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疫病

紫蘇疫病

紫蘇疫病是由掘氏疫霉引起的、發生在紫蘇的病害。主要為害葉和莖。葉片染病,發病初始在葉片邊緣處產生水漬狀斑,擴大後呈不規則形的暗綠色大斑;莖染病,發病初始產生暗綠色水漬狀斑,擴大後病斑繞莖蔓一周,病部明顯縊縮,變細軟化。

紫蘇疫病已成為防治難度較高的紫蘇主要病害,在中國上海及長江中下游地區,紫蘇疫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5-7月。特別在春、夏季溫室內發生較重;在大雨後暴晴,最易發病。

紫蘇疫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播種前進行種子處理、土壤消毒;與非紫蘇蔬菜隔年輪作;加強管理,合理密植,在病害盛發期及時摘除病株,收穫後清除病殘體。在發病初期還可以噴藥防治,間隔期7-10天,連續防治2-3次;重病田視病情發展,必要時還要增加噴藥次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紫蘇疫病
  • 病原:掘氏疫霉
  • 為害作物:紫蘇
  • 為害部位:葉、莖
病原特徵,危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農業防治,化學防治,

病原特徵

紫蘇疫病病原為掘氏疫霉(學名: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ucker),屬鞭毛菌亞門真菌。在CA培養基上,菌落均一,具短絨毛狀氣生菌絲體。菌絲無色無隔,自由分枝,老後具隔,粗4-7微米。菌絲膨大體球形或近球形,直徑10-30微米。孢囊梗菌絲無明顯分化,或簡單地假軸式分枝,粗2.5-4.0微米。在皮氏液中,孢子囊卵形至長卵形,不脫落,無乳突,具內層出現象3-6(-17)次,(24-80)微米×(20-40)微米,平均51.7微米×29.1微米,長寬比值為1.2-2.2微米,平均1.76微米;萌發生遊動孢子,間或生芽管,排孢孔寬(9-)10-14(-18)微米;遊動孢子腎形,(11-17)微米×(8-12)微米。在OMA培養基上,藏卵器球形或亞球形,向基漸狹,壁薄,淺褐色,直徑19-46(平均30.4)微米。雄器近球形或短柱形,無色,單個,圍生,單胞,偶爾雙胞,(7-37)微米×(9-25)微米,平均19.3微米×18.5微米。卵孢子球形或近球形,單個,淺褐色,直徑16-38(平均28.9)微米,外壁平滑,厚2.0-3.8微米。滿器或幾乎滿器。厚垣孢子未見。
紫蘇疫病
掘氏疫霉
病菌喜高溫高濕的環境,發病溫度11-37℃;最適發病溫度為22-32℃,相對濕度90%以上,最適感病生育期在采葉期。發病潛育期1-4天,病原在適宜環境下經24小時潛育即可發病。該病原除危害紫蘇外,還危害黃瓜、冬瓜、西瓜、甜瓜、絲瓜等葫蘆科作物。
(圖註:1-3.孢子囊;4-5.孢子囊內層出;6.串生的菌絲膨大體;7-8.藏卵器、卵孢子和圍生雄器)

危害症狀

紫蘇疫病主要為害葉和莖。葉片染病,發病初始在葉片邊緣處產生水漬狀斑,擴大後呈不規則形的暗綠色大斑,邊緣不明顯。潮濕時病斑發展迅速,病鄭小波編著,疫黴菌及其研究技術,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03,第27頁葉腐爛,乾燥時病斑乾枯易破裂。莖染病,多在蔓莖基部及嫩莖節部發生,發病初始產生暗綠色水漬狀斑,擴大後病斑繞莖蔓一周,病部明顯縊縮,變細軟化,造成病部以上枝葉逐漸枯萎。如植株有多處節部發病,全株很快萎蔫乾枯,但維管束不變色,不產生粉紅色霉狀物。
紫蘇疫病
紫蘇疫病

侵染循環

病菌以卵孢子厚垣孢子菌絲體隨病株殘餘組織遺留在田間越冬,也能潛伏在堆肥或種子上越冬。在環境條件適宜時,形成孢子囊,通過雨水反濺或氣流傳播至寄主植物上,從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最適宜的溫度下潛育期1天,發病後在受害的部位產生新生代孢子囊,借風雨傳播,進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

流行規律

在中國上海及長江中下游地區,紫蘇疫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5-7月。在大雨後暴晴,最易發病。年度間早春多雨或梅雨期間多雨的年份發病重。田塊間連作地,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塊發病較早較重。栽培上施用帶有病殘物的未腐熟有機肥,種植過密,通風透光差,受過凍害、肥水管理不當,澆水過多,使田間高濕的田塊發病重。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化學防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