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縣地處浙江省寧紹平原西部,北瀕杭州灣,南屏會稽山,西連杭州市,東接寧波港,環抱紹興市區,縣域面積1400餘平方公里,轄25個鎮,1015個行政村,人口98萬,耕地面積56.2萬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紹興縣生態示範區
- 地址:浙江省寧紹平原西部
- 面積:1400餘平方公里
- 人口:98萬人
基本情況,內容與特色,示範意義,建設成效,
基本情況
全縣形成了以化纖、紡織、印染、服裝、釀酒為優勢,以機械、電子、化工、建材為新興產業的工業體系,確立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科技為依託,內外貿結合的經濟格局。1998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90億元,自營出口2.07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586萬美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43.46億元,財政收入10.44億元,成為浙江省第一個財政收入超十億的縣,經濟總量連續十四年保持全省第一,在全國綜合經濟實力百強縣中位列第十。2009年第一批命名為國家生態示範區。
內容與特色
主要內容五個方面:即城鎮生態建設,重點是抓好城鎮的“綠化、美化、淨化”工程。主要進行綠化建設、煙控區和噪聲達標區建設,加強生活污染治理、飲用水源的保護等;農村生態建設,調整農業結構、合理利用農業資源、防治農業生態環境污染、加快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和林業示範園區建設;工業生態建設,加快經濟成長方式的轉變,改變以大量消耗資源和粗放經營為特徵的傳統發展模式,最佳化產業結構,調整工業布局,綜合治理污染,開展清潔生產;自然生態建設,加強水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和旅遊資源保護,建立一批不同保護級別的自然保護區;生態文化建設,通過不斷的生態宣傳、生態培訓、生態實踐、生態科研來提高全民生態意識。特色三個方面:一是抓重點,積極推進環保產業化,縣委、縣政府作出了從點源治理到集中治理水污染的重大決策,投資2.3億元的“一大五小”治污一期工程於1996年12月投入運行,日處理污水能力30萬噸,納入了全縣90%以上的工業污水和部分生活污水。在一無先例可循,二無政府投資的情況下,走出一條“政府組織、部門牽頭、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的多元化投資生態建設路子,開創了全省乃至全國環境工程建設先河。“投資社會化、治污集約化、運行市場化、管理企業化”的紹興經驗受到了省政府和國家環保總局的充分肯定。從去年開始,又深化改革,提高起點:以股份制的形式投資建造日處理能力為50萬噸的污水處理廠,該項工程總投資7.22億元,需占地1000畝,在股本構成上紹興縣占60%,紹興市占40%,並按照《公司法》建立有限責任公司、產業化建設、公司化運營、股份化管理。二是抓載體,加強各類生態示範點的建設,全縣有3個鎮通過省級生態示範鎮的驗收,其中夏履鎮於1997年6月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全球環境“500佳”稱號。有省級生態農業園區3個,市級先進農業企業園區2個,市級現代林業園區1個,香林花雨景區已成為省級休閒觀光景區和紹興市首家生態旅遊示範區,清潔生產和環境科研獲得國家、省、市的多項獎勵。大力開展以“三化”(美化、綠化、淨化),“三清”(清草、清淤、清障)、“四改”’(水改、廁改、糞改、殯改)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環境整治和新農村建設達標活動,全縣已平墳遷墳6.4萬穴,清除露天糞坑20萬隻,全境推行殯葬改革,完成了“廁所革命”,基本實現了“不把墳墓和露天糞坑帶入21世紀,使紹興縣成為全省最乾淨的農村”的奮鬥目標。三是抓管理,實施綜合治理。縣委、縣政府堅持做到班子變了目標不變,成效有了力度不減,體制順了管理不松,堅持人口、資源、環境三項工作一起抓的方針,做到齊抓共管,協同配合,相互促進。全縣已有95%以上的村達到了計生合格村的標準。1998年以來,全縣土地整理面積就達2.4萬畝,新增耕地2300畝,確保了土地資源的總量平衡。而我縣的生態建設也在計畫生育、土地管理工作的不斷加強中得到進一步的最佳化。
示範意義
建設生態示範區是率先基本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為建立比較完整的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提供了科學依據;建設生態示範區是切實轉變經濟成長模式的有效手段,衝破了過去傳統的經營思想,樹立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較好地推動了縣域經濟由資源型發展模式向技術型發展模式的跨越;建設生態示範區為積極探索環保產業化創造了條件,實現了公益事業建設由政府投資向市場運作轉換,為沿海發達地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提供了經驗和模式。建設生態示範區是全民參與環保的有效載體,通過各種媒體的宣傳和開展各項公益活動,使人們進一步認識自然、保護自然、改造自然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得到提高。
建設成效
全縣綠化率達到96%,縣域森林覆蓋率達到45.5%,人均城鎮公共綠地面積11.5平方米。大氣環境達到國家一至二級,鑑湖主體水質保持在Ⅱ—Ⅲ類,區域環境噪聲達到各功能區的標準要求,村鎮飲用水合格率達到92.75%,生物防治推廣率達到50.2%,畜禽糞便處理率達到100%。人均收入5153元,人口自然增長率7.5‰,生態環境建設的規範化、制度化有效地改善了投資環境,增強了全縣經濟發展的後續力。社會各項事業得到全面進步,公民和法人的生態環境意識明顯增強,人民民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滿意率逐年呈上升趨勢,信訪案件和環境糾紛明顯回落。紹興縣環境保護局96—97年連續兩年被評為省環保局先進集體,去年又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國家人事部授予“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計畫生育繼續保持全國、全省先進行列;水土保持被評為全國示範工程;平原綠化、建設用地管理、科技工作、教育工作被評為全國先進縣;村鎮建設被列為建設部六個鄉村城市化試點縣之一;農村改水受到全國愛衛委的通報表彰;農業旅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都分別受到省級的表彰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