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化理論

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是以批判的特點而著稱,他的結構化理論代中最初萌芽於20世紀70年後期,是在與功能主義的抗衡中誕生的。它的發展與完善經歷了很長的時間,1984年出版的《社會的結構》是該理論最成熟、最系統的著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結構化理論
  • 提出人:安東尼·吉登斯
  • 特點:以批判的特點
  • 最初萌芽:20世紀70年中後期
背景,理論目標,雙重性,分析角度,

背景

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是以批判的特點而著稱,他的結構化理論代中最初萌芽於20世紀70年後期,是在與功能主義的抗衡中誕生的。它的發展與完善經歷了很長的時間,1984年出版的《社會的結構》是該理論最成熟、最系統的著述。

理論目標

該理論通過對社會學理論傳統的反思,樹立了自己的理論目標,即超越傳統理論的二元分裂的局面,確立自己的研究對象。他提出社會學所探求的社會結構,只有經過結構化過程才能得到說明。
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用行動者模型——分層模型展開對結構化的論述。所謂分層模型,就是將行動者理解為一系列的意識層面,這些意識層面主要分三個層次:憑藉語言的話語意識、憑藉理性的實踐意識、以動機和認知為主的無意識。在吉登斯看來,結構並不決定行動,而是行動的意外結果。結構只是使行動結構化,行動展現了結構並再生了結構。由此可見,吉登斯對結構與行動二元對立的調和,不過是在兩者間進行循環論證

雙重性

結構化過程具有雙重性,一方面社會結構規定著人們的社會活動;另一方面人們的社會活動也產生和再生出新的社會結構。

分析角度

吉登斯從行動和結構的交織角度對社會結構與社會互動的關係做了深入了解,即認為社會結構的構成是一個過程,這個社會化的過程具有行動和結構的二重性特徵,社會系統的結構特徵對於它們反覆組織起來的實踐來說,是後者的中介,亦是後者的結果。沒有人們之間的社會交往、社會互動,就不可能形成社會關係和社會結構。同時,社會互動又促進著社會結構的改變,促進社會的發展,這種變化和發展是多方面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