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家祭

滿族家祭

滿族東北地區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除與其他民族共俗的春節、元宵節、五月節、中秋節等歲時節令外,他們還有本民族的傳統習俗。民間的家祭,就是其各家族的“節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滿族家祭
  • 民族:滿族
  • 產生:原始社會
  • 性質:名詞
祭祀產生,春秋大祭,家祭步驟,民族特色,所祀之神,儀式方式,

祭祀產生

這種家祭產生於原始社會,本是以有共同血緣關係的同姓氏族為單位舉行。清朝以後,滿族人口遷居各地,便以居住在同一地區的分支家族為單位。最初的滿族家祭各家族曾擁有不同的神靈體系,清朝統一女真各部之後,統治者為削弱各家族的自我獨立意識而先後於天聰、康熙、乾隆三朝頒布詔令禁止滿蒙八旗各家族再行私祭,一律採用官方頒布的祭祀規程。從此形成了滿族家祭的基本格式。滿族家祭作為最一項重要的家族活動與民俗活動。從清代至20世紀三四十年代,滿族民間的家祭始終沒有間斷,成為東北地區比較常見的少數民族風俗活動之一。 今天這種大型的家族祭祀已經很少了,2007年吉林與黑龍江兩省先後將起滿族家祭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搶救滿族家祭文化迫在眉睫。

春秋大祭

家祭一般安排在春耕之前或秋收之後舉行,所以俗稱為“春秋大祭”。每次通常要連續舉辦三天。地點是在族長或輩份、威望較高且有一定經濟實力的族人家中,其同族近支家庭,除孕婦和患有嚴重疾病的人外都前往參加。家祭的前一兩天,要由婦女們準備好供品,主要是用黃米麵蒸製的糕餅和自製的清酒,男人們則預備祭祀所用的器具。

家祭步驟

家祭的第一天是祭神,分為朝祭和夕祭兩個步驟。朝祭的神位設在正室西牆上的祖宗板(類似於神龕,也稱神板,滿語稱:窩車庫【weceku】),要在神龕的木架(俗稱揚手架)上掛黃布(緞)幔簾,西炕上設供桌。供桌通常分兩層,上層擺放糕、餅、鮮花、蠟燭等。下層橫排擺放用托盤乘放的饅頭,每盤內饅頭均為五個乘放方法也是相同的,下面三個平鋪為三角花狀,上邊兩個則重疊放置最上的饅頭頂部點有七個紅點,而托盤的數量則因各家族的祭祀習慣不同數量各異。饅頭托盤前部供奉用酒杯或酒盅乘放的祭酒,酒杯數量也因各家族習慣不同或為三杯或為五杯,但基本均遵循單數原則。祭酒旁邊擺放長方形香碟,碟內燃“達子香”(一種用年息花製成的香末【niyanci hiyan】)。主祭者是本家族的“薩滿”(或稱查瑪【saman】),無薩滿者則由族長(滿語稱:穆昆大【mukvn da】)擔任。其儀式大體是由主祭者用滿語念祭詞、上香、設供、奠酒,眾人按男女長幼順序隨之向神位跪拜。如是薩滿主祭,還有唱神歌、擊鼓、跳神等一系列儀式。

民族特色

祭祀中的獻性過程是最先進行的,很有民族特色。按制這種大祭必須殺豬祭神,應是用本家飼養、毛色純黑無疾病的去勢公豬,滿語稱這種專門用於祭祀的豬為“爭”。向神獻牲時,將豬腿捆縛放在西炕前的供案上,由主祭者用燒熱的白酒灌入豬耳,如豬嘶叫搖頭,則表示祖先神靈已經同意接受這次祭祀,這個儀式被稱為“領牲”。此時參加祭典的族人都會非常高興,否則不僅要繼續灌酒,而且大家都要跪下來乞求神靈接受祭祀(如果多次灌酒後仍無結果則該祭祀宣告失敗,族人們只能簡單擺祭禱告一下然厚結素,薩滿們也不進行跳神儀式)。當然,這種“不領牲”的現象是很少的。“領牲”後將由家族內專門擔任祭祀庖廚的被稱為“鍋頭”上前當眾宰殺供豬,薩滿則在一旁擊鼓高唱領牲神歌,場面激昂隆重。宰殺後供豬由鍋頭抬回廚房退淨皮毛,按部位分解成若干大塊,放到大鍋里煮至七、八分熟,撈出放回供案上復願成豬型,俗稱“擺件”,由主祭者切幾片肉連同豬頭豬尾一起放在供桌前給神靈享用,眾人跪拜。然後再把肉切成三四寸見方的塊下鍋煮熟,用木盤端上,參加祭典者用自帶的解食刀片肉而食,而且不得蘸佐料,稱為“吃福肉”,體現出狩獵民族的遺風。

所祀之神

白天的祭祀稱為朝祭,所祀之神按照通常說法,有:阿弗喀恩都里(天神),那恩都里(地神),老罕王(即清太祖努爾哈赤),以及本家族的歷代祖先神。但各家族所祭並不完全一致,有的家族在祭祀祖先神過程中附有各路“曼尼”(即鬼或精靈),有的家族則不祭祀老罕王,愛新覺羅家族在祭祀時除祖努爾哈赤外還包括更早的幾代祖先,以及恩庫倫,索庫倫,佛庫倫(即白山三仙女)等。通常朝祭時擺放香碟的數目與所供天神、地神是相同的。
晚上的祭祀稱夕祭,神位是在正室的西北角(或北牆),所供者都是傳統的部落神和祖先神。其中專有一項“背燈祭”,舉行儀式時要將室內燈燭熄滅。按民間說法是祭“萬曆媽媽”,傳說她因救老罕王(努爾哈赤)而被殺,死時沒有穿衣服,所以熄燈以免其害羞。祭祀萬曆媽媽時薩滿要專門為這位女神用羊皮製作一雙一寸多長的小鞋,滿語稱“勿剌”,傳說萬曆媽媽死後靈魂常年奔走在長白山的林海中必須年年都換新鞋,薩滿把做好的小勿剌掛在西北角牆上專供萬曆媽媽穿用。家祭第二日是祭天,在宅院內“索羅竿”前舉行(婦女在室內),民間也稱之為“還願”。“索羅竿”是一根高約數米的木竿,頂部插有一個方形或圓形錫斗。專門用於供奉“尕哈赫赫”(烏鴉神)與“薩克薩哈赫赫”(喜鵲神)的,在祭祀時竿頂錫斗中放有生肉供神鳥們來吃,竿下放有一個小供桌,桌上同樣擺有糕、餅、祭酒、香碗等。

儀式方式

第三天的儀式稱為“換索”。祭祀時族長要在院內插柳樹枝。並把“祖宗匣”里的“子孫繩”牽出,一頭繫於窩車庫(祖宗板)上,另一頭則要牽出西屋穿過正堂一直拴在院內的柳枝上,如院中無柳樹則繫於東屋的東南角上。相傳這時主管生育與健康的女神“福豆媽媽”就會符於子孫繩上。子孫繩是在滿族先民在還沒有文字的時代節繩記事的風俗遺存,繩上以不同色采布條標記出本家族歷史上的各類大事,同時以節扣或掛小弓箭的方式標記本家族內子孫的出生繁衍。祭祀子孫繩即意在希望本家族像生命力旺盛的柳樹一樣枝繁葉茂。在對祖宗板燒香磕頭後,把家裡兒童項上和腕上帶的舊“索”(用五色線擰成的細繩圈,也稱“鎖”)摘下,再把掛在柳枝上的新“索”為其帶上,以求祖先神靈保佑他們平安幸福。因為這項儀式以為福豆媽媽為主要祭祀對象,所以也稱為福豆媽媽祭。這天全家的婦女們將製作打糕(滿族打糕與朝鮮族打糕不同,朝鮮族打糕多用糯米製作,而滿族打糕除糯米外也多用黃米製作。)或用米麵做成小圓餅,入鍋蒸熟後,讓孩子們搶著吃,俗稱“搶福”,這種祭儀是以遺福後輩為主要目的。據一些滿族老人講,清代民國時期,東北一些地區上學的孩子如遇家裡舉行“換索”、“搶小餑餑”祭典,可以向老師請一天假回家參加祭祀,說明民間對此還是十分看重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