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工的工作分為兩個部分,通過摘繭技能從已經成熟的桑樹上獲取蠶絲;通過紡線技能將棉花、羊毛和麻籽紡成線,然後將各類絲線織成布匹,織布為紡線的進階技能。該職業生產的各類布匹是裁縫需要的原料,中間過程中每一種半成品都可以賣給系統換取金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紡織工
- 外文名:Weaver
- 類別:遊戲工種
- 技能學習方式:紡織訓練師
紡織工的工作分為兩個部分,通過摘繭技能從已經成熟的桑樹上獲取蠶絲;通過紡線技能將棉花、羊毛和麻籽紡成線,然後將各類絲線織成布匹,織布為紡線的進階技能。該職業生產的各類布匹是裁縫需要的原料,中間過程中每一種半成品都可以賣給系統換取金錢。
紡織工的工作分為兩個部分,通過摘繭技能從已經成熟的桑樹上獲取蠶絲;通過紡線技能將棉花、羊毛和麻籽紡成線,然後將各類絲線織成布匹,織布為紡線的進階技能。該...
紡織廠是指用機械製造生產資料或生活資料的工場。是紡織原料加工製造的場所,以紡織業為主。...
紡織原意是取自紡紗與織布的總稱,但是隨著紡織知識體系和學科體系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特別是非織造紡織材料和三維複合編織等技術產生後,現在的紡織已經不僅是傳統的手工...
天津紡織工學院位於天津市河東區程林莊路63號。天津紡織工學院是紡織工業部所屬面向全國招生的高等院校,是國務院首批批准有權授予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的單位。在全國...
紡織高等教育 -,紡織進入工業化生產後,技術日趨進步,工藝與品種也日趨複雜。紡織生產需要越來越多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紡織教育事業遂應運而興。19世紀上半葉...
張漢文(1902-1969),毛紡專家和紡織教育家。他主持過上海章華和天津東亞毛紡織廠的創建工作,參加了北京地區紡織工業發展規劃和基地的籌劃工作,從事紡織教育幾十年,...
紡織機把許多植物纖維捻在一起紡成線或紗,這些線或紗可用來織成布。最早的紡紗機結構非常簡單,是14世紀開始使用的。18世紀以後,人們發明了更好的紡紗機,就是...
女,1964年10月生,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青島市纖維新材料與現代紡織實驗室”培育基地學術帶頭人,山東省、青島市“纖維及紡織品工程”...
孫瑞哲,男,漢族,1963年出生,1985年參加工作,中共黨員,1985年畢業於華東紡織工學院(現東華大學),長江商學院EMBA高級工商管理碩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78年10月,學校和上海市紡織工業局、普陀區人民政府、上海石化總廠共同創辦華東紡織工學院分院(現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華東理工大學金山校區)。 1979年,學校重歸紡織...
季國標(1932年3月-2019年9月5日),江蘇省無錫人,化學纖維工程技術和管理專家,中國化纖工程技術帶頭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東華大學現代紡織研究院院長。1949年...
崔世忠,男,漢族,1965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河南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曾任鄭州紡織工學院紡織系副主任、主任,院長辦公室主任;中原工學院院長助理(院長辦公室...
邱冠雄,教授現任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院長、天津工業大學紡織工程專業博士生導師,1940年生於上海,1961年畢業於華東紡織工學院紡織工程系(現東華大學)。...
錢寶鈞(1907年5月4日-1996年6月26日),江蘇無錫人,纖維化學家、教育家,中國化纖工業和高分子科學的開拓者,中國化學纖維學科奠基人;曾任華東紡織工學院院長、名譽...
1986年畢業於安徽工程大學(原安徽機電學院)紡織服裝學院紡織工程專業;2004年畢業於英國赫瑞瓦特(Heriot-Watt) 大學紡織工程專業,工學博士。2010年4月至10月期間,以...
姚穆,1930年5月13日出生於江蘇省南通市,紡織材料專家、教育家,人體著裝舒適性研究的開拓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學終身名譽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1948...
西安工程大學(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簡稱“西工程大”,位於古都西安,是中國西部地區唯一以紡織服裝為特色的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