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丱子

紫丱子

本品呈扁平的腎形、卵形、類三角形,長2~4cm,寬1.5~3cm,厚約2mm,表面暗紅褐色,有光澤,具脈紋及皺紋或略平坦。有的殘存棕色膜狀的內果皮,無光澤,偶有翼狀膜附於種子外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紫丱子
  • 外文名:SEMEN BUTEAE MONOSPERMAE
  • 拼音名:Zikuangzi
  • 藏藥名:麻如子
書頁號:C1-107
標準編號:WS3-BC-0106-95 本品為豆科植物紫{鉚}Butea monosperma(Lan.)Kuntze的乾燥成熟種子。夏季莢果成熟時採收,打下種子,除淨雜質,曬乾。
【性狀】 種臍明顯常凹入,位於種子略凹或平截一邊之中部或略偏,其內側胚芽部位稍厚,有時可見種柄長寬各約2mm。質堅脆,易折斷,斷面淡黃白色,角質狀,油性,種皮薄,有小片剝落,外層灰褐色,內層淡黃棕色;子葉扁平,大型,葉狀,淡黃白色。氣微,略具豆腥味。
【鑑別】 (1)本品粉末淡黃色,薄壁細胞中有油滴。草酸鈣棱晶長37~48μm,寬11~22μm,尚有柱晶、簇晶。外種皮組織碎塊,表面觀多角形,側面觀長方形,細胞外壁略增厚。偶見內果皮組織碎塊,表面觀細胞多邊形,有橢圓形分泌腔及棕色分泌物。 (2)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上回流20分鐘,放冷,濾過。取濾液2ml,置試管中,加入7%鹽酸羥胺乙醇液3滴,10%氫氧化鉀乙醇液6~7滴,於水浴中微沸,冷卻,用稀鹽酸調至溶液pH值3~4,加入1%三氯化鐵乙醇液1~2滴,溶液顯淡紫紅色。
【炮製】 除淨雜質。
【性味】 苦、甘,溫。
【功能與主治】 驅蟲,乾黃水,止騷癢。用於蟲病,黃水病,皮膚騷癢。
【用法與用量】 研粉吞服或配方用。0.5~1.5g。
【貯藏】 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