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葳根,中藥名。為紫葳科植物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 (Thunb.)Loisel ex K.Schum.或美洲凌霄Campsis radicans (L.)Seem.的根。凌霄分布於華東、中南及河北、陝西、四川、貴州等地。美洲凌霄江蘇、上海、湖南等地有栽培。具有涼血祛風,活血通絡之功效。常用於血熱生風,身癢,風疹,腰腳不遂,痛風,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紫葳根
- 別稱:凌霄花根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管狀花目
- 科:紫葳科
- 屬:凌霄屬
- 種:凌霄、美洲凌霄
- 採收時間:全年均可
-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炮製,一、採集加工,二、炮製方法,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藥理作用,現代套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甘、辛,性寒。
歸經
歸肝、脾、腎經。
功效
涼血祛風,活血通絡。
主治
血熱生風,身癢,風疹,腰腳不遂,痛風,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1、治風腰腳不遂:紫葳根(炙、銼),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空心溫酒調下。(《聖濟總錄》紫葳散)
2、治大腸虛冷風秘:凌霄花根(去皮、洗、焙)三兩,烏藥(銼)、人參各半兩,皂莢子五十枚。上四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溫水下,一日二服。(《聖濟總錄》凌霄花根丸)
3、治痛風:凌霄花根二三錢。浸酒或以酒煎服。(《嶺南採藥錄》)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或入丸、散;或浸灑。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使用注意
孕婦禁服。
炮製
一、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洗淨,切片,曬乾。
二、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
形態特徵
1、凌霄:又名紫葳、武威、翟陵、陵居腹、鬼目、陵苕、藤蘿草、倒掛金鐘、白狗腸、上樹蜈蚣、碎骨風、五爪龍、上樹龍。落葉木質藤本,借氣根攀附於其他物上。莖黃褐色具棱狀網裂。葉對生,奇數羽狀複葉;葉軸長4-3cm;小葉柄長5-10mm,小葉7-9格,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4-6cm,寬1.5-3cm,先端尾狀漸尖,基部闊楔形,兩側不等大,邊緣有粗鋸齒,兩面無毛,小葉柄著生處有淡黃褐色束毛。花序頂生,圓錐狀,花大,直徑4-5cm;花萼鐘狀,不等5裂,裂至筒之中部,裂片披針形;花冠漏斗狀鐘形,裂片5,圓形,橘紅色,開展;雄蕊4,2長2短;子房上位,2室,基部有花盤。蒴果長如豆莢,具子房柄;2瓣裂。種子多數,扁平,有透明的翅。花期7-9月,果期8-10月。
2、美洲凌霄:本種形態上與凌霄相似,唯小葉9-11枚,橢圓形至卵狀長圓形,先端尾尖。花萼5等裂,分裂較淺,約裂至三分之一,裂片三角形,向外微卷,無凸起的縱棱;花冠為細長的漏斗形,直徑較凌霄小,橙紅色至深紅色,內有明顯的棕紅色縱紋,筒部為花萼的3倍。花期7-10月,果期11月。
生長環境
1、凌霄:生長於山谷、小河邊、疏林下,攀援於樹上、石壁上,亦有庭院栽培。分布於華東、中南及河北、陝西、四川、貴州等地。
2、美洲凌霄:江蘇、上海、湖南等地有栽培。
性狀鑑別
根呈長圓柱形,外表面黃棕色或土紅色,有縱皺紋,並可見稀疏的支根或支根痕。質堅硬,斷面纖維性,有線狀物,皮部為棕色,木部為淡黃色。
藥理作用
祛風除濕止痛作用。
現代套用
現代臨床用於治療急性胃腸炎,風濕病腰痛,半身不遂,跌打損傷和風疹等。
相關論述
1、《日華子》:“治熱風身癢,游風,風疹,瘀血,帶下。”
2、《植物名實圖考》:“能行血。”
3、《草藥新纂》:“治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