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驗方精選

結核病驗方精選》主要討論了臨床上各種常見結核病的概況、西醫診斷、化學藥物治療和中醫認識。重點介紹了各個驗方的藥物組成、治療方法、臨床療效、經驗體會和方劑來源。

基本介紹

  • 書名:結核病驗方精選
  • 出版社:廣東科技出版社
  • 頁數:277頁
  • 開本:32
  • 品牌:廣東科技出版社
  • 作者:林小田
  • 出版日期:2001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5928072
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作者簡介

林小田,男,1983年畢業於湖南省衡陽醫學院醫療系。1995年考入第一軍醫大學全軍中青年臨床醫學人才基金班,導師為國內外著名傳染病專家駱抗先教授和汪能平教授。作者現為廣州軍區解放軍第422中心醫院(湛江)傳染病科主任、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各種傳染病尤其是急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和肺結核以及慢性腹瀉等病的中西醫臨床診療及科研工作,發表論文論著60篇,曾多次榮獲軍隊醫療成果三等獎、軍隊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和全國優秀論文獎,並出版專著3部,如《新編肝病飲食療法》、《傳染病飲食療法》和《脂肪肝病診斷治療及飲食療法》等(均由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先後3次榮立三等功,並被廣州軍區授予“九五醫學科技先進個人”稱號。

媒體推薦

書評
結核病的歷史悠久,據考古學家的研究發現:可能自從有了人類,就有結核病的存在了。結核病(尤其是肺結核病)的危害是相當大的,它是一種有傳染性和消耗性較大的疾病。在人類數千年的歷史裡,人們一旦染上肺結核病,絕大多數患者均難以逃脫“十癆九死”的悲慘命運。
1882年德國科學家羅伯特.郭霍首先從肺結核病人的痰液中發現:引起結核病的罪魁禍首是結核桿菌所致。然而,長期以來,由於科學技術落後,對結核病的治療仍只限於營養、自然療法和對症以及簡單的中醫中藥治療。直到20世紀40年代以後,隨著鏈黴素、異煙肼、對氨基水楊酸和利福平等抗結核化學藥物的問世,尤其是六七十年代以後,在全球範圍內普遍推行卡介苗預防接種以來,結核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均明顯下降,治癒率高達90%以上。當時,有人
甚至預言:人類徹底消滅結核病的日子已為期不遠了。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期,可能是由於對結核病的防治重視不夠、愛滋病的蔓延、非法移民和難民的大量增加、不合理地套用抗結核藥物以及耐藥結核菌株的產生等原因,又使得結核病危機捲土重來。據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告,全球約有17.5億人已感染結核桿菌,現有結核病患者2000萬,每年新發生結核病人數約800萬,而且,結核病的死亡人數也達到了歷史最高峰。據報導,現在全世界每天約有8000人死於結核病,每年死亡約有300萬人。我國的結核病疫情也不容樂觀,發病人數在全球列第二位,僅次於印度。據調查,我國約有600萬活動性肺結核患者,每年死亡25萬人;此外,還有200萬痰菌陽性的開放肺結核病人散布於人群中,成為結核病的重要傳染源。為此,WH0曾宣布“全球結核病緊急狀態”。毫無疑問。結核病已成為當今所有傳染病中的最大“殺手”,也給人類社會再次敲響了警鐘。
對絕大多數的結核病患者,只要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合理用藥和療程足夠等,則一般均可治癒,永不復發。然而,也有少數結核病患者,由於延誤診斷、治療不及時、不規則用藥和病情危重等原因,也可使得結核病久治不愈。或反覆發作,或因出現許多嚴重併發症如大咯血、自發性氣胸、肺部感染和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筆者在近20年的結核病防治臨床實踐中,也深深地體會到:對那些較頑固的結核病患者,如仍然重複套用原來的抗結核藥物治療,其效果往往不理想,尤其是對已有明顯的耐藥結核病患者更是如此。但是,如果在西醫化學藥物調整治療的基礎上,酌情加用中醫中藥辨證施治及驗方治療,卻常能收到顯著的療效。尤其是近些年來,隨著現代醫學科學的發展,人們對中醫中藥治療結核病的研究,無論是在結核病的基礎理論和西醫診斷治療上,還是在單味中藥、多藥組方的作用機理和療效驗證上,均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許多治療結核病的有效驗方和科研成果不斷湧現。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儘管治療結核病的中醫辨證驗方浩如煙海,但絕大多數方劑均散之於成百上千種期刊雜誌中,顯得較為凌亂,給臨床套用和廣泛交流帶來很大不便,難以使這些有效的驗方發揮最大的作用。
……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結核病總論
第一節 結核病的歷史、病因與現狀
一、結核病的歷史
二、結核病的病因
三、結核病的現狀
第二節 結核病的西醫診斷和分類
一、結核病的西醫診斷
二、結核病的分類
第三節 結核病的化學藥物治療
一、結核病的化療原則
二、結核病的化療方案
三、常用的抗結核藥物
第四節 結核病的中醫認識
一、結核病的中醫病因病機
二、結核病的辨證施治
三、結核病的飲食療法
第五節 結核病中醫驗方概要
一、中醫驗方治療結核病的特點
二、中醫驗方的分類
三、結核病中醫驗方套用的幾個問題
第二章 肺結核主要症狀的驗方
第一節 發熱
一、甘溫除熱湯
二、秦艽鱉甲湯
三、青白退熱湯
四、解蒸湯
五、淮山藥茶
第二節 盜汗
一、玉屏風散加減湯
二、紫河車膠囊
三、收汗斂陰固表湯
四、碧桃乾
五、止汗粉外敷神闕穴法
六、滋陰養肺湯
第三節 咯血
一、咯血寧
二、消瘀止血湯
三、側柏葉湯
四、黃連阿膠湯
五、雙白阿膠湯
六、養陰化瘀湯
七、阿膠湯
八、統血歸脾湯
九、平補百芩丹
十、安血湯
十一、養陰固肺湯
十二、咳血加味湯
十三、仙鶴百草散
十四、白及枇杷加味湯
……

文摘

書摘
三、青白退熱湯
【藥物組成】白薇18g,青蒿6g,鱉甲、當歸、麥冬各15g,地骨皮、知母各lOg,生地黃12g。加減:胸痛者,加桑白皮衛0g;咯血者,加阿膠(烊化)10g,藕節炭12g,白茅根30g,仙鶴草18g;咳嗽痰多白粘者,加百合10g,川貝母6g,五味子12g;盜汗者,加烏梅4g。
【治療方法】1劑/d,水煎服,療程l~2周。
【臨床療效】本組lO例患者均經西醫抗結核及退熱治療30d以上而發熱不退,發熱時間15~90d,體溫37.8~39℃。經上方加減治療6~12d後,結果體溫完全正常者6例,體溫下降O.5℃以上者3例,體溫不退者1例。
【經驗體會】據觀察多數肺結核伴發熱的患者經異煙肼、利福平等抗癆藥物治療後,體溫將逐漸消退,但也有少數患者低熱纏綿不退。本方中白薇具有抗癆退熱之功,《本草新編》謂其: “善能殺蟲,用之於補陰之中,則能殺勞瘵之蟲也”;青蒿氣味芳香,善能清熱透絡,引邪外現;鱉甲、知母長於滋陰清熱;當歸、生地黃養陰補血;麥冬滋陰潤肺;地骨皮清內熱除骨蒸。諸藥合用,共奏養陰清熱之功。
【方劑來源】 陸敏.青白退熱湯治療頑固性結核熱。浙江中醫雜誌,1998,33(8):347
四、解蒸湯
【藥物組成】鱉甲21g,青蒿15g,石斛15g,地骨皮15g,當歸12g,紫菀9g,玄參15g,知母9g,川貝母9g,柴胡9g,丹皮9g,秦艽9g,黨參9g,甘草6g,生薑3片。加減:熱勢重者,加蘆根30g,竹葉9g;痰中帶血者,加白茅根30g,鮮藕節30g;出汗多而不止者,去生薑,加炙黃芪9~15g,浮小麥30g;納差便溏者,加山藥、白朮、茯苓各lOg。
【治療方法】1劑/d,水煎服。
【臨床療效】以此方治療肺結核伴發熱者數十例,發熱均消退,臨床療效顯著。
【經驗體會】肺癆之潮熱可出現在肺癆病的各個階段。一般來說,肺結核凡見潮熱患者,均說明結核病灶在進展;如潮熱未已,提示病情有可能加重;若熱勢日重,表明肺陰耗損嚴重,乃病情惡化之象;如潮熱日漸平復,提示陰津有所恢復,病情好轉。因此,對於潮熱,應迅速控制。本方根據“陰虛生內熱,除蒸不忘護金”之宗旨,套用鱉甲、青蒿、石斛、地骨皮、知母、柴胡等諸味藥物相合,同達滋養精血,清金保肺,祛邪除蒸,清中兼補之目的。 【方劑來源】唐新華.楊漢章老中醫治療肺癆四大主證經驗。實用中醫內科雜誌,1992,6(1):9~10
五、淮山藥茶
【藥物組成】生淮山藥120g。
【治療方法】1劑/d,加水適量煎汁,代茶頻服。
【臨床療效】患者男性,27歲。因乏力、氣短3個月,高熱、咳嗽伴胸痛20d人院。體查:體溫39℃,呼吸36次/rain,急性重病容,呼吸急促。WBCl2.6×10/L,N0.92,X線胸片顯示兩肺野布滿粟粒狀陰影、密度均勻、大小一致。診斷:急性粟粒型肺結核合併肺部感染。經用青黴素、鏈黴素、慶大黴素、紅黴素、白黴素、卡那黴素以及利福平、利福定、異煙肼和強的松等治療17d均無效,且發熱加重。午後高熱(40.5℃),胸痛氣急,盜汗消瘦。證屬陰虛火旺,以生山藥治之。服藥次日即見體溫下降,3d後體溫正常。用藥8d,發熱、咳嗽、胸痛、氣急消失,好轉出院。
【經驗體會】據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記載:山藥能滋陰,又能利濕,能潤滑又能收斂,是以能補肺補腎,兼補脾胃之品。本例用單味山藥大劑量治療,取其滋陰以制亢陽,收斂以斂虛火,補脾胃增飲食以加強營養之功效。
【方劑來源】黃東平.單味淮山藥退肺結核高熱.四川中醫,1990,(6):26
第二節 盜汗
盜汗是指在熟睡時出現的皮膚大量出汗現象,尤以胸部、頭部和兩側腋窩處明顯,多發生在夜間,它是結核病中毒症狀之一。盜汗輕者,僅表現為頭、頸部或腋窩有汗;盜汗重者,全身出汗,衣被汗濕,病人常覺虛弱、乏力、神差。如長期大量盜汗對病情恢復有影響。據統計,約有30%~50%的結核病人可出現盜汗。這是由於結核毒素及其代謝產物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引起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而使汗腺分泌增多所致。但也要注意,小兒缺鈣、甲狀腺功能亢進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患者也可出現盜汗,並常伴心慌失眠、心悸等。
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腎主五液,故汗與心腎二經有關。盜汗乃癆蟲感染,侵襲肺臟,灼傷肺陰,陰虛火旺,虛內憂,致使營陰不能斂藏,迫津外泄所致;此外,腎傷陽衰衛弱,衛虛行於陰分,入睡後,則會無氣以固表,也可盜汗。有的結核病患者,尤其是重癥結核病患者氣陰均耗,盜汗和自汗同時存在。中醫辨證盜汗多為陰虛火旺和氣陰兩虛,應分別予以滋陰降火和氣陰雙補之法;並常在辨證施治的基礎上,酌情加用龍骨、牡蠣、五味子、浮小麥、烏梅、糯稻根等以收斂止汗,臨床上許多驗方也有較好的療效。
一、玉屏風散加減湯
【藥物組成】生黃芪、白朮、西洋參各15g,浮小麥、糯稻根各30g,麻黃根、炙甘草各6g,大棗5枚。
【治療方法】1劑/d,水煎服,至盜汗停為止。
【臨床療效】患者,男性,46歲。6年前患右上肺結核,經常規抗結核治療病情好轉。但近半月來,出現明顯盜汗伴乏力、潮熱、納差等症狀。X線胸片示右上肺滲出性病變;痰塗片查抗酸桿菌陽性。體查:消瘦體質,面色萎黃,舌紅苔薄,夜間盜汗頑固不止。治宜益氣衛固,健脾和中,補肺養陰。連服上方7劑,其盜汗頑症消失。
【經驗體會】肺結核患者大多肺衛不足,外邪易襲,邪火乘金,灼津傷陰則潮熱、乾咳或痰粘難咯; “金不平則鳴”,出現衛外不固,則動輒汗出,陰虛陽亢,逼液外出,則盜汗。方中以黃芪益氣固表,白朮健脾和胃,助黃芪驅邪益衛,固表斂汗;西洋參氣陰雙補,養肺滋陰;浮小麥滋養心液,糯稻根固澀斂汗,麻黃根走表固衛,配合甘草、大棗調和脾胃,助生化之源。諸藥合用,具有肺衛固,營衛和,腠理密,盜汗止之功效。
【方劑來源】徐天雄,石冬輝.加減玉屏風散治療肺結核盜汗.新中醫,1994,26(7):36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