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香槐散文叢書:秦嶺論語

紫香槐散文叢書:秦嶺論語

《秦嶺論語》為“紫香槐散文叢書”中的一本。全書分為四輯,收錄了作者原創散文三十餘篇,包括《我是一隻小蠶》、《人在半坡》、《道北舊事》、《秦腔散語》、《漢江源記》、《臘月螞蚱》、《南泥灣小札》、《秋天的彩蛋》、《西藏散記》、《國小堂》、《王蒙說才》、《趙望雲奠基長安畫派》、《平凹的幾張照片》、《李若凍的散文寫作》等。這些作品充分顯示了作者豐富而細膩的生活。具有較高的文學性和可讀性。

基本介紹

  • 書名:紫香槐散文叢書:秦嶺論語
  • 出版社:西安出版社
  • 頁數:281頁
  • 開本:16
  • 定價:35.00
  • 作者:和谷
  • 出版日期:2010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7126997, 780712699X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作者簡介

和谷,1952年生,陝西銅川黃堡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理事,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國家一級作家,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歷任《陝西青年》編輯,西安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兼《長安》文學月刊小說組副組長、編委、主編,《海南法制報》副總編輯、《特區法制》雜誌總編輯、海南文化傳播公司董事長,陝西省文聯辦公室主任、副廳級巡視員、副秘書長。《市長張鐵民》、《無憂樹》、《鐵市長》曾分別獲中國作協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新時期優秀散文獎及全國電視劇飛天獎、五個一工程獎多項。著作《和谷文集》6卷等40多部,舞劇《白鹿原》《長恨歌》編劇。兼事書法繪畫。散文作品收入中學教材和北京高考試卷,翻譯為英文、法文。

圖書目錄

輯一
司馬祠
我是一隻小蠶
秦嶺論語
唐長安
柳書偶談
人在半坡
回到秦朝
你好嗎?渭河
陝北天然氣
淳化風
道北舊事
秦腔散語
輯二
漢江源記
美麗陷阱
臘月螞蚱
南泥灣小札
塔雲山
黃河邊的村野
望九峰
秋天的彩蛋
大唐御宴
雲南十日
西藏散記
輯三
國小堂
先人的故事
老炭窠
歸園札記
輯四
尋謁柳青墓
王蒙說才
平凹的幾張照片
惜別魏巍
李若凍的散文寫作
趙望雲奠基長安畫派
為趙振川畫像
我寫鐵市長
三十八年緣與情
自然寫作獎獲獎演說
附錄
陳忠實:詩性和谷,婉轉與徘徊
陳長吟:行者和谷
後記

文摘

地氣與文脈
恐怕連秦始皇也未曾料到,他轄下的一個小小的長安鄉,到漢高祖手裡易為都城並成了流芳百世的名字。一說當是自取美名,所以名為長安,是因為它美好。 王莽政權短命,把長安改成了常安,現在看起來是有點無趣也無聊。好大喜功的隋文帝嫌長安城狹小,懼怕妖異偏又夢見洪水淹沒了都城,事實上舊城已近八百年光景,污水沉澱,連飲一瓢清水也成了問題,也就只好在龍首原以南另建新都大興城。
唐高祖復為長安,但唐長安已非漢長安,是在隋大興城的基礎上擴建而成,最後達到了同代世界城市宏大輝煌之峰巔。
唐長安,就這樣成了類似某一個豐美、燦爛之秋的記憶符號,鐫刻在了恆久的時空之間。氏族晚期,出現了都邑即城市。摩爾根所說的都城是“用土坯和石頭蓋造的群宅院,有似於一個碉堡”,中國原始都邑的城垣則是由夯土板築,就是說只是一座土城。從炎帝的姜城堡到黃帝“邑於涿鹿之阿”,到廚都於邰、秦定都鹹陽,華夏文明的足跡轉了一大圈,又回歸黃河流域的最大支流渭河之濱。
到了唐朝,是第十個朝代在這裡建都,前後歷時一千零六十二年,創造了千古的光榮與夢想。
關中自古帝王都,鹹陽原上埋皇上,說的是一種地氣,一種文脈。
完美的“京樣”
《詩經》說“詢美且都”.,都,閒雅也。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宮殿壯麗,人才薈萃,物品豐備,極盡富麗堂皇。一說“都就是頭”,頭是人的中樞神經。“城,盛也,盛受國都也”。大,是一種理想和象徵。論面積,唐長安城相當現在明建西安城的七倍左右,比同時期的拜占庭都城大七倍,較巴格達城大六點二倍,居當時世界名城之冠。唐長安城之大,已經大到了超乎需要的地步,城西北部成為外圍地,可以耕田。
中國都城的傳統規劃思想,源自周禮:“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以王宮為中心,將一個城市的行政。宗教、經濟中心分開,足見以功能區分的原則。王宮的核心位置體現出君主的權威性,而前朝後市的規劃則代表儒家先義後利的理想。
從風水角度來看,唐長安宮城、皇城、外郭平行排列,以宮城象徵北極星為天中,以皇城百官衙署象徵環繞北辰的紫微垣,外郭城象徵向北環拱的群星。長安城中東西、南北交錯的二十五條大街,將全城分為一百零八坊,其象徵寓意是恰好對應一百零八顆星曜。南北排列十三坊象徵著一年有閏,皇城以南的東西各四坊象徵著一年四季。
太極宮是長安第一處大的宮殿群,三四十座宮殿,構成一組富麗堂皇的建築景象。其中一座稱“鏡堂”,用銅鏡三千片,黃白金薄十萬番,世稱其麗。
位於丹風門正北的含元殿是大明宮第一大殿,也是當時整個長安城中最宏偉的宮殿,殿基高四丈多,龍尾道的修築更映襯出它的高大雄偉。但也因這條道坡長階高,成為年邁大臣朝見之畏途。大中十二年正月,宣宗在含元殿卜尊號為“聖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當時太子少師柳公權年已八十,從坡下步行至殿前,力已委頓,誤聽封號為“光武和孝”,結果被御史彈劾,罰了一季的薪水。據說,這是如履薄凍的幾朝元老的柳先生一生所犯的唯一的錯,真的不容易。
興慶宮曾是唐玄宗作太子時的宮殿,登基後改建為皇宮。占地兩千畝,為北京故宮的一倍。玄宗與楊貴妃常年在宮內享樂,詩人李白、梨園長李龜年曾分別應邀人宮做壽演戲,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及留學生阿倍仲麻呂也來過這裡。在離宮園林建築中,華清宮皇帝蓮花湯是用瑩徹如玉的范陽’白石所砌建的,並以石樑為頂橫亘湯上,與古羅馬沐浴石構建築相似。
中國城市,由氏族聚落的城堡開始,在隋唐達到了高峰。論規模與設計,格局和氣派,稱得上中國建都理想的完美“京樣”。
東市與西市
唐長安城的東市、西市,,是最大的商業設施與機構。
二市各占兩坊之地,分別在軸心朱雀大街之東、西第三街,形制為方形,面積約一平方公里。市周圍築牆,,每面各開一門,內設井字形街道,將市內分為九區,每區四面臨街,各種行業的店鋪臨街而設。 市是商業區,所居主要是商戶,有邸、店、肆i鋪、行等。肆店名稱一般是賣啥稱啥,如酒肆’、茶肆、肉肆’、卜肆、書肆,也有如魚店、油靛店、法燭店、珠寶店、瓷器店,絹行、帛行、衣行、藥行、鐵行,波斯人做買賣的地方就叫波斯邸,也有以店主姓氏為名的。有旅館、錢櫃,有木頭市,有買賣驢、馬、家禽的,有獸醫,有出賣勞動力、買賣奴婢的,也有殯葬凶市。
西市還有手工業作坊,燒炭曝布商、善射人、雜戲藝人等。僅東市內貨財有二百二十行之多,四方珍奇,皆所集積。
兩市四周各坊和城門附近及大明宮前各坊,也是“一街輻輳,遂傾兩市”。坊內有巷,巷內有曲,店鋪遍布市外坊曲,流動小販推車串坊,煞是熱鬧。市從都城伸延到周邊州縣,以至天下州縣,處處有市。
每天明時,街鼓擂三百聲,夜禁已解,坊市開啟。市吏主掌財貨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偽輕重,抬高物價要受到處罰。
街市商業空間經常舉行宣示活動,有貞觀的迎經像和鹹通的迎佛骨,有天門街的祈雨,有貴族官僚和民間的迎親、送葬車隊“徒以炫耀路人”,有奢靡之風的侈麗炫目。
還有公眾性的徇刑,先在皇城內左獻廟{右告社,然後遊行至東、西市示眾,再押到城西南隅獨柳樹問斬。P13-16

後記

白駒過隙,2006年出版《和谷文集》,眼下已經過去了四五個年頭。
寫作既然成了一種生活方式,就難以言棄,斷斷續續又寫了不少文字,除《白鹿原》《長恨歌》《蘭花花》《李白》舞劇文學劇本,《陳爐古鎮》《老油礦》電視連續劇劇本,也就是散文隨筆和部落格文字了。
夏日的一個午後,我在老家的園子裡澆菜苗,多年的友人長吟先生來電話說,準備編輯出版一套散文集,我算一個。好事,老了老了再過一把出書癮。這便將近年發表的文章從網上搜羅到了一起,刪繁就簡,20萬字打住,有了《秦嶺論語》這本書。
文章千古事,當下文壇只是一瞬間。過了一把的年紀,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書,更多的意義與價值,恐怕在於聊以自慰罷了。
內人為本書畫了素描。
感謝生活與生命,感謝陽光、空氣和水,也謝謝這本書。
2010年7月21日於老家

序言

人生在世,乃漫漫長旅,下地開始走路便是出發,最後沉寂於大地的懷抱便是終點。
人在世上有很多旅伴,除了長相廝守的配偶,最忠誠、最貼身、最聽話的就是書了。在書的世界中,最受人咂摸、琢磨、折磨的則是散文。
每次外出,帶什麼書都讓我費盡思量。因為旅途輾轉曲折,多拿一件東西都會成為負擔。可對於知識分子來說,書又不能少,它是消解孤悶的良藥。於是,我收拾行裝時,總站在書架前猶豫再三,將幾本書揀進揀去,然真正與我上路的,還是散文。比如《閒情偶記》《陶庵夢憶》《隨園詩話》等等。我是這樣考慮的:詩歌讀起來短小不過癮;理論讀起來枯燥傷腦筋;小說需要一氣覽完不能中斷,並且很少在短時間內回頭去重新翻閱;只有經典的散文書,你可以隨時品賞隨手放下,可以從中抽閱不按秩序,可以鑽研某篇沉浸某段。
這樣說,並不是輕視其他體裁,概因旅途之特點決定。散文的人生體驗,廣抒胸臆;點擊社會,直面現實;機智幽雅,閒情逸韻;精練語言,短小篇幅。這些都適合來調節人生苦旅的倦意。
以上或許是一家之言爾。
其實,不光讀書如此,對於作家的創作來說,散文也是最好的旅伴。
你的讀書筆記,它是散文;你的演講發言,它是散文;甚至你的俗常日記、你的交友信札,它都可以是散文。
人生的節奏不可能像詩歌那樣老是激情澎湃,也不可能像小說那樣老是虛擬冗長。散文的停停頓頓,左顧右盼,時而疾跑,時而散步,才是一個常態。
孫犁年逾花甲,散文寫得越來越精彩;季羨林九旬之後,仍然揮舞著散文的筆;還有很多詩人、教授、理論家、科學家等,都用散文描述著他們最終的智慧和哲思。
散文可以為國小子起步助跑,也可以為文化人養老送終。
感謝西安出版社的領導和編輯的支持,把新的一輯“紫香槐”散文叢書,又如約送到讀者面前。這束“紫香槐”,如能在大家困漠的眼帘中透進一點綠色,就是我們的幸福。
陳長吟
2010年初夏於散文研究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