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崖豆藤,藤本。莖細柔,紅褐色,圓柱形,密布細小皮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紫花崖豆藤
- 學名:Millettia kiangsiensis Z. Wei f. purpurea Z.H.Cheng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科:豆科
- 屬:崖豆藤屬
- 分布區域:浙江
基本信息,物種簡介,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紫花崖豆藤
種拉丁名:Millettia kiangsiensis Z. Wei f. purpurea Z.H.Cheng
科中文名:豆科
科拉丁名:Leguminosae
屬中文名:崖豆藤屬
屬拉丁名:Millettia
國內分布:浙
命名來源:(植物分類學報)[]
中國植物志:40:168
種拉丁名:Millettia kiangsiensis Z. Wei f. purpurea Z.H.Cheng
科中文名:豆科
科拉丁名:Leguminosae
屬中文名:崖豆藤屬
屬拉丁名:Millettia
國內分布:浙
命名來源:(植物分類學報)[]
中國植物志:40:168
物種簡介
紫花崖豆藤(變型)
f. purpurea Z. H. Cheng in Journ. Zhej. For. Coll. 4: 70. 1987.
本變型花紫色與原變型不同。
產浙江。模式標本采自桐廬。
江西崖豆藤(原變型)
f. kiangsiensis
羽狀複葉長6-18厘米;葉柄長2-3厘米,無毛,葉軸上面有狹溝;托葉絲狀細尖,長約4毫米,基部幾無明顯的距狀突起;小葉3-4對,間隔1-2厘米,紙質,卵形,長(1.5-) 3-5 (-6)厘米,寬1-2.5厘米,先端銳尖,基部圓形,兩面均無毛,上面深綠色,下淺綠色,乾後變暗,側脈4-6對,近葉緣環結,細脈不明顯,平坦而粗糙;小葉柄長約2毫米,無毛;小托葉針刺狀,長約1毫米。總狀花序腋生,長8-12厘米,等長於複葉,花序軸被微毛;花單生;苞片和小苞片均卵狀披針形,長約1毫米,花長1.2-1.5厘米;花梗長2-3毫米;花萼鐘狀,長約4毫米,寬約4毫米,無毛,萼齒三角形,短於萼筒,邊緣有毛;花冠白色,先端紅色,旗瓣無毛,長圓形,長1.4厘米,寬約10毫米,先端鈍圓,基部漸狹,幾無瓣柄,無胼胝體,翼瓣和龍骨瓣直,長圓形,先端斜尖,基部均具1耳,雄蕊二體,對旗瓣的1枚離生;花盤筒狀;子房線形,無毛,基部具柄,花柱甚短,上彎,胚珠多數。莢果直,線形,長約10厘米,寬約1.2厘米,扁平,頂端具短鉤狀喙,基部有長約3毫米短頸,具皺脈紋,有種子5-9粒;種子凸鏡形。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產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臨湘)。生於山地曠野和向陽的灌叢中,海拔200-600米。模式標本采自江西武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