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或小喬木,分布於亞熱帶及熱帶多個地區,分布廣、數量多,冬季開花,枝、葉及果實可作染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細齒葉柃
- 拉丁學名:Eurya nitida Korthals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側膜胎座目
- 亞目:山茶亞目
- 科:山茶科
- 亞科:厚皮香亞科
- 族:楊桐族
- 屬:柃木屬
- 亞屬:柃亞屬
- 種:細齒葉柃
- 分布區域:浙江東南部、江西南部、福建、湖北西南部、湖南南部等地
灌木或小喬木,高2-5米,全株無毛;樹皮灰褐色或深褐色,平滑;嫩枝稍纖細,具2棱,黃綠色,小枝灰褐色或褐色,有時具2棱;頂芽線狀披針形,長達1厘米,無毛。葉薄革質,橢圓形、長圓狀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4-6厘米,寬1.5-2.5厘米,頂端漸尖或短漸尖,尖頭鈍,基部楔形,有時近圓形,邊緣密生鋸齒或細鈍齒,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兩面無毛,中脈在上面稍凹下,下面凸起,側脈9-12對,在上面不明顯,下面稍明顯;葉柄長約3毫米。花1-4朵簇生於葉腋,花梗較纖細,長約3毫米。雄花:小苞片2,萼片狀,近圓形,長約1毫米,無毛;萼片5,幾膜質,近圓形,長1.5-2毫米,頂端圓,無毛;花瓣5,白色,倒卵形,長3.5-4毫米,基部稍合生;雄蕊14-17枚,花葯不具分格,退化子房無毛。雌花的小苞片和萼片與雄花同;花瓣5,長圓形,長2-2.5毫米,基部稍合生;子房卵圓形,無毛,花柱細長,長約3毫米,頂端3淺裂。果實圓球形,直徑3-4毫米,成熟時藍黑色;種子腎形或圓腎形,亮褐色,表面具細蜂窩狀網紋。花期11月至次年1月,果期次年7-9月。
廣泛分布於浙江東南部(寧波、鎮海、縉雲、平陽)、江西南部(資溪、石城、龍南、永新、全南、泰和、遂川、尋烏、安遠、全南)、福建、湖北西南部(宣恩、恩施、利川)、湖南南部(宜章、祁陽)、(興安、羅城、臨桂、融水、陵川、大苗山、大瑤山、十萬大山、上思、南寧、玉林、凌雲、北流、百壽)、四川中部和東部(彭水、巫山、奉節、南川、筠連、樂山、峨眉、洪雅、屏山、灌縣、南充、北川)、重慶、貴州(赤水、綏陽、貴陽、梵淨山、安龍、冊亨、都勻、三都、荔波、天柱、雷山、丹寨、畢節、榕江、松桃、遵義)等地;多生於海拔1300米以下的山地林中、溝谷溪邊林緣以及山坡路旁灌叢中。也分布於越南、緬甸、斯里蘭卡、印度、菲律賓及印度尼西亞等地。模式標本采自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
本種和米碎花E. chinensis R. Br.很近似,但本種嫩枝和頂芽完全無毛,葉片較大,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頂端漸尖或短漸尖,邊緣具疏鈍齒以及花柱較長,長達3毫米等易於區別。
本種分布廣,數量多,冬季開花,是優良的蜜源植物;枝、葉及果實可作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