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的中國之最》是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裘士雄,楊旭
基本介紹
- ISBN:9787805365312
- 作者:裘士雄、楊旭
- 出版社:浙江攝影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8年
- 頁數:588
- 定價:20
- 裝幀:郎水龍
《紹興的中國之最》是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裘士雄,楊旭
《紹興的中國之最》是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裘士雄,楊旭...
蘭亭景區位於浙江省紹興市城西南13千米的蘭渚山麓,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01平方米,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蘭亭景區素以“景幽、事雅、文妙、書絕”四大特色享譽中國內外,整個園林布局疏密相間,建築錯落有致。景區包括鵝池、蘭亭碑、曲水流觴、流觴亭、御碑亭、臨池十八缸、王右軍祠、碑林、書法博物館、...
中文名 紹興市 外文名 Shaoxing 別名 會稽、山陰、越州、吳會 行政區劃代碼 330600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浙江省 地理位置 中華人民共和國華東地區浙江省北部杭州灣畔 面積 8274.79 km² 下轄地區 3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 政府駐地 紹興市越城區洋江西路589號...
中國紹興黃酒節 黃酒是世界上的三大古酒之一,紹興是中國著名的黃酒之鄉,釀酒的歷史十分悠久,關於酒的節會活動也早就產生。據史籍記載,元代紹興路的總管泰不華,曾在紹興縣東浦鎮附近的薛瀆村“飲鄉酒,賽龍舟,與民同樂”。在東浦鎮上,至今還完好地保存在著一方鐫刻著《酒仙神誕演慶碑記》的石碑。碑文中...
紹興花邊,起源於義大利威尼斯,原名“萬里斯”。歷史評價 以設計新穎美觀,挑繡層次分明,圖案結構對稱,色澤素雅雋美,地方特色濃厚見長,被譽為“一根線藝術”、“中國的驕傲之花”。工藝特色 製作近20道工序,其中挑繡花工最重。一張重工床罩,投入千餘工,挑繡500多萬針。主產品有萬縷絲花邊、鑲邊大套、辮子萬縷...
王羲之傳說,流行於浙江省紹興市的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王羲之傳說主要流傳在以山陰為中心的浙東地區,浙次擴展到中國各地甚至海外。其內容主要涉及與之相關的學書作書類傳說、清真風流類傳說、鐘情山水類傳說、愛國親民類傳說、蔑視權貴類傳說,其中有許多傳說還是一些成語、典故的出典。 2011年5月23...
中國第一對銅畫舫 西湖銅船 “龍吟”和“鳳鳴”銅畫舫,分別以乾隆游西湖傳說和王母贈明珠傳說為基調進行設計。兩艘船各長16.5米,總寬4米,分別可載客35人。七 中國第一座用青銅裝飾的大橋 紹興銅橋 朱炳仁懷著對故鄉的深情,精心創作紹興銅橋。大橋古樸雄渾,總用銅量達25噸,成為紹興市文化內涵豐富的旅遊...
梅乾菜有芥菜乾、油菜乾、白菜乾之別,多系居家自製,使菜葉晾乾、堆黃,然後加鹽醃製,最後曬乾裝裝壇。油光黃黑,香味撲鼻,解暑熱,潔臟腑,消積食,治咳嗽,生津開胃,故紹興居民每至炎夏必以乾菜燒湯,其受用無窮也,至於“霉乾菜切肉”更為紹興特色菜餚,已入《中國菜譜》。歷史背景 梅乾菜是紹興的著名...
沈園,位於中國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魯迅中路318號,紹興魯迅故里東側,地處紹興市區中心地帶(魯迅路與延安路交接口)。開放時間 白天:8:00—16:40 夜遊時間(沈園之夜):18:30—21:00 夜遊堂會表演時間:19:40—20:30(周日—周五);19:00—19:50(每周六)門票信息 沈園(白天):成人票40元/張;優惠票...
新昌縣,隸屬浙江省紹興市,地處浙江省東部,紹興南部,東與寧波市奉化區、寧波市寧海縣交界,南邊與台州市天台縣交界,西南與金華市東陽市、金華市磐安縣交界,西、北兩面與嵊州市交界,與嵊州市同屬新嵊盆地,縣域面積1213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新昌縣常住人口41.17萬人,城鎮化率為65.1%。新昌建縣於公元908...
越窯是中國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窯,中國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之一。越窯所在地主要在越州境內(今浙江省寧波市和紹興市)。生產年代自東漢至宋。唐朝是越窯工藝最精湛時期,居全國之冠。越窯之名,最早見於唐代,越窯瓷青瓷與唐代的飲茶風尚關係十分密切,其瓷質造型,釉色之美,深受飲茶者的喜愛。飲茶風尚又影響了越窯...
花雕酒屬於黃酒,是中國的傳統特產酒。據記載,花雕酒起源於六千年前的山東大汶口文化時期,代表了源遠流長的中國酒文化。在各地的花雕酒當中,字號最老的當屬浙江紹興的花雕酒。紹興酒種頗豐,有元紅酒、加飯酒、善釀酒、香雪酒、花雕酒等,而花雕又是當中最富特色的。花雕酒是屬於發酵酒中的黃酒。選用上好...
這時南北各地都建立有官私紙坊,就地取材造紙。北方以長安(今西安)、洛陽、山西、山東、河北等地為中心,生產麻紙、楮皮紙、桑皮紙。東晉南渡後,今紹興、安徽南部、南京、揚州、廣州等地成了南方造紙中心,紙種基本與北方相同。但浙江嵊州剡溪沿岸又成為藤紙製造中心。為改善紙的性能,晉代已有施膠技術,早期施膠劑...
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會稽郡太守馬臻納山會平原三十六源之水,興建了鑑湖。西過西小江至錢塘江邊的西興渡口,溝通錢塘江航道。向東一條過白米堰、曹娥堰後到曹娥江東經上虞,至姚江可達明州;西北則為曹娥江通杭州灣航道。另一條至白米堰往南過蒿壩,沿曹娥江可達嵊州、天台。鑑湖是中國長江以南最古老的的大型蓄水...
14~15世紀中亞、歐洲所造瓷器中常具有中國風格。中國瓷器和制瓷技術的對外傳播,是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產生髮展 中國真正的瓷器出現是在東漢時期(公元23-220年)。首先是在南方地區的浙江省開始出現的。浙江紹興上虞縣上浦小仙壇發現東漢晚期瓷窯址和青瓷等。瓷片質地細膩,釉面有光澤,胎釉...
目前,全市已有一定規模的香榧生產企業5家,其中紹興市級龍頭企業1家(山珍食品)。擁有“山珍”、“山森”、“白玉尖”、“才興”、“谷來”等有一定知名度的香榧品牌20多個,其中“山森”、“山珍”、“白玉尖”還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AA”級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山珍”、“山森”牌香榧還多次在...
祭禹之典,發端於夏王啟,公元前2059年左右,大禹之子夏王啟,祭會稽大禹陵,啟這一祭禹方式,首創祭禹祀典之先例,是國家祭典的雛形。2007年起,中國將公祭大禹陵典禮升格為國祭。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紹興市申報的大禹祭典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Ⅹ-39。歷史淵源...
安昌古鎮是紹興有名的四大古鎮之一,是浙江省第一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鎮。位於紹興市柯橋區境內西北端,與杭州市蕭山區相接,南靠柯橋城區,北鄰杭甬高速公路。始建於北宋時期,後因戰亂,多次焚毀,又於明清時期重建,其建築風格傳承了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一衣帶水,古樸典雅,其特產安昌臘腸、扯白糖遠近聞名,具有...
會稽山又名苗山、茅山。在浙江紹興城外。松竹交翠,繁花似錦。山麓著名的古蹟禹陵、禹廟及南鎮廟、禹穴寺遺址等向人們訴說著英雄大禹的佳話。相傳禹王有死於此、葬於此,後人就立廟、建亭、樹碑來紀念他。中鎮霍山 中鎮霍山又名“霍太山、太岳山。據《禹貢》注,最早為中國古代冀州之鎮山。《周禮.職方氏》載“...
綜上所述,既然在漢代就已經有了六角形的竹篾扇子,那就進一步證實了王羲之為老嫗題寫的扇子就是一把原產於紹興的竹篾團扇。它和虞舜王發明的“五明扇”有著千絲萬縷的連帶關係,是一脈相承的。筆者由此大膽推測,“五明扇”的發源地就在虞舜的出生地——紹興。五明扇 五明扇——《古今注》所云,表明中國扇子的歷史...
曹娥江,中國東海獨流入海河流錢塘江的最大支流,因東漢少女曹娥入江救父而得名。嵊州附近又稱剡溪,上虞境又稱上虞江,百官附近古稱舜江,下游段古稱東小江。曹娥江發源於磐安縣尚湖鎮王村的大盤山脈長塢,自南而北流經新昌縣、嵊州市、上虞區、柯橋區,於紹興三江口以下在新三江閘下游經曹娥江大閘注入杭州灣。
1947年過世後葬於北京市西直門外保福寺村(即今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1878年,紹興城一戶姓朱的商人家中添了個女孩,取名為“安”。朱安和舊中國很多中上家庭的女子一樣,從小被教養成一個切合傳統要求的典型:脾氣和順,會做針線,擅長烹飪,不識字,小腳。朱安四五歲的時候,有一天被帶進...
天台山,系仙霞嶺中支,地處寧波、紹興、金華、台州四市的交界地帶,西南連仙霞嶺,東北遙接舟山群島,為曹娥江與甬江的分水嶺,多懸岩、峭壁、瀑布。天台山的主峰華頂山位於天台縣東北,海拔1098米,由花崗岩構成。天台山所處的地質構造經歷了多次地殼運動,包括隆升和抬升等,最終形成了如今的山地地形。此外,由於...
紹興 紹興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以歷史文化和山水風光為特色的中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榮獲中國最佳魅力城市盛譽。5000年文化積澱和2500年建城歷史,文物資源極其豐富。這裡有一代文豪誕生和成長的地方——魯迅故里;這裡有康熙、乾隆皇帝游江南必往的書法聖地——蘭亭等。魯迅故里是紹興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內涵和水鄉...
地名傳說:其中最膾炙人口的是《白魚潭》,正是從這則傳說里演化出了沉魚之美,這一.類傳說還有《浣紗石》《錢池》《四眼井》《施姑坪》等。以及紹興的《土山》,蘇州的《玩月池》《響臊廊》《一箭涇》等眾多篇目。物產傳說:諸暨的許多特產都有和西施有關的傳說,例如珍珠、香榧、苧麻、麥草扇等,在嘉興還...
八字橋位於紹興市越城區,始建於南宋,現存橋樑加固於1982年。橋樑跨越三條河道,兩側各設兩條落坡。太平橋位於紹興市,始建於萬曆四十八年,重修於鹹豐八年,為單孔拱橋與八孔石樑橋結合。橋下設有棧道,這種形式被認為是中國早期立交橋的代表。廣寧橋位於紹興市,始建於北宋,重修於明萬曆年間,為紹興現存最長的...
中華文明最遙遠綿長的根就在中國的民居中,最有特點的是北京四合院、江西總門裡、廣東鑊耳屋、西北黃土高原的窯洞、安徽的古民居,紹興的台門,閩南古厝及中西合璧的番仔樓,還有福建、廣東等地的特色古民居如何子淵故居及客家土樓等建築。簡介 由於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各地的地理氣候條件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因此...
三條橋建於宋“紹興七年(1137年)九月十三日”,重建於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據說,在道光年間修建時,曾發現過唐“貞觀”舊瓦。央視播出的《虹橋尋蹤》中,就有她的身影。泰順廊橋 “廊橋”顧名思義,就是有屋檐的橋。歷史上的泰順,村落分散,交通偏僻。人們出外行走十幾里都難以見到人煙。按照泰順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