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痣疣螈(細痣疣)

細痣疣螈

細痣疣一般指本詞條

細痣疣螈,屬兩棲綱有尾目蠑螈科。又名疣螈、黑痣疣螈。成年細痣疣螈體長11—15厘米。棲息于海拔500一1500米的山間密林地帶,靜水塘及其附近潮濕的腐葉中或樹根下的土洞內,中低山區和林原水塘積水區。繁殖季節過後離開水塘,常棲于山坡植物根部或上穴內。分布於越南北部,在中國主要分布於的廣東、廣西以及西部的四川、貴州、甘肅等省。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細痣疣螈
  • 拉丁學名:Tylototriton asperrimus
  • 別稱:黑麒麟、山臘狗、疣螈、黑痣疣螈
  • 二名法:Tylototriton asperrim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兩棲綱
  • :有尾目
  • :蠑螈科
  • :疣螈屬
  • :細痣疣螈
  • 分布區域:廣東,廣西,安徽,湖南,貴州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繁殖習性,種群分類,分布範圍,保護級別,種群動態,核型研究,

形態特徵

成體
細痣疣螈皮膚粗糙,有大的疣粒,似細痣,在產地還俗稱為山臘狗。體長12—14厘米,尾長5—7厘米。雌性比雄性的體形略大。頭部扁平,寬度大於長度,軀幹渾圓或略扁,尾鰭褶弱,末端鈍尖。吻部為梯形,吻端平切,鼻孔近吻端,唇緣平直,沒有唇褶,口角距眼后角下後方較遠,上下頜有細齒,犁骨齒“八”形,前端會合或略分開,位於二內鼻孔之間,向後外側斜行;舌小,卵圓形,前後端與口腔底部粘連,兩側游離。四肢較細而長,前後肢幾等長;前肢前伸指末端達鼻孔;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端相遇或略重疊;前肢共有4指,指長順序為3、2、4、1,第一、四指幾相等;後肢有5趾,趾長順序3、4、2、5、1;指、趾較為扁平,末端鈍圓。尾短於頭和身體的長度,尾很側扁,尾肌不發達,背鰭褶較寬而薄,起始於尾基部;腹鰭褶窄而厚;肛部略隆起,肛孔為長裂形。皮膚極粗糙,除唇緣、指、趾及尾下緣光滑外,周身滿布瘰粒和疣粒,頭側脊棱極顯著,自吻端向兩側經過上眼瞼內側與耳後腺相連,耳後腺後端向內彎曲,頭頂部因此顯得凹陷,中間有“V”形脊棱與背正中脊棱相連;沿體兩側各有一排規則的圓形瘰粒13一16枚,一般瘰粒間界限分明,近尾部至尾基部的瘰粒逐遞變小至不顯著;頸褶明顯;胸腹部有細密橫皺紋。除指、趾、肛外緣及尾下緣為桔紅色外,一般全身均為黑褐色,個別呈棕褐色。腹面青石板色。雄性的第二性徵表現在肛裂長,其長度大約等於鼻間距,肛孔內壁有小乳突,後部較多;雌性的肛裂短,在繁殖季節隆起略成小丘狀。(右圖冊)
卵和幼體
細痣疣螈產卵產在水塘邊坡地上的腐爛落葉之中。或被落葉所遮蓋,翻開落葉,可發現一顆顆晶亮成堆的或分散的卵粒緊貼於潮濕的泥土上或葉片間,每堆約30一52枚左右,有的連續排列,難區分出每個雌性所產卵的確切數目。卵為單生,圓形,動物極為淺棕色,植物極為乳白色,卵徑為3一4毫米,連同透明膠膜為6毫米左右。當胚胎髮育到後期時,卵膠膜直徑達10毫米。膠膜中的胚胎長15毫米時,眼后角下方有短的平衡枝,前肢有叉狀二指,並有後肢芽;尾長為體長之半,尾背鰭榴前達軀幹中部;鰓成羽狀。甚發達,長的超過了尾背鰭褶的起點部位;眼大,位於頭兩側,除卵黃部位為白色外,其餘均為棕黑色,散有細白點。幼體體長為20毫米時,前後肢已有3個指、趾,僅個別前肢具4指;體側有肋溝11一12條:50毫米左右時,皮膚光滑,體尾粗肥,尾鰭高,並前達軀幹中部;外鰓發達;指、趾及尾下半部為桔紅色,其餘部位色黑;咽喉部色較淺;全長54毫米時,已具成體特徵,頭部扁平,有疣粒形成;尾背鰭褶只限於尾部,尚有殘留的外鰓;體側有兩縱行小紅點。
細痣疣螈

生活習性

細痣疣螈棲息于海拔500一1500米的山間密林地帶,平時生活在陸地上,棲息於靜水塘及其附近潮濕的腐葉中或樹根下的土洞內,多在夜間捕食,覓食昆蟲、蛞蝓、蚯蚓以及其他小動物。夏季繁殖期進入水池中,繁殖季節過後,離開水塘,陸棲生活。

繁殖習性

細痣疣螈產卵環境較為一致,常為林木繁茂、闊葉樹和竹林所遮蔽、陰暗潮濕的水塘處。4~5月成年細痣疣螈集群在林間水塘或岸邊活動,卵群產生水塘岸邊坡地落葉層下,30~50粒一堆,卵徑3毫米~4毫米,動物極淺棕色,植物極乳白色。

種群分類

中文名
拉丁文名
Tylototriton verrucosus Anderson
Tylototriton taliangensis Liu
Tylototriton hainanensis Fei
Tylototriton wenrianensis Fei
Tylototriton kweichowoensis Fang and Chang

分布範圍

南北部,在中國分布於廣西(瑤山、龍勝忻城)、貴州綏陽荔波雷山、遵義、大方)、湖南桑植瀏陽)、安徽岳西)等地。
細痣疣螈(細痣疣)

保護級別

致危因素
棲息地改變:由於環境污染,棲息地逐漸縮小。
細痣疣螈細痣疣螈
過度捕獵:人為捕捉,數量相應減少。
保護
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已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

種群動態

世界
種群處於下降趨勢。
中國
1962年在廣西瑤山採到成螈150尾、大量幼螈及卵。
1964年海南調查期間五指山那龍採到雄性成螈4尾及5堆卵,分別有卵58~90粒。
1979年遵義醫學院在貴州綏陽採到成螈182尾,絕大多數為雄性。
1960年4-5月曾在廣西金秀縣大瑤山採到近200尾成螈及其卵和許多幼螈,6月間在瑤山和龍勝還採到成螈,但數量已少。
2010年3-9月在廣西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查,發現1,725尾細痣疣螈。
2010年7-8月在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周邊地區調查,發現68尾,種群數量較少。
2008年6月,鷹潭市誤捕2尾細痣疣螈。
2009年6月3日,重慶酉陽2村民誤捕1尾細痣疣螈。

核型研究

研究人員以脾、腸細胞製作染色體標本,研究了細痣疣螈的染色體組型,結果表明該種體細胞染色體數為2n=24,第6、8對是亞中部著絲粒染色體,第12對是亞端部著絲粒染色體,其餘9對均為中部著絲粒染色體。未發現異形染色體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