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細莖鳶尾屬根莖琉叢型草,分櫱力強,常形成草叢。天然草地上細莖鳶昆草叢的大小差異很大,小的草叢基部直徑只有數厘米,大的草叢基部直徑達55–66cm,草叢中部是最老的植株,逐步向外擴大。一般大型草叢常常是靠邊緣部分的植株密集,中間老株年久死亡形成空地,常侵入一些別的草種。細莖鳶尾在華北高寒山區每年4月初萌發,5月下旬至6月上旬開花.6月中、下旬種子成熟,果後營養期時間很長,到9月初開始變葉片上部逐漸乾枯,至9月中旬僅下部14cm左右仍是綠色,上部已全部乾枯。細莖鳶昆草叢高度可達35cm,生長速度較慢,在山西省亞高山草甸上,5月以前平均日增長0.21cm,6月份生長速度最快,平均日增長0.24cm,7月份生長轉慢,日增長下降為0.17cm,8月份生長几乎停止,日增長僅0.031cm。細莖鳶尾的葉片基部具有分生組織,每次被利用之後,除了除了基部能萌生出新的葉片之外,被截去上半部分的老葉片仍能繼續生長。從5月下旬羊群進入草地開始採食,年可利用3次。第一次5月下旬,草高平均6–8cm。第二次6月下旬或7月初,再生草高可達12一l7Cm,這時的再生草中有新生葉片,也有被採食葉片基部的增長部分。8月份第三次放牧於第二次的再生草,此時草高5–8cm。再生草中仍包括有新生葉片和殘留葉片的增長。8月以後生長十分緩慢,幾乎沒有新的葉片形成,只能靠殘留的葉茬有少量增長。據對細莖鳶昆草叢的定位觀測,5月30日第一次剪割,草高13cm,單叢產風乾草68.6g,至7月30日,第二次剪割,草高20cm,產風乾草140g,其中包括新生葉片和被剪老葉片基部增長部分。同年9月15日測產,47天的時間內,基本沒有再生,全草叢中只有兩個新生葉片,高度只有3–4cm,殘留舊葉茬生長高度也有3一4cm。細莖鳶尾害濕潤寒冷氣候,是山地草甸的主要組成草種之一。在新疆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坡的西段和中段海拔1500–2300m之間,多生長在陰坡、林間空地及林緣,常與紫羊茅(Festucarubra)、疏葉早熟禾(Poarelaxa)、無芒雀麥(Bromusinermis)和苔草屬(Carexsp.)植物等組成群落。在山西省的太行山、呂梁山、恆山、蘆芽山,太岳山、五台山都有分布,出現在晦拔2000–2500m的山頂台地,緩坡地、北向坡地及林緣處。常與裂葉蒿Artemisialaciniata)、藍花棘豆(Oxytropismanshurica),狼針草(Stipabaicalensis)、羊茅(Festucaovina),苔草屬(Carexsp.)、地榆(Sanguisorbaofficinalis)等組成群落。細莖鳶尾在草群中的作用相差很大,從伴生種到優勢種,局部地段成為建群種,單種產量可占草群總產量的17.4–38.0%。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在蘇聯(中亞,西伯利亞、遠東)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細莖鳶尾地上產量中沒有莖稈,葉片柔嫩,又是成叢生長,容易採食。但在青鮮狀態的葉片有澀味,適口性很差,牛馬和綿羊都不採食。山羊對細莖鳶尾似有特殊的嗜好,據在山西省太岳山區2300m的亞高山草甸上,8月份對放牧山羊的觀測,山羊日採食口數中,採食細莖鳶尾的口數占39.5%,日採食量中,細莖鳶尾的重量占55.2%。也即山羊日採食的半數以上是細莖鳶尾。可見,細莖鳶尾占憂勢的草甸,青草期要作充分合理地利用,減少牧草的荒棄率,必須組織一定比例的山羊群放牧。細莖鳶昆在經霜之後適口性可提高,乾枯狀態牛羊都樂食。乾枯的葉片能較好地保留在草地上,所以細莖鳶尾占優勢的草甸也適於霜後枯草季節利用。細莖鳶尾屬下繁草類,從產量結構來看,(見圖156–2)總重量的37.05%集中在距地面5cm的高度,64.72%集中在距地面lOcm的高度範圍。可見細莖鳶尾是放牧型牧草。因開花期早,花苹短小,每年進入放牧季節時細莖鳶尾已是果後營養期,地上部產量中,只有葉片,沒有莖和花果。細莖鳶尾的化學成分據8月份採樣分析如表156。鳶尾粗蛋白質含量與一般禾本科草相近似,粗脂肪的含量較禾本科和豆科草為高,雖然它地上部分產量全是葉片,但粗纖維的含量仍超過禾本科和豆科牧草。此外,粗灰分的含量也明顯較高,其中鈣的含量和豆科牧草不相上下。細莖鳶尾除放牧利用外,也可刈制青乾草,乾制後牛,馬,羊都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