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紫竹院湖
- 地理位置:北京市紫竹院公園內
- 面積:0.12 km
- 所屬水系:海河流域北運河支流通惠河
形成變遷,位置境域,水系構成,湖區治理,園林建設,
形成變遷
紫竹院湖,初為天然湖泊,湖底有泉,積水成泊,是古高梁河(後開拓為南長河)的發源地之一。三國時,開車箱渠,引永定河水流經此地,水量大增。金代在上游開挖河道,以增加水源。元代,在南長河廣源閘東側,元代水利專家郭守敬為解決北京用水,在上游修築人工河(南長河),蓄引白浮泉和玉泉水在此,從而形成通惠河漕運的上游調蓄湖泊。南長河是元代修建的通惠河的上遊河道,廣湖閘則是通惠河上游的第一道閘。後來車箱渠水斷流,高梁河道變窄,湖水自然縮水。金代以後,導引西山泉水流經此地,又使該湖水量增加。元明清三代的皇帝多次乘龍舟沿南長河到西湖、玉泉山瀏覽,因廣源閘段水位落差較大,船隻難於直航,該湖便被闢為藏龍舟的別港,成了皇帝換船之所。
明萬曆初年,太監馮保在湖東岸建有雙林寺,雙林是馮的別字。位於紫竹院湖西北,南長河南岸,明代建有紫竹院,是萬壽寺之下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在此建設公園,根據該寺院名稱,定名紫竹院湖及紫竹院公園。
位置境域
紫竹院湖,位於南長河廣源閘下游右岸紫竹院公園內。清代及以前面積較大,具體面積無考,清代以後因湖泊逐漸淤墊,遂被墾為稻田。水域面積逐漸縮小,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只有北部一小面積水區,是泉水的湧出地帶。1953年廢田還湖,通過疏浚,始有12萬平方米水面面積。
水系構成
高梁河,又名高梁水。水有二源,首見於《水經注》:“水出薊城西北平地,泉流東注,徑燕王陵北,又東徑薊城北,又東南流。”即把一部分灅水(今永定河水)從梁山(今石景山區金頂山)南,引入高梁河為上源。兩水在白石橋附近匯合,又東流至德勝門一帶分兩支,一支向南過“三海”、天安門、天壇,再東南流。另一支沿今北護城河向東,經壩河至通州入溫榆河。金、元以後高梁河上源被南長河所代替,僅從紫竹院東流至高梁橋一段仍保留高梁河名稱。
車箱渠,北京地區最早的灌溉工程,因所鑿河道成矩形斷面,形似古代國箱故名。三國魏嘉平二年(250),征北將軍劉靖鎮守薊城,派遣丁鴻率軍士千人,在永定河修戾陵遏,開車箱渠,引水經高粱河,開展灌溉,每年可灌溉農田2000畝。景元三年(262)樊晨奉詔,改造戾陵遏,更制水門,延伸高粱河水道,擴展了灌溉面積。“水流乘車箱渠,自薊西北徑昌平,東盡漁陽潞縣,凡所潤含四五百里,所灌田萬餘頃”。晉元康五年(295),洪水暴發,戾陵遏被毀。劉弘(劉靖之子)派將士2000人進行修復。北魏正光二年(521),幽州刺使裴延俊派盧文偉又進行修復。唐末五代戰亂後,失修,車箱渠淤塞殆盡
永定河引水渠,自三家店攔河閘上游左岸,經模式口、十王墳與南旱河故道相接,在五孔橋附近分為兩支。一支向南,經羅道莊入玉淵潭;另一支則經雙紫支渠入紫竹院湖。永定河引水渠道的建成,在歷史上第一次成功地開發了永定河水源。它不僅成為流經玉淵潭的主要河渠,而且為首都城市河湖供水及工農業用水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南長河,又名玉河,起點為昆明湖出水口的繡漪閘。南流至麥莊橋,折向東南。河上建有廣源閘、白石橋、高粱橋等閘橋。終點為北護城河的三岔口。全長10.8公里。它不是一條天然河道,中間有海淀台地相隔。金代建都北京後,經人工把台地挖通,形成以西山泉流為主要水源的河道。後經元代擴大和完善成為通惠河上游上游水源。以後它一直是北京城供水的主要水道,堪稱為北京城的生命線,也是元明清帝王乘龍舟自京城去西湖(昆明湖)瀏覽的御用水道。1965年京密引水渠借用其繡漪橋至長春橋3.1公里河道。南長河起點改在京密引水渠長河閘。
南長河長河的南段,北起昆明湖的繡綺閘,南至北護城河的三岔口,系古代通惠河漕運水源河道。全長10.8 公里,上口寬約25米。1966年開挖京密引水渠時,使用了南長河從繡綺閘至長春橋的河道。在長春橋處建8米寬長河分水閘,向長河下段分水20立方米/秒。南長河起點遂改為長河閘,現河道長5.5公里。
雙紫支渠,是1956年永定河引水工程興建中的引水渠道,自雙槐樹起,自西向東至紫竹院,開闢了紫竹院湖的第二水源。
湖區治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1953年3月,北京市衛生工程局組織施工所,改造紫竹院,廢田還湖,建進水渠和退水渠,設進、退水閘各一座,使湖水與南長河相連;同時疏浚整個湖底,將湖底標高挖至46.35米,把挖出的14萬立方米棄土堆成幾處土山;湖東留有小島,建環湖路,環湖路與小島間有三座小橋相連。同年8月完工,並在當日舉行放水儀式。
2011年,為減少湖水下滲,是為降低公園水資源的運營和維護成本,紫竹院公園進行湖底減滲工程,將在大湖東部湖底鋪設2萬餘平米的黏土層。
園林建設
紫竹院湖周邊園林建設,始於明代。當時在湖北岸修萬壽寺下院紫竹院。清乾隆年間,在蘇州街南品建一座蘇州建築形式的酒樓,取名杏花樓,又挖河堆阜,將對岸形成一處天然河港,並在東西河口大片河灘上,依照蘇州的江南水鄉意境,在南岸疊青雲片石高低起伏的群賂。河邊遍植蘆葦,取名“小蘇州蘆花渡”。還將南岸明代所修萬壽寺下院,更名為“紫竹禪院”。該處湖泊也因廟宇而得名。另在院之西建行宮,作為乾隆陪同母后去萬壽寺和乘船瀏覽清漪園的中途休息之所。行宮規制不甚大,宮門三楹,全盛時,門上懸掛橫額一方,上書“福蔭紫竹院”五個大字,相會為乾隆御筆,光緒處間重修。歷史上的紫竹院,因其境“遠山近水,塔影橋衍,荷塘鳥語,夾岸高柳”而成為京城人士踏青尋春的好去處。
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紫竹院古廟、行宮等均遭洗劫。辛亥革命後,由於政權更替和連年戰爭,上述景觀基本荒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公園進行了全面整修。1952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決定將此地廢田還湖,開闢為公園。1952年開始,在原“紫竹院”廟產占地基礎上擴大興建,在被填多年的舊湖址上,開挖3個大小不同的湖泊,挖出的湖泥堆成兩個湖心島和一河一渠。島和湖岸之間,有5座木橋相通,沿岸修了環湖路,種樹栽花,建涼亭和碼頭。1953年3月到7月完成了挖湖堆山、修閘工程。1954年完成公園綠化和公共設施建設,開始對外開放,因“福蔭紫竹院”廟宇而定名紫竹院公園。1958年再次疏挖湖底,放養魚苗,又全國各地引種了大量竹子,在湖心的中山島上建攬翠亭,在湖西北明月島上,建雙層水榭,九曲橋等。此後,公園又開闢了第二水源——雙紫支渠。再度深挖紫竹湖,並逐步興建新景觀。1987年南長河北岸的“荺石苑”景區建成,始成紫竹院公園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