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萁(蕨類植物)

紫萁(蕨類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紫萁(學名:Osmunda japonica Thunb.)是紫萁科紫萁屬植物,植株高50-80厘米或更高。根狀莖短粗,或成短樹幹狀而稍彎。葉簇生,直立,柄長20-30厘米;葉片為三角廣卵形;羽片3-5對;小羽片5-9對。葉脈兩面明顯。葉為紙質。孢子葉(能育葉)同營養葉等高,長1.5-2厘米,沿中肋兩側背面密生孢子囊。

廣泛分布於越南、不丹、日本、朝鮮、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地)和中國;為中國暖溫帶、亞熱帶最常見的一種蕨類,北起山東(嶗山),南達台灣,東自海邊,西迄雲南、貴州、四川西部,向北至秦嶺南坡。生長於林下或溪邊酸性土上。

紫萁以嫩苗或幼葉柄上的綿毛,根莖及葉柄殘基入藥。嫩苗或幼葉柄上的綿毛:主治外傷出血。根莖及葉柄殘基主治流感,流腦,乙腦,腮腺炎,癰瘡腫毒,麻疹,水痘,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蟯蟲,絛蟲,鉤蟲等腸道寄生蟲病。孢葉嫩葉可食。鐵絲狀的鬚根為附生植物的培養劑。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根莖,孢子,栽培技術,栽植,採收,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植株高50-80厘米或更高。根狀莖短粗,或成短樹幹狀而稍彎。葉簇生,直立,柄長20-30厘米,禾稈色,幼時被密絨毛,不久脫落;葉片為三角廣卵形,長30-50厘米,寬25-40厘米,頂部一回羽狀,其下為二回羽狀;羽片3-5對,對生,長圓形,長15-25厘米,基部寬8-11厘米,基部一對稍大,有柄(柄長1-1.5厘米),斜向上,奇數羽狀;小羽片5-9對,對生或近對生,無柄,分離,長4-7厘米,寬1.5-1.8厘米,長圓形或長圓披針形,先端稍鈍或急尖,向基部稍寬,圓形,或近截形,相距1.5-2厘米,向上部稍小,頂生的同形,有柄,基部往往有1-2片的合生圓裂片,或闊披形的短裂片,邊緣有均勻的細鋸齒。葉脈兩面明顯,自中肋斜向上,二回分歧,小脈平行,達於鋸齒。葉為紙質,成長後光滑無毛,乾後為棕綠色。孢子葉(能育葉)同營養葉等高,或經常稍高,羽片和小羽片均短縮,小羽片變成線形,長1.5-2厘米,沿中肋兩側背面密生孢子囊。孢葉春夏間抽出,深棕色,成熟後枯死。

生長環境

生長於林下或溪邊酸性土上。多分布林下、山溪兩側和濕潤的溝谷中。光照強度和土壤對其生長發育影響較大。對溫度的適應性廣,溫達8℃時即可開始萌發,15℃左右時葉的生長速度最快,高於20℃時生長開始緩慢,30℃以上生長停止。對水分的要求較嚴格。喜濕潤,不耐乾旱。
紫萁紫萁

分布範圍

廣泛分布於越南、不丹、日本、朝鮮、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地)和中國;為中國暖溫帶、亞熱帶最常見的一種蕨類,北起山東(嶗山),南達台灣,東自海邊,西迄雲南、貴州、四川西部,向北至秦嶺南坡,在雲南分布於綏江、大關、文山、廣南、金平、景東、峨山、昆明、雙柏、大理、漾濞、麗江、維西、騰衝、盈江、瀘水、蘭坪、福貢和貢山。
紫萁紫萁

繁殖方法

根莖

一般多採用根莖繁殖。多用匍匐的根狀莖繁殖,在早春或晚秋到野地挖取紫萁貫眾的根狀莖,在濕沙中暫貯保濕,當年4月或10月將根莖分成若干段,每段保持1-2個芽,並保持一定量的鬚根,栽入土中,可繁殖出苗。

孢子

孢子採集:9月中下旬當紫萁貫眾的孢子葉由暗綠色轉變為黃棕色時,選取長勢健壯的植株,採取孢子葉,陰乾後碾碎,篩出孢子囊,貯存在溫度0-5℃的冰櫃內。播種前用無菌水充分沖洗,展於無菌紙上,等孢子囊乾後,自行開裂,彈出成熟的孢子。
培養基配製:用草炭土、暗棕壤、河沙,按5份、3份、2份的比例混合,拌勻,過篩製成混合土。將洗淨的粗河沙、石頭、播種容器和混合土分別用蒸汽滅菌30分鐘。
播種方法:先用瓦片蓋上播種容器的底孔,放進小石子、粗河沙,約占容器的1/3,再加混合土,用木板刮平,壓實,蓋上玻璃板待用。播種前把裝滿混合土的容器浸在水裡,使培養土充分濕潤後取出,將孢子均勻撒在培養土上,播種後再浸放在淺水裡,第二天取出,將播種容器移到溫暖、空氣濕度達到80%以上的溫室中,每天光照4小時以上,溫度控制在20℃左右,孢子3天就開始萌發,播後10天形成原葉體,71天形成孢子體。孢子體達到3-4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移盆。孢子苗具有4片葉以上、植株高達4-5厘米時進行第二次移栽。片葉以上,植株高將根系帶土的孢子苗移栽到圃地里,移栽後覆蓋塑膠棚並定期澆水。7-8月份孢子處於成熟期,選擇外觀褐色未開裂的孢子串群,剪下帶孢子的葉片放在乾淨光滑的紙袋中風乾待用。取腐熟弱酸性菜園土加河沙草皮土拌勻過篩,用蒸汽滅菌30分鐘,土壤濕度95%左右。將孢子播種於以上培養土中,不必蓋土,要嚴加遮蔭保持溫度20-25℃,30-40天后孢子形成,呈淡綠色匙形或扇形的原葉體,保持每天光照4小時,長至5毫米高時,每天噴水2次,連續一周,發育成孢子體小植株。當葉片長至5厘米生長出第三片葉片時,進行移栽,此時土壤須保持濕潤,進行遮蔭,第二年開始旺盛生長。種植一次可生長10年,每年5-6月株高25厘米時採收嫩葉,可連續採收2-3茬。如在培養基質中加入GA3、硼酸等,可使紫萁孢子培養成苗率達到50%以上。

栽培技術

栽植

仿生態栽培:紫萁對水分的要求較格,喜濕潤,不耐乾旱。雪峰山區選擇海拔800米以上,溝谷旁向陽緩坡林地、灌叢、林緣地,穴狀整地保留林木或灌木遮陰。4月中旬,選取葉片長5厘米、長出第三片葉片的小植株進行移栽,此時土壤須保持濕潤,進行遮蔭。或直接到野地挖取紫萁貫眾的根狀莖,4月或10月將根莖分成若干段,每段保持1-2個芽,並保持一定量的鬚根,栽入土中,栽後覆土,稍壓緊表土,再澆水、覆蓋地膜。出苗後揭開地膜,除草、鬆土。3年後適時採收。
大田栽培:選擇土地平整、水肥條件好、土質肥沃、滲透性好的地塊進行栽植。在秋季深耕,第年整地施入有機肥4000-5000千克/畝,翻耕整平,做成1.2畝寬的高畦,於4月份選取葉片長5厘米、長出第三片葉片的小植株按行距30厘米、溝深5厘米、株距20厘米的規格移栽至畦面,此時土壤須保持濕潤,進行遮蔭。待株高長至3-5厘米時進行澆水施肥,每畝施尿素10千克。紫萁喜陰,驟然或持續高溫,都會失水,造成熱害,故夏季必須搭遮蔭棚保持濕潤的環境。水對紫萁貫眾的栽培很重要,要看苗情,看氣溫澆水,滿足紫萁對土壤水分和空氣濕度的要求。土壤不乾不澆水,經常對葉面噴水,以清洗葉面的塵埃,保持葉面的清潔和濕度。對於光照較強的地塊,宜在畦的四周種植1-2行玉米或高粱做遮蔭物,也可採用遮光(陽)網遮蔭,以利其生長。

採收

中藥:人工栽培採集時間以第3年為宜。春、秋二季採挖,洗淨,除去鬚根,曬乾。藥材性狀本品呈棒狀,稍彎曲,長5-30厘米,直徑3-8厘米,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根狀莖下部生有黑色頗硬的細根;葉柄殘基近扁圓形,斜向上,長不及4厘米,直徑0.2-0.6厘米,暗棕色;斷面有馬蹄形維管束,常與皮部分開。質硬,不易折斷。
食用:一般在4-5月份,採集長度在20厘米左右、頂部捲曲呈圓形或耳狀、尚未展開伸直的嫩葉。過老或過嫩的葉片都達不到出口標準。較少鮮食,以乾制加工為主,也可鹽漬。這裡主要介紹乾制的方法。採收葉芽時不可損傷地下的根狀莖,採收後按大小分級,捆把上市。每15-20天採收一茬,採收後茬地晾曬1-2天,再澆水施肥,促進新莖葉生長。紫萁在採集後應及時加工,否則鮮紫萁會很快失水萎焉、老化。先將水燒開後,放入紫萁,開鍋後約4分鐘,將紫萁起水,立即用冷水冷卻至常溫晾曬,表皮的鱗毛可去掉。這種方法製成的紫萁呈紅褐色,稱為“赤乾”;水焯後的紫萁若不去毛,其乾製品呈綠色,稱為“青乾”。水焯後的紫萁必須及時攤開晾曬,在晾曬過程中要進行3-4次搓揉,使其組織受到破壞,以防曬乾後纖維木質化,還可提高發漲率。

主要價值

藥用:紫萁以嫩苗或幼葉柄上的綿毛,根莖及葉柄殘基入藥。嫩苗或幼葉柄上的綿毛:苦,微寒;止血;主治外傷出血。根莖及葉柄殘基:苦,微寒,有小毒;清熱解毒,祛瘀止血,殺蟲;主治流感,流腦,乙腦,腮腺炎,癰瘡腫毒,麻疹,水痘,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蟯蟲,絛蟲,鉤蟲等腸道寄生蟲病。
食用及營養:其莖葉鮮嫩,味美爽口,營養豐富,是一種名貴的山珍野味。據分析,每100克紫萁鮮葉含蛋白質3.1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4.3克、纖維3.8克,還含有維生素B2、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乾品種含有鉀、鈣、鎂、磷、鐵、錳、鋅和銅等多種元素。
經濟:鐵絲狀的鬚根為附生植物的培養劑。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