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細嘴鷗
夏羽為頭、頸白色,背、肩、翅上覆羽、內側飛羽淡灰色,腰、尾上覆羽、尾白色;外側初級飛羽白色,端部黑色;內側
初級飛羽淡灰色,尖端黑色;次級飛羽淡灰色;下體白色,下胸、腹常常有粉紅色。成鳥冬羽與成鳥夏羽相似,
耳羽有比眼大的灰色斑。 幼鳥為頭白色,頭頂有較淡的黃灰色斑;後頸、背、肩、翅上覆羽淡褐色,羽緣淡灰色,形成鱗狀斑。腰、尾上覆羽、尾羽白色,尾有褐色次端斑;外側初級飛羽白色,
外翈羽緣和尖端黑褐色。下體白色。
幼鳥頭頂和枕灰色,背上三級飛羽的部分翅上覆羽灰褐色具淡色羽緣,尾白色具黑色端斑。外側初級飛羽白色,兩翈具黑色羽緣和褐色尖端,外翈羽緣黑色往內逐漸消失而內緣則逐漸增加,直至整個
內翈變為褐色,外翈灰色,下體白色。
虹膜黃色;嘴細長、深血紅色;眼周亮紅色,腳和趾紅色。
大小量度:體重320-350克;體長420-470毫米;嘴峰35-46毫米;翅278-328毫米;尾110-144毫米;
跗蹠45-55毫米。
棲息環境
細嘴鷗除了繁殖期幾乎完全行沿海岸的生活,在海岸、島嶼、沙洲、海灘鹹水湖泊、鹽田、沿海沼澤地帶活動,偶爾進入海洋沿岸內陸平原的荒漠地帶淡水湖泊、草地、多草低地等處。
在內陸海域、沙灘、海灘和島嶼上生長,在淺海潮水中有泥灘和沼澤,在內陸海域和草原湖泊上生長。在這個季節,潮汐入口和河流三角洲附近的鹹水或淡水瀉湖或沼澤也可能經常出現草地和潮濕的草地。非繁殖期幾乎完全是沿海活動,經常出現在淺海岸和淺灘,通常避開港口。
生活習性
繁殖期遷徙,其他季節為留鳥或只做短距離分散飛行。遷徙種群在2月下旬返回繁殖群體,大多數沿黑海西海岸的路線,7月再次離開繁殖地點。該物種從3月下旬到5月在密集的單一特異性或混合物種群(例如燕鷗)中繁殖,數量從10到數千對,並且全年都是群居的,通常聚集可達200隻,偶爾可達3,000隻。
通常成小群活動,有時亦集大群,飛行敏捷而輕快。在潮間帶覓食,以嘴在淤泥中探索;在空中搜尋時會急降水面,在離水面1米處躍入水中,在水中常倒立覓食。食物主要為魚、昆蟲、海洋無脊椎動物等。活捕或腐食,以腐物為食遠少於其他鷗類,所以通常不聚集在村莊附近,但在冬季也會與其他鷗類一起逗留在一些下水道的出口處。食物中魚類約占一半以上,植物性食物也是細嘴鷗的重要食物。
分布範圍
繁殖地:阿富汗、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埃及、幾內亞比索、哈薩克斯坦、茅利塔尼亞、羅馬尼亞、塞內加爾、土庫曼斯坦和撒哈拉沙漠西部。
留鳥:亞塞拜然、伊拉克、北馬其頓、西班牙、突尼西亞、土耳其和烏克蘭。
非繁殖地:阿爾巴尼亞、卡達、俄羅斯聯邦(中亞區)和蘇丹。
原產地:阿爾及利亞、巴林、保加利亞、賽普勒斯、厄利垂亞、衣索比亞、法國、甘比亞、希臘、幾內亞、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以色列、義大利、約旦、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亞、馬爾他、摩洛哥、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國家、俄羅斯聯邦(歐洲區)、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烏茲別克斯坦和葉門。
旅鳥:奧地利。
遊蕩:安提瓜和巴布達、象牙海岸、吉布地、德國、直布羅陀、中國香港、日本、肯亞、尼泊爾、奈及利亞、波蘭、葡萄牙、斯洛維尼亞、南非、斯里蘭卡、瑞士、泰國和英國。
遊蕩(非繁殖地):黑山和塞爾維亞。
原產地和季節性不確定:克羅地亞和索馬里。
遊蕩(季節性不確定):白俄羅斯。
活動不確定(旅鳥):中國。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5-6月。常成小群在一起營巢。通常營巢於海邊沙灘和島嶼上。偶爾也在海邊沼澤地上營巢。巢甚簡陋,主要為地上的淺坑,內墊有枯草。每窩產卵通常3枚。偶爾少至2枚和1枚。卵的顏色為白色或乳白色,被有黑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45-60毫米×34-42毫米,雌雄輪流孵卵。
物種現狀
細嘴鷗是屬於沒有受到全球威脅的物種。 全球數量估計在312,500-377,500隻之間。
該物種的歐洲範圍:
列於“移棲物種公約”附錄II。
列於“非洲歐亞水鳥協定”。
列在“伯爾尼公約”附錄II。
列入歐盟鳥類指令附屬檔案一。
被列入歐洲45個海洋重要鳥類區域。 在歐盟,它被列入131個特殊保護區。
提出的保護行動僅涉及該物種的歐洲範圍:重要鳥類區域的識別和指定為保護區域。 加強對主要養殖區的管理,以防止旅遊和娛樂活動的干擾。
觀測記錄
細嘴鷗是中國偶見的
冬候鳥,僅於1901年3月和1906年2月在雲南洱海和
大理地區谷地有過二次採獲記錄(La Touche,1931-1934);香港在1991年2月、1992年4月、1993年2月有過3次見到的記錄;另於20世紀的80年代和
90年代在
青海和河北海濱有過幾次未發表的記錄。中國國內未發現有
館藏標本。
2012年11月29日,在四川
樂山市,發現細嘴鷗。
2014年,在四川綿陽市首次記錄細嘴鷗一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