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組織中的傳播和權力:話語、意識形態和統治
- 外文名稱:Communication and Power in Organizations
- 作者:丹尼斯·姆貝
- 類別:政治學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第一章介紹的是把組織定義為文化所含的意義這一基本問題。意識形成、意義和符號形式問題都有所涉及,而且我提出,對組織傳播和意義形成的關係的研究只有通過把權力和統治問題在概念上進行結契約化才能實現。我提出,組織意義儘管是在主體間形成的,但並不是自發產生的,而是作為組織行為深層結構一部分的各種權力旨趣的產物。
第二章發展了上述觀點,重點放在旨趣問題和對尤金·哈貝馬斯(Jurgen Habermas)的研究成果的批評分析上。近幾年來哈貝馬斯越來越為傳播學者所熟悉,但是他的觀點的複雜和難以理解限制了他的傳播理論在我們這一領域的套用。因此我對他的研究項目做了一個帶批判性的總體介紹,然後提出他的關於知識構成的旨趣的理論和普遍語用學理論對企業文化中的傳播和統治研究可以提供什麼信息。實質上,我想指出的是,他的旨趣理論顯示了傳播怎樣能夠起到壓抑和解放的作用,以及一個適當的組織形成理論必須對傳播和上述兩個可能性之間的聯繫進行分析檢驗。
第三章討論權力問題。我對幾個權力觀點進行了分析,並探討了將此觀點套用於組織形成過程的可能。根據傳統的觀點,權力被認為是組織形成的合法產物,而不是被視為壓抑和統治手段的重複。因此我提出一個權力統治的觀點,其含義是權力的行使是通過把某些群體旨趣構建到組織活動中去來進行的。換言之,當由特定的組織旨趣界定組織形成過程時統治即出現了。
組織旨趣賴以構建的手段在第四章進行討論,同時提出了意識形態的概念。我反對把意識形態視為純粹表意(即只是由個人的信念和價值觀所構成)的看法,我認為它是紮根於社會行為者的日常實踐活動中的。我把意識形態視為這樣一個過程,在其中社會行為者受到質詢(對話),他們對社會世界形成意識的手段得以構成。意識形態的功能是形成一種關於世界的意識,在這之中矛盾和統治結構被模糊了,統治群體的特別旨趣被視為是普遍的旨趣,並得到積極支持,甚至包括被壓迫群體的支持(葛蘭西的“霸權”概念)。我進一步提出,意識形態是會顯露出來的,並主要通過各種推論行為得到表達,對意識形態的分析和批判必須明確揭示統治和含義體系之間關係的聯繫。
第五章繼續上述論題,對含義的一種特別形式——組織敘述——在意識形態上發揮功能的方式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我提出,故事講述的行為本身並不具有內在的意識形態屬性,而是敘述的結構本身大大有助於某些意義形成的維持和再現。當這樣的意義形成起到使某些群體的利益再現同時卻排除其他群體的利益時,於是敘述便在意識形態上發揮了功能。接著我對敘述本身的性質作了分析,並且討論了這一特別的推論行為為什麼不是中性的、簡單的信息供應者;相反地,故事講述的行為是一種政治行為,它對組織現實的再現有重要意義。在把我的理論觀點付諸套用時,我舉了一個組織故事作例子,用意識形態的功能發揮對此進行分析。儘管對脫離具體情境的一個故事進行分析有相當的局限性,但它確實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認識,即這樣的分析對我們對組織傳播和組織意義之間的關係進行重新思考可以提供怎樣的幫助。
第六章提出了幾個前面幾章必然會提出的超理論問題。如果我們發現語言和意義之間是有問題的話,那么我們怎么知道是什麼構成“真理”?順著羅蒂(Rorty)和伽達默爾(Gadamer)等思想家的思路,我對基要認識論的觀點無法苟同,根據這些理論,真理是以語言和現實之間的同晶型性質而判斷的。對真理的更有說服力的概念把理論視為不同的話語,每一個都在人類的說話中爭取自己的位置。最成功的理論不是依據它們對客觀現實的反映能力而決定的,而是依據對我們提出的挑戰的程度範圍,即使我們投入自我反思、並進而從推論封閉的狀態中求得解放。對意識形態和統治問題的探討要求我們超越傳統實證主義社會理論在理論和權力關係問題上的局限性。
最後,第七章通過對解釋問題的討論和對解釋行為的有效性問題的分析,我對自己的觀點作了總結。我提出,對無論是小說、電影、故事及其他等等的解釋的評價不應該建立在作者的意圖、實質的發現或任何其他的基本標準上。一個解釋如果探討的是讀者/聽眾和文本之間存在的分裂現象,那么它的有效性則要強的多。解釋行為是一種解構和抵制行為,一個與文本試圖強加於人的世界框架鬥爭的行為。讀者/聽眾和文本之間的這一產生意義的辯證關係從根本上來說和解釋行為一樣是政治性的。正是通過解釋過程我們使得我們的世界有了意義,也正是通過這同一過程我們的社會世界得以再現。因此,意義和解釋,統治和話語,是錯綜複雜,密切相聯的。
作品目錄
組織形成的過程:組織傳播的文化觀、權力,旨趣和企業文化、意識形態和企業文化、意識形態和組織符號體系、意識形態、認識論和真理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