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冠吸蜜鸚鵡

紫冠吸蜜鸚鵡

紫冠吸蜜鸚鵡(學名:Glossopsitta porphyrocephala)羽色鮮艷,主要以花粉、花蜜與果實為食物,鳥喙比一般鸚鵡的長、更特別的是細長的舌頭上有刷狀的毛,稱為刷狀舌,方便該鸚鵡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體內部的構造也很特別,它們的體內有一種特別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於該吸蜜鸚鵡沒有消化穀物飼料的必要,它們的沙囊處理硬食物的能力較其他鸚鵡弱了許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紫冠吸蜜鸚鵡
  • 拉丁學名:Glossopsitta porphyrocephala
  • 別稱:紫頂鸚鵡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鸚形目
  • 鸚鵡科
  • 亞科吸蜜鸚鵡亞科
  • :吸蜜鸚鵡族
  • :Glossopsitta屬
  • :紫冠吸蜜鸚鵡
  • 分布區域: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 命名者及年代:Dietrichsen, 1837
  • 英文名稱:Purple-crowned Lorikeet
  • 保護狀況IUCN無危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紫冠吸蜜鸚鵡(圖2)紫冠吸蜜鸚鵡(圖2)
紫冠吸蜜鸚鵡身長15公分,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頭部和大腿為黃綠色;眼睛和鳥喙之間橘紅色;額頭和耳羽為橙色;頭頂紫色;喉嚨、臉頰前方、胸部和腹部為淺藍色;頸部和背部上方為古銅棕色,並帶有淺綠色;翅膀內側覆羽紅色,翅膀彎曲的地方為藍色,主要飛行羽帶有非常細窄的黃色滾邊;尾巴內側橄欖黃色,側面的羽毛底色帶有橘紅;鳥喙黑色,虹膜棕色。幼鳥的鳥喙為黑棕色,頭頂的紫色面積很小,有些幼鳥甚至沒有紫色的羽毛,虹膜深色。

生活習性

紫冠吸蜜鸚鵡主要棲息於澳洲乾燥的小桉樹叢、也棲息於各種型態充滿盛開花朵的林地和灌木叢區,有時候開闊的平原、沿海灌木林、桉樹森林或是孤立的樹叢區也見的到它們的蹤影;有時候甚至會前往城鎮或是花園中活動。它們平時大多成對活動,或是組成4到12隻左右的小群體,在花朵盛開的樹上會聚集比較龐大的數量;時常和同屬中的紅耳綠吸蜜鸚鵡(Musk Lorikeet)一起集結活動;在繁殖季節會過著四處遊蕩的生活,偏好在樹頂活動,隱身於濃密林區的時候相當難以察覺;在比較低矮的灌木叢或是樹林間覓食的時候,則可以悄悄接近它們。平時它們偏好棲息於高大濃密的樹木林區休憩,通常都離覓食的地點有一段很遠的距離。如果被驚擾會尖叫著整群飛起,在空中盤旋幾圈後,再降落在同一棵或是鄰近的樹上。飛行的時候會伴隨尖銳刺耳的鳴叫,但是覓食的時候則僅會發出相當輕柔的咕噥聲。
紫冠吸蜜鸚鵡(圖3)紫冠吸蜜鸚鵡(圖3)
主要以花粉、花蜜、當地種植和引進的水果、花朵(偏好桉樹屬植物)、漿果、昆蟲以及其幼蟲等為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澳洲西南和東南部、袋鼠島
紫冠吸蜜鸚鵡(分布圖)紫冠吸蜜鸚鵡(分布圖)

繁殖方式

在野外它們主要的繁殖季為8月到12月,會將巢築在距離水源很近的空心桉樹洞內,人工豢養的紫冠吸蜜鸚鵡僅在澳洲當地有過成功的紀錄。它們一次會產下3到4枚卵,在吸蜜鸚鵡中算是相當多產的種類。孵化期22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需45到60天。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紫冠吸蜜鸚鵡(圖5)紫冠吸蜜鸚鵡(圖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