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溪龍跡傳

紫溪龍跡傳

《紫溪龍跡傳》簡稱《紫溪傳》, 是陸良縣民間輾轉傳抄流行的章回體通俗小說,它是曲靖地區現今唯一可尋的一部“本地人寫本地事”的古代文學作品,敘述了陸良古昔的自然山川,景物習俗,以及能工巧匠畢全五鼓鑄大覺寺、古城龍鳳家廟(報恩寺)的大鐘,義民閻芳出資修建閻芳橋的勞動場面,響水壩的峭壁“神字”等對陸良風景的一個概括性描述,三山四水八大景致。

分別為,三山:龍海山終南山、牛頭山;四水,上源響水、下流疊水、板橋蠹水、石牆轉水;八景:龍海睛嵐,大覺曉鐘,舊城煙柳,湘浦漁燈,魯昌禁蛙,蘆溝夜月,孤山樵唱,石壩夕陽。附近山麓昔日糜鹿甚多等等掌故軼事。此書在陸良縣影響甚大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紫溪龍跡傳
  • 作品別名:紫溪傳
  • 作者:汪延柏
  • 創作年代:明末清初
  • 作品出處:紫溪傳
  • 文學體裁:章回體長篇神話小說
內容梗概,作者簡介,

內容梗概

《紫溪傳》全名《紫溪龍跡傳》,全書共8卷,25章回,約13萬字。敘述明洪武年間元朝後裔梁王不願歸順明朝,在雲南負隅頑抗,還殺了朱元璋派來招降的大臣,朱元漳遂派大軍征剿。明軍從黔人滇,在曲靖白石江擊敗元軍十餘萬主力(梁王聞訊,慌忙逃離昆明,最後被逼至滇池舉家跳水自盡)。明軍乘勝進擊,由征南大將軍傅友德親率一路兵馬直搗烏撒(今昭通),分遣另一路兵馬由副帥沐英、藍玉率領進逼昆明。沐英繞道陸涼(今陸良)生擒元順帝分封在陸涼采邑的“雲南王”末代王子貼木爾。貼木爾怕死,向休英敬獻珠寶,休英受賄,向朝廷表奏免去貼木爾死罪並封為陸涼土知州,賜姓為龍,世襲此職。這是明王朝以夷制夷的策略,也是該書選取的歷史背景。小說便是從貼木爾死後,其子龍鳳襲職開始寫起的
龍鳳死後,其子龍海襲職(龍鳳無嗣,龍海是其妄海氏與白玉龍所生)。按當時慣例,新任知州要進京覲見皇帝,龍海來到京城。逗留期間,京城大興縣令陳籌前來結識籠絡龍海,但龍海在回拜時輕慢了陳籌,因此結下了芥蒂。龍海回歸途中,欣逢鎮海龍王遣來的一干人馬,內里三位絕色女子中有一位是鎮海龍王的三女兒,受龍海之父白玉龍的聘約前來與龍海婚配。龍女帶來了海中珍寶做妝奩,龍海家業一時豪富無比。不料禍事遂生,陳籌自從受了龍海的輕慢,耿耿於懷發誓要報復,設法鑽營到雲南當上按察使(省級監察長官),欲尋機雪恨。陳籌先派人到陸涼察訪龍海劣跡,適逢龍海的姑表兄弟阿資因龍海奪娶了他的心上人真真和如如為妾一直懷恨在心欲加報復。阿資找到來人密告龍海家中藏有許多罕世珍寶,有辱皇宮。陳籌獲此情報即刻上奏,皇帝降旨,命龍海詣闕獻寶。陳籌遂派人前來逮捉龍駒寶馬,進一步向沐國公(沐英之子,此時沐英已死)進饞言;要龍海進省潔責。龍海在省城受盡屈侮,大罵陳籌,卻又被陳的下人聽見跑去告密,陳遂賄賂沐國公對龍海施以重刑,龍海受杖責頓時身亡。龍海夫人得到噩耗,急遣子赴省,用還魂神草救活龍海,龍海還陽後在棺蓋上題反詩,陳籌得知又奏朝廷分派大軍征剿,陳籌隨軍指揮,幾次作戰都被龍海夫人施法術打敗。後來陳籌勾結阿資裡應外合,才攻破龍海府衙。龍海夫婦及一家18口被騰空救走,來到紫溪池與修煉成龍的父母團圓。從此皆成龍身興雲布雨,享受沿江近山一帶百姓傳祭祀。至於陳籌等人後皆遭報復,死於冰雹雪磚之下。

作者簡介

成書者汪延柏(生年不詳)是一個人泮後屢試不第的秀才,喜詩文繪畫,滿腹經綸。中年時曾遊歷過中原名山大川,在科舉無望的情況下開始潛心著述以平緩其落魄功名的心態。《紫溪傳》成書後,使之成為鄉邑名士,但他生前無官無職形如布衣,在陸良縣城郊平靜地度過了一生,史書中無記載。
重訂編次作者育庵山人,真名李育坤,是乾隆乙卯年(1795)舉人。其父李莖系歲貢,父子二人《陸良縣誌》均立傳,稱“門牆桃李濟濟,庫序有聲。”鄉黨曾贈“學滿津梁”匾額懸於李氏祠堂,李家可謂書香門第,家業殷富 重錄作者李煥東、李小東、郭相臣等人史料均無記載,但同屬讀書人。從抄本中遺留墨跡、批註等推斷,三位重錄者生活的年代又稍晚於汪、李(育坤)兩人。再從該書回目前的作者排序及語氣稱謂中可以看出:三李及郭對汪延柏較為推崇。汪延柏年歲長於四人,品學甚優。
該書所選定的歷史背景複雜,但基本與當時的歷史發展脈絡吻合,敘述描寫的地方官制、少數民族習俗、風土人情有一定的史料公值。成書者選定這段被神話了的史實加以渲染,尤其將結局以大團圓的形式展示於後人,宣洩了作者盼望美好的願望,但同時流露作者追逐功利的才子佳人思想。迎合了大多數讀書人的心理,書中抑揚有節、褒貶分明、宣揚因果報應,精華糟粕相混,說明作者的見識和著眼點受到時代局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