紟

紟,異體字: 䋮 ,拼音jīn jìn,注音ㄐ一ㄣ ㄐ一ㄣˋ,簡體部首糹部,部外筆畫4畫,總筆畫10畫,繁體部首糸部,五筆XWYN,倉頡VFOIN,鄭碼ZOSX,四角28927,結構左右,統一碼7D1F,筆順フフ丶丶丶丶ノ丶丶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紟
  • 拼音:jīn jìn
  • 部首:糹
  • 五筆:XWYN
  • 倉頡:VFOIN
  • 鄭碼:ZOSX
  • 筆順:フフ丶丶丶丶ノ丶丶フ
  • 別名:衿
基本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jīn(ㄐ一ㄣ)
1、古同“”,繫結。
2、古書上說的一種布帛。
其他字義
jìn(ㄐ一ㄣˋ)
1、單被。
UNICODE
紟字UNICODE編碼U+7D1F,10進制: 32031,UTF-32: 00007D1F,UTF-8: E7 B4 9F。
紟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a sash; to tie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jīn
〈名〉
同“”。繫結衣襟的帶子 [belt used to connect the fronts of a garment]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紟【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4畫
《集韻》《韻會》居吟切,音今。《說文》衣系也。籀文從金作䋮。《玉篇》結衣也。亦作衿。《廣韻》紟帶。或作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巨禁切,音噤。《儀禮·士喪禮》綪絞紟。《注》紟,單被也。《禮·喪大記》布紟二衾。
又絞紟,如朝服。《疏》言絞之與紟二者皆以布,精麤皆如朝服,俱十五升也。
又《集韻》居䕃切,音禁。義同。
又《集韻》渠金切,音琴。《類篇》布帛名。
又《集韻》其淹切,音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