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概況,基本數據,地圖信息,
基本概況
該村轄老路溝、大園子、沙帽坡、細山、中寨、雲凸、三岔塘、上寨、果洞、下坡、白岩灣、學堂凸、新寨、對門寨、八牯牛、貓溝、老君寨、鐵廠坪等18個村民組,共459戶,1814人,耕地面積2182.5畝,其中田1177.5畝,土1010畝,境域面積19.6km2。
境內以丘陵地形為主,岩溶地貌發育良好,溶洞、漏斗遍布村境,老路溝、細山、老君寨一帶多溶洞,尤以新寨溶洞——薩子洞為最長(由新寨洞可通達燕子洞,此洞在明、清、民國兵匪動亂時,附近人戶住進燕子洞)。村境內有老路溝壩子、鐵廠坪壩子兩個,壩中低洼處都有漏斗,這兩個壩子是細山村盛產水稻的糧倉。植被為喬木、灌木雜生,主要用材林以松樹、杉樹為主,是天馬鎮用材林的主要產區之一。經濟林木有漆樹、山茶(油料植物)、米納子(吳萸)、楠竹、金竹、五倍子樹等,境內草藥生長品種較多,茯苓、首烏、七葉一枝花續斷 等不下80多味藥。
主要糧食作物:水稻、玉米、還盛產紅苕、洋芋。主要經濟作物:油茶、花生,也間栽葛苕(地瓜)、西瓜等。
境內交通:自白岩坪分叉通向三岔塘至新寨的鄉村路,這條在三岔塘後分支通向老君寨的鄉村路,另一條自杜麻村通向老路溝的鄉村路,在老路溝分岔,一條通細山、鐵廠坪,一條通三岔塘。其交通便利,得力於全鎮實現村村通路的政策。
村境內有漢、侗、土家等民族居住。居民住房極具特色,既有五柱七瓜的連三間,連五間,連九間的房屋,加上二面廂房,組成庭院式結構居多,也有苗鄉侗寨的吊腳樓式住宅,保持了古樸的風貌,男性村民有張、楊、周、王、黃、趙等姓氏。
境內以丘陵地形為主,岩溶地貌發育良好,溶洞、漏斗遍布村境,老路溝、細山、老君寨一帶多溶洞,尤以新寨溶洞——薩子洞為最長(由新寨洞可通達燕子洞,此洞在明、清、民國兵匪動亂時,附近人戶住進燕子洞)。村境內有老路溝壩子、鐵廠坪壩子兩個,壩中低洼處都有漏斗,這兩個壩子是細山村盛產水稻的糧倉。植被為喬木、灌木雜生,主要用材林以松樹、杉樹為主,是天馬鎮用材林的主要產區之一。經濟林木有漆樹、山茶(油料植物)、米納子(吳萸)、楠竹、金竹、五倍子樹等,境內草藥生長品種較多,茯苓、首烏、七葉一枝花續斷 等不下80多味藥。
主要糧食作物:水稻、玉米、還盛產紅苕、洋芋。主要經濟作物:油茶、花生,也間栽葛苕(地瓜)、西瓜等。
境內交通:自白岩坪分叉通向三岔塘至新寨的鄉村路,這條在三岔塘後分支通向老君寨的鄉村路,另一條自杜麻村通向老路溝的鄉村路,在老路溝分岔,一條通細山、鐵廠坪,一條通三岔塘。其交通便利,得力於全鎮實現村村通路的政策。
村境內有漢、侗、土家等民族居住。居民住房極具特色,既有五柱七瓜的連三間,連五間,連九間的房屋,加上二面廂房,組成庭院式結構居多,也有苗鄉侗寨的吊腳樓式住宅,保持了古樸的風貌,男性村民有張、楊、周、王、黃、趙等姓氏。
基本數據
人口總數:1814人,農業人口:1806人,非農業人口:8人;
行政區面積:19.6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2182.5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侗族,土家族等;
發展口號:大力發展“兩茶”產業;
所轄村:新寨,對門寨,八牯牛,貓溝,老君寨,鐵廠坪等18個村民組;
生產總值:50.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茶葉,油茶;
名特產品:茶葉;
自然條件:氣候宜人;
資源:山林,旅遊。
地圖信息
地址: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鞏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