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1991年,世嘉為了對抗當時的16位遊戲巨頭任天堂,決定推出一款以競速為主的遊戲。當時作為世嘉Sonic
員工的中裕司和幾位同事們開始了新遊戲的策劃。最後在世嘉內部進行的投票中,刺蝟和犰狳這兩種動物獲得了爭奪主角的名額。經過再三權衡,中裕司決定以刺蝟作為新遊戲的主角,並為他起名為索尼克(Sonic),即音速。當年電玩展上,中裕司推出了這個遊戲的體驗版。當時就有許多玩家迷上了這個遊戲的模式。事實上,中裕司在體驗版中的遊戲方式非常簡單:玩家只要一直按著前進鍵就可以一路無阻地衝到終點,這種不過腦子的模式卻給玩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速度體驗,因而當年遊戲展上,世嘉大獲成功。
1991年6月23日,世嘉MegaDrive主機上的《刺蝟索尼克》(SonictheHedgehog)遊戲在北美正式發行。此作一上市就廣受好評,銷量大增。6月23日此後也被作為索尼克的生日。
緊接著1992年11月21日,世嘉推出了MD平台上的第二款索尼克遊戲《刺蝟索尼克2》(SonictheHedgehog2)。遊戲新增了索尼克的夥伴——狐狸塔爾斯,也因此出現了雙人模式。(刺蝟索尼克2曾經有過泄漏版本,稱為刺蝟索尼克2測試版(SonictheHedgehog2Beta)。中裕司在最近的訪談中表示那其實是當時設計的遊戲體驗版,在電玩展的時候不幸被人偷走。這個泄漏版里有四個關卡,其餘還有大部分未完成的關卡。這個泄漏版當中一些場景被認為是索尼克遊戲設計起源的線索,然而官方並未證實。)
其後在MegaDrive平台上又連續推出了許多索尼克遊戲,另外還在8位平台及其他主機上陸續開發了遊戲。其中1996在世嘉土星上發布的索尼克3D(Sonic3D)被認為是最早的索尼克3D遊戲(不過按照當時的技術也只能算得上2.5D)。另外還有許多並非競速類型的索尼克遊戲也在各個平台上發布。
之後由於世嘉公司自身經營不善,遭受了一些變故,迫使公司退出了遊戲機硬體市場,轉向軟體開發。此時中裕司已經成為了世嘉下屬遊戲團隊索尼克小組(SonicTeam)的領導者。
1998年,在經過精心策劃後,索尼克小組發布了世嘉DC主機上的新遊戲《索尼克大冒險》(SonicAdventure)。遊戲幾乎推翻了以前全部的人物設計,並首次以全3D方式進行。但是大部分經典元素還是保留了下來。
2001年索尼克十周年紀念時,索尼克小組推出了《索尼克大冒險2》(SonicAdventure2)。這款被玩家稱為最受歡迎的索尼克遊戲中加入了一些新鮮成分。同時也是整個索尼克系列中故事情節最豐富的遊戲之一。
2003年世嘉首次跨平台推出了遊戲《索尼克英雄》(SonicHeroes),它幾乎囊括了Xbox,PS2,GameCube,PC在內的各大遊戲平台。此後還有GBA主機上的2D遊戲。
2005年索尼克小組跨平台推出了首部不以索尼克為主角的3D遊戲《刺蝟暗影》(ShadowtheHedgehog),遊戲引入了動作射擊成分。但是也遭到了批評,例如過分出現髒話,以及配音演員替換等。
2006年是索尼克十五周年紀念,世嘉將在新平台PS3以及Wii上推出許多新的索尼克遊戲。其中PS3上的遊戲就命名為刺蝟索尼克(SonictheHedgehog),製作方表示將要回歸遊戲的本原,同時加入更多新的遊戲元素。
同一年,索尼克小組發布了《索尼克競速》(SonicRiders),作為《索尼克》系列中極賦創新精神的一款作品,這款動作競速遊戲在傳統中增加了全新的遊戲要素:具有速度感的噴氣滑板、支持4人對戰的自由競賽以及更為華麗的角色動作和更為精美的圖像效果,都使得《索尼克競速》成為別具風格的索尼克續作。
2007年作為PSP平台上第二款索尼克系列遊戲《索尼克競速2:失重》(SonicRiders2ZeroGravity)發布。而在Wii平台上則發布了《索尼克與神秘指環》(SonicandtheSecretRing),本作是從第一作以來,首次只有索尼克一人活躍的故事,遊戲首次被Wii平台獨占,運用Wii獨特的手柄併力圖讓玩家體驗前所未有的高度自由的操作體驗。只要拿起Wii的手柄手柄左右輕微的搖動就可以控制索尼克轉變奔跑的方向並自如地避開敵人的攻擊和各種障礙物。
2008年,索尼克小組發布作品《索尼克:釋放》(SonicUnleashed)與以前的索尼克3D系列遊戲相比,本作最大的不同是以索尼克系列賴以成名的2D遊戲方式加入3D的背景,並且可以讓玩家在3D與2D的遊戲模式之間切換。
2009年世嘉推出第二部Wii獨占遊戲《索尼克與黑暗騎士》(SonicandtheBlackKnight)據世嘉官方介紹,本作依然將以Wii的動作感應遊戲方式和遙控器手柄操作為賣點,試圖為玩家提供不同於以往的全新遊戲體驗。
2010年,《索尼克:色彩》(SonicColors)發布,而索尼克小組對於這款遊戲的定位,並不算一款真正面向索尼克系列核心玩家的遊戲。製作人飯冢隆對媒體表示“我們知道在操作上,核心玩家對遊戲會有一些意見,但我們同樣也希望6、7歲的小孩兒也可以玩《索尼克:色彩》。所以,《色彩》是定位於一款讓玩家可以簡單上手並樂在其中的遊戲。它不算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核心向遊戲。它的速度仍然很快,難度不高,但仍有趣味,看起來很棒。這就是如何使一款遊戲適合核心玩家去做的。”
2011年,索尼克二十周年紀念,索尼克小組開發了紀念版遊戲——《索尼克:世代》,索尼克遊戲主角索尼克和他的朋友們被“時間洞”送回到過去(也就是現在最熱門的話題,穿越!),他將在過去的時間流中遭遇自己以往的朋友和敵人,甚至還遇見了年輕時的自己。現代索尼克將和過去的自己聯合起來挽救自己的好朋友並找出造成“時間洞”的始作俑者。
發展
索尼克系列的遊戲方式可以說是遊戲史上的一大創舉,這也就是索尼克系列熱賣的原因之一。最初在MD平台上推出的2D橫版動作遊戲“刺蝟索尼克”。其基本上模擬馬里奧的遊戲方式,但是玩家需要不斷地收集一種遊戲元素稱為“金環”——相當於馬里奧中的蘑菇/金幣,作為人物的“保護膜”。當玩家操控的人物在沒有保護罩或者沒有在無敵或超級狀態的情況下碰到能夠造成傷害的物體(如刺釘,放電器,岩漿,敵人等)會丟失所有的金環,這些金環會散落在人物的周圍,一段時間之後會自行消失。如果失去了所有金環就等於“一觸即死”,收集到了一定數量的金環就可以增加一條生命,一般被定為100個.同時金環的數量也作為遊戲結束後的加分因素之一。
遊戲的目的是要玩家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到達目的地,索尼克可以通過不停加速來快速完成關卡。最後可能需要對抗BOSS。遊戲中有許多輔助道具(例如無敵,加速鞋等)還有許多以被稱為經典的遊戲元素——過山車迴轉,加速道等等。除此之外還有特殊關卡,目的一般是為了收集“混沌寶石”(也稱混沌翡翠,卡歐斯寶石)。
從《索尼克大冒險》的開始,遊戲就引入了雙人模式。在雙人模式中,一般是以分屏遊戲的辦法區分玩家的遊戲視野。雙人遊戲內容包括競速,尋寶,分數戰等等。
3D平台後的索尼克遊戲在遊戲模式上大同小異,但是操作全然不同。在2003年推出的《索尼克英雄》中首次引入了團隊合作。遊戲允許玩家通過切換同一隊伍中不同人物來通過特殊障礙以完成關卡。
稱呼
大陸地區大陸地區習慣稱之為"索尼克"或"超音鼠",但是因為"索尼克"本身就是刺蝟而非老鼠,所以"超音鼠"被淘汰,使用"索尼克"為主。"索尼克"為從日文–ソニック直接翻譯而來,也可能是把Sonic的氣音也一起翻進去。
香港地區習慣叫“超音鼠”,或直接叫“SONIC”。
台灣地區台灣地區習於稱之為"音速小子",使用意譯;早期台灣使用音譯–索尼,與大陸不同的是,台灣並沒有把氣音翻出來。
後來將所有翻譯結合之後,最出色的翻譯為“音速小子‧索尼克”,但還是有人堅持不翻氣音比較好聽,所以又被稱為“音速小子‧索尼”。但由於“索尼”在大陸地區是SONY公司的正式名稱,故在大陸此名稱並不被接受。
歐美地區歐美地區的翻譯較直接,"SonictheHedgehog",連遊戲中Sonic在自我介紹時,也是把"SonictheHedgehog"當作自己的全名(雖然hedgehog在美國多解釋為"豪豬")。
超級索尼科
遊戲簡介:以世嘉著名的小英雄索尼克為題材的動作小遊戲,遊戲中索尼克在冒險過程中遇到許多兇惡的對手,玩家的任務是幫助他,消滅壞蛋。
遊戲操作:方向鍵左右為移動,空格為跳,暫停為回車鍵“ENTER”。滾球狀為:先按方向鍵下,然後按空格鍵,接著鬆開方向鍵下。
闖難關
遊戲簡介:這次神奇的索尼克將騎著他心愛的摩托去闖過重重難關,玩家的任務就是協助他,順利闖關。
遊戲操作:方向鍵↑↓控制前進後退,方向鍵←→控制重心。
炮打怪物
遊戲簡介:愛打抱不平的索尼克來到馬里奧的戰場上,幫助馬里奧一起消滅怪獸。
遊戲操作:遊戲使用滑鼠點擊操作。在制定範圍內使用滑鼠點擊左鍵發炮,拖動滑鼠引導炮彈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