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雲英子,中藥名。為豆科植物紫雲英Astragalus sinicus L.的種子。分布於陝西、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並廣泛栽培。具有祛風明目之功效。常用於目赤腫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紫雲英子
- 別稱:蒺藜子、草蒺藜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薔薇目
- 科:豆科
- 屬:黃耆屬
- 種:紫雲英
- 分布區域:陝西、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 採收時間:春、夏季
- 用量:內服:煎湯,6-9g
- 貯藏:用布袋裝。貯藏在乾燥處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相關論述,附註,
入藥部位
種子。
性味
味辛,性涼。
歸經
歸肝經。
功效
祛風明目。
主治
目赤腫痛。
相關配伍
治瘡癤腫痛,痔瘡:紫雲英子25-35g,研粉調敷。(《新編中獸醫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或研末。
採集加工
春、夏季果實成熟時,割下全草,打下種子,曬乾。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或匍匐,高10-40cm。奇數羽狀複葉;托葉卵形,上面有毛;小葉7-13枚,倒卵形,長5-20mm,寬5-12mm,先端微凹或圓形,基部楔形,兩面被長硬毛。總狀花序近傘形,腋生,有花6-12朵,總花梗長5-15cm,苞片三角卵形,被硬毛;萼鐘狀,外面被長硬毛,5齒,齒與萼管等長,披針形;花冠紫色或白色,旗瓣長圓形,先端圓微缺,長7mm,寬4.5mm,翼瓣短,有爪和耳,龍骨瓣與旗瓣等長,有爪和耳;雄蕊10,二體,(9)﹢1,花柱無毛。莢果線狀長圓形,稍彎,長1-2cm,寬0.4cm,黑色,無毛。花期2-6月,果期3-7月。
生長環境
生於溪邊或森林中潮濕處、山坡、山徑旁。海拔400-3000m均可生長。分布於陝西、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並廣泛栽培。
性狀鑑別
種子呈長方狀腎形,兩側明顯壓扁,長達3.5mm;腹面中央內陷較深,一側成溝狀;表面黃綠色或棕綠色,質堅硬。氣微弱,嚼之微有豆腥氣,味淡。
相關論述
蘇醫《中草藥手冊》:“活血明目。治眼部疾患,養顏烏髮。”
附註
目前本品作為沙苑蒺藜的代用品。而《本草從新》雲此物辛利,沙苑蒺藜固澀,其性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