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宛

紫宛

紫宛(學名:紫菀,拉丁學名:Aster tataricus L. f.)為菊科紫菀屬多年生草本,根狀莖斜升。莖直立,高40-50厘米,粗壯,基部有纖維狀枯葉殘片且常有不定根,有棱及溝,被疏粗毛,有疏生的葉。頭狀花序多數,徑2.5-4.5厘米,在莖和枝端排列成復傘房狀。花期7-9月;果期8-10月。分布於我國東北,內蒙古、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生於低山陰坡濕地、山頂和低山草地及沼澤地,海拔400-200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紫菀
  • 拉丁學名:Aster tataricus L. f.
  • 別稱:紫宛
  • 二名法:Aster tataricu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紫菀族 Trib. Astereae
  • :紫菀屬 Aster
  • :紫菀
  • 分布區域:我國東北,內蒙古、山西、河北、河南等地
  • :紫菀組 Sect. Aster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本種特點,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斜升。莖直立,高40-50厘米,粗壯,基部有纖維狀枯葉殘片且常有不定根,有棱及溝,被疏粗毛,有疏生的葉。基部葉在花期枯落,長圓狀或橢圓狀匙形,下半部漸狹成長柄,連柄長20-50厘米,寬3-13厘米,頂端尖或漸尖,邊緣有具小尖頭的圓齒或淺齒。下部葉匙狀長圓形,常較小,下部漸狹或急狹成具寬翅的柄,漸尖,邊緣除頂部外有密鋸齒;中部葉長圓形或長圓披針形,無柄,全緣或有淺齒,上部葉狹小;全部葉厚紙質,上面被短糙毛,下面被稍疏的但沿脈被較密的短粗毛;中脈粗壯,與5-10對側. 脈在下面突起,網脈明顯。頭狀花序多數,徑2.5-4.5厘米,在莖和枝端排列成復傘房狀;花序梗長,有線形苞葉。總苞半球形,長7-9毫米,徑10-25毫米;總苞片3層,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頂端尖或圓形,外層長3-4毫米,寬1毫米,全部或上部草質,被密短毛,內層長達8毫米,寬達1.5毫米,邊緣寬膜質且帶紫紅色,有草質中脈。舌狀花約20餘個;管部長3毫米,舌片藍紫色,長15-17毫米,寬2.5-3.5毫米,有4至多脈;管狀花長6-7毫米且稍有毛,裂片長1.5毫米;花柱附片披針形,長0.5毫米。瘦果倒卵狀長圓形,紫褐色,長2.5-3毫米,兩面各有1或少有3脈,上部被疏粗毛。冠毛污白色或帶紅色,長6毫米,有多數不等長的糙毛。花期7-9月;果期8-10月。

分布範圍

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部及南部、山西、河北、河南西部(盧氏)、陝西及甘肅南部(臨洮、成縣等)。生於低山陰坡濕地、山頂和低山草地及沼澤地,海拔400-2000米。也分布於朝鮮、日本及蘇聯西伯利亞東部。

主要價值

此種另有一栽培類型 (var. petersianus Hort. ex Bailey) 原產地在我國,供觀賞用。本種系紫菀正品,根藥用主治慢性氣管炎,止咳,化痰。

本種特點

此種曾被分為一些變種:1. 植株較小,葉較狹;總苞片較狹,頂端漸尖,外層草質,內層邊緣狹膜質,稀頂端稍紫色;舌片淺藍紫色 (var. minor Makino, var. nakaii Kitam.),分布於東北、內蒙古、華北及西北等地;也產於朝鮮;有時頭狀花序徑2.5厘米,舌片長僅1厘米,產於河北及甘肅;2. 植株較大,下部及基部葉寬大,被密糙毛;花序多分枝;總苞片長8-9毫米,頂端鈍或圓形,紫色;舌片白色而較長 (var. robustus Nakai, ssp. decompositus Novopokr., in sched.),產於河北、山西等地。但這些變種之間有中間類型存在,不容易區別。3. 又據前人記載,另有一花期較早的類型,總苞片狹較而草質,舌片較寬大(長15-20毫米,寬3-4毫米),瘦果稍有毛 (var. vernalis Nakai),產於遼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