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羅竿

索羅竿

清末曾在東北任職的劉兆禔所作《吉林紀事詩》中,有這樣一首:“植立庭前木一根,祭天祀祖百神存。禳祈禍福憑義勇,切肉同餐俎上豚。”詩中所詠即舊時東北滿族宅院中所立的“索羅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索羅竿
  • 別名:神竿
  • 出自:滿族民間傳說
  • 祭祀用途:祭天還願時使用
基本介紹,索羅竿的來歷,索羅竿的祭祀用途,

基本介紹

索羅竿民間稱“神竿”,其形式有幾種。比較“標準”的如現存瀋陽故宮清寧宮門前所立者,選用碗口粗細、一丈多長的筆直樹幹,去掉枝權和樹皮,並把頂端砍削成漸尖的開狀,套上一隻空底的錫碗,使之卡在距竿頂一尺多的地方,下面立在高約二尺的石座上。這根做竿子的“神木”,必須由本家主人親自從山林中砍來,否則就是心不誠,竿子也不會有“靈氣”。比較簡單的“神竿”,則可用樹枝、秸稈臨時綑紮製成。樹竿子的地點,一般在宅院東南方正對屋門的位置,比較寬敞的庭院索羅竿位於院心的磚砌或木製影壁之前,因竿子較高,人們從院年就可以看到,也成為滿族人家的標誌。

索羅竿的來歷

滿族民間傳說,它是老罕王努爾哈赤年輕時上山采參用的“索拔棍”;而民間在竿座下放的三塊“神石”,則是老罕王采參打獵時燒飯用的“支鍋石”。總之,人們把“神竿”和他們的英雄努爾哈赤聯繫在一起。其實這只是傳說而已。立竿祭天是源於滿族原始社會的古老風俗,早在努爾哈赤誕生前幾百年就已經存在了。

索羅竿的祭祀用途

索羅竿在滿族家祭中祭天還願時使用。這種祭典民間多在秋季舉行,也有春秋各一次的。主要用意是祈禱和酬謝天神(滿語稱“阿布凱恩都哩”)的賜福和保佑。祭祀時以家族為單位在立有神竿的院子裡舉行(婦女在室內),照例要殺豬獻牲,並由主祭的“薩滿”在竿前念誦祭詞,眾人向竿磕頭。通常每次大祭都要更換新的索羅竿或重新立竿,並用竿尖蘸豬血,把豬的喉骨套在竿尖上,還要在竿頂的錫碗裡放豬內臟等碎肉,如用樹枝和秸稈作竿,則把肉捆縛在竿上。這些肉都是用來飼餵烏鴉的,因為在民間傳說中烏鴉是曾經救過老罕王的神鳥。
每逢這種祭天大典,操辦得都非常隆重,許多家族還有薩滿跳神儀式,參加的族人要分食祭肉和用小米加肉末做成的“小肉飯”(俗稱“達子粥”)。村裡的異姓人甚至路過的陌生人,只要在索羅竿前磕個頭,就可以進院吃肉,吃得越多主人家越高興,而且臨走時不許向主人道謝,只向竿子叩頭即可。因為從觀念上講,這些肉和飯是“天神”所賜,應該謝神才對,表達了滿族傳統的信仰和淳樸的風俗。
由於索羅竿是滿族宅院中的“聖物”,平時人們對它也很崇敬,不得往竿座前扔倒污水污物,不得踩、坐或用腳踢踹竿座,也不能在神竿下口出污言穢語,否則便認為會被“天神”知道,遭受責罰。這一具有濃厚宗教色彩的標誌物,也成為東北滿族傳統民居的一大特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