旋模型的正確性。
兩年之後,1953年,兩位青年科學沃森(J.D.Watson)和克里克(F.H.C.Crick)套用類似的方法建立了脫氧核糖核酸(DNA)分子結構的有名的雙螺旋模型。DNA作為基因的化學本質也已在1944年得到證明。這時候,信息學派、生化學派和結構學派開始合流,相互融合,終於將基因研究推向分子水平,推動了分子遺傳學的誕生和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