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穹頂

索穹頂

索穹頂又為cable domes,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由國外引進而來的。截至2016年,在國內已建成三個索穹頂工程,分別為無錫新區科技交流中心索穹頂、山西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索穹頂和內蒙古伊金霍洛旗全民健身中心索穹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索穹頂
  • 外文名:cable domes
  • 引進日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索穹頂結構大量採用預應力鋼索,壓桿少而短,所以能充分發揮鋼材的抗拉強度,結構效率極高。自從20世紀末問世以來,便以其新穎的造型、巧妙的構思、合理的受力、經濟的造價、快速的施工,贏得了工程師們的喜愛,並被成功地套用在一些大跨度、超大跨度建築的屋蓋設計中,是近年來國內外空間結構的研究熱點之一。
索穹頂結構來源於美國建築師R.B.Fuller於1962年提出的張拉整體思想:結構中儘可能地減少受壓狀態而使結構處於連續的張力狀態,從而實現“壓桿的孤島存在於拉桿的海洋中"的構想。美國工程師Geiger對Fuller的張拉整體思想進行了演變和發展,開創性的提出了索穹頂體系(CableDome)的概念,並在1988年的韓國漢城奧運會體操館和擊劍館中首次將其付諸實踐。此後,美國工程師Levy對Geiger設計的索穹頂中索網平面外剛度不足、容易失穩等缺點進行了改進, 將輻射狀脊索變為三角化聯方型布置脊索, 成功設計了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主體育館喬治亞穹頂。世界上已建成十幾座索穹頂結構建築,主要分布在美國、韓國等已開發國家。
根據幾何拓撲形式的不同,索穹頂結構分為Geiger型、Levy型、Kiewitt型、鳥巢型、混合型等多種形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