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箔

紙箔

紙箔又稱冥紙,中國民間祭祀用品,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指以五彩紙和箔紙製成的冥器,燒化後可供神靈、鬼魂享用,如紙錢、紙轎、紙車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紙箔
  • 用法:祭祀
  • 別名:冥紙
簡介,石碼紙箔,流程,

簡介

只褙貼錫箔稱“銀紙”,加擦金印紅稱“壽金”,用作祭祀鬼神焚燒的紙錢。石碼生產紙箔已有數百年歷史。清初,隨鄭成功收復台灣,而遠銷台灣,爾後大量銷往東南亞(俗稱南洋)華僑、華人聚居的國家和地區。

石碼紙箔

選料精良,所有紙張,用龍巖地產毛竹、雜竹、蘆葦搗爛合成的竹漿精製而成,燒後易化為灰燼。紙箔靠手工生產,工序較多,有開紙、裁紙、貼箔、擦金、印金、訂紙釘、磨邊、裁熟坯、糊結、成支、扛印、包裝成袋等,只有部分採用機械操作。 石碼紙箔,產銷台灣的統稱“金花”,作坊稱金花場,出口計價單位稱“號”(每號百支);產銷南洋的統稱“大玖”,作坊稱大玖稱坊,計價單位為100支,其名品種類繁多,按海關分級有: 甲級老文豐大箔天金、正裕川小箔天金、裕興尺金;乙級超方尺金;丙級恆寶、老文成、正文豐上土金銀紙箔;丁級一類呂升寶金銀紙箔;丁級六類祥芳、吉祥、萬泰次土金銀紙箔;戊級三同隆興、和芳,七折昆川等
民國初年,石碼經營紙箔共有上百家,年產紙箔約5000噸,銷台灣約2000噸,銷南洋諸島約1500噸,余為內銷。當時外銷形式:有嘜頭(商標)商號(有金吉慶、福隆、聚興、曜豐等20多家)產品運銷給廈門出口商外銷,無嘜頭商號(印製白坯,有6、70家)白坯售給有嘜頭商號轉銷1918年商人連五美從石碼僱工到台灣傳授製造“金花”技術,從此“金花”銷台日少,至1932年“金花”銷路告絕(抗戰勝利後,台商曾一度到石碼進銷“金花”,但數量少,為期甚短)。金花場遂轉而經營“大玖”,使“大玖”年產猛增至3000噸左右。1935年後,戰雲密布,市場蕭條,石碼紙箔外銷銳減。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海運受阻,銷售南洋“大玖”大部分停止。1945年日寇投降,不久海運復通,石碼“大玖”雖恢復出口,但因社會動盪,紙料缺乏,生產、外銷均大不如前。 20世紀50年代初,成立石碼外銷紙箔錦江行,原料統購,集中出口,統一納稅。1956年19家外銷紙箔商、5家墨膏商成立公私合營龍海縣紙箔廠,年產400噸,外銷70%。1958年轉為地方國營,同時併入30家內銷紙箔商,年產700噸,外銷80%。文化大革命停產。1978年重建縣紙箔廠,1981年又創辦縣第二紙箔廠,恢復生產“老雙寶”、“老文成”、“隆慶”等名牌石碼紙箔,產品暢銷新、馬等國家(國外“七紙聯”商行經營的多為石碼紙箔);1985~1990年兩廠年出口交貨量均保持3000多噸;兩廠均獲國家輕工業出口創匯先進單位“金龍騰飛獎”,產品同獲輕工業優秀出口產品獎,各得銅牌1枚。90年代後期,兩廠關閉,但龍海仍有9家民營修煉在生產、經營石碼紙箔,年創匯400萬美元,產量、產值占全省60%以上

流程

汀州生產紙箔歷史悠久,據清楊瀾《臨汀匯考》載:"其金銀紙則以錫泊刷粘紙面,或染以黃為冥帛。"品種有金箔紙(也稱錫紙)、鉛箔紙兩種。金銀紙有老六裁、七裁等標號,在紙中貼上一塊錫箔。每貼以半數惻上槐花水成黃色作為金色,余為銀色。紙花邊是用厚紙殼鑿成圓坯。包上錫箔紙,打上銀元圖案,故也稱紙銀元。這兩種冥錢用紙仿造錢幣作陪葬或作祭祀用品焚燒,多於清明時節祭掃祖墳及農曆七月十五日祭奠祖先及迎神打醮之用。海外僑胞喜用汀州玉扣紙製作的金銀紙、紙花邊祭祖。據說其原因,一是玉扣紙焚燒後紙灰少,呈白色;二是用玉扣紙做的紙錢紙灰能輕揚遠飄,表示神靈笑納,可飄回祖國讓先靈受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