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交響

《紙上交響》是2014年8月1日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紙上交響
  •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 頁數:152頁
  • 開本:32
  • 品牌:百花文藝出版社
  • 作者:陳子善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0664520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紙上交響》讓我們走進陳子善的古典音樂之旅,品味20世紀現代作家與古典音樂的不解情緣。

編輯推薦

《紙上交響》作者陳子善以發掘新文學史料著稱,擅長版本考證,逸文輯校。《紙上交響》顯示了陳子善另一方面的修養——古典音樂,所收文章多是短小精緻之篇,初步梳理了20世紀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現代作家與古典音樂的各種因緣,重點論述了魯迅、郭沫若、郁達夫、徐志摩、沈從文、劉榮恩、張愛玲、趙蘿蕤、傅雷等與古典音樂的關係,文筆活潑,說文談史,給人知識的同時,也給人以美的享受。

作者簡介

陳子善,1948年生,上海人。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文學資料與研究中心主任。陳先生長期從事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在周作人、郁達夫、梁實秋、臺靜農、葉靈鳳、張愛玲等現代重要作家作品的發掘、整理和研究上都有很大貢獻,尤其對張愛玲生平和創作的研究為海內外學界所關注。陳子善先生主要著作有《文人事》《發現的愉悅》《說不盡的張愛玲》《素描》等多種,編訂現代作家文集、全集和研究資料集數十種。

圖書目錄

我的古典音樂之旅(代序)
輯一
新文學巨匠筆下的華格納
音樂會奇緣:徐志摩、林徽因與克賴斯勒
沈從文與莫扎特
劉榮恩:迷戀古典音樂的新詩人
譚小麟、欣德米特和傅雷
別開生面的音樂評論
張愛玲說《毛毛雨》
輯二
我買到了蕭友梅簽名本
《貝多芬傳》初版本
閃亮的生命
對莫扎特的新闡釋
激動,為什麼激動
不斷延伸的音樂子午線
傅聰望七了
走近施波爾
賞樂日記三則
“穿越巴洛克”
胡梅爾故居
春天之曲
輯三
《雅人樂話》之我見
淺釋“流動的經典”
巴赫
莫扎特
貝多芬
舒伯特
蕭邦
華格納
勃拉姆斯
柴可夫斯基
德沃夏克
馬勒
德彪西
蕭士塔高維奇
編後小記
李歐梵的《音樂的遐思》
附錄:《音樂的遐思》小序/李歐梵
投向音樂海
附錄
讀完《想樂》聽古典音樂/馬明浩
楊照這樣理解音樂
音樂背後的文化史

後記

這本小書是百花文藝出版社催生的。蒙該社不棄,囑我主編一套“百花譚”散文叢書,並要求首輯中我自己也有一本。於是靈機一動,把我歷年來關於音樂特別是古典音樂的舊文新作匯集成冊,命名日《紙上交響》,即紙上談樂之意是也。
正如我在本書代序《我的古典音樂之旅》中所指出的,我對古典音樂其實完全是門外漢,只是愛聽亂聽而已。在學院派看來,這些長短不一的文字或許也是信口開河、不入法眼的。唯一聊可自慰的是.在1990年代上海音樂愛好者協會主辦的一次古典音樂知識競賽中.我出人意料地獲得季軍,獎品是古典音樂黑膠唱片和cD各一枚,捧回家中,頗為得意。這也是我個人迄今為止在專業內外獲得的唯一獎項.理應記上一筆。
不過,本書第一部分討論中國現代作家與古典音樂關係諸篇,相信還有點新史料,有點學術性。這是個尚未引起文學史家關注的領域,但願今後有時間繼續梳理,說不定還會有所發現。譬如,進入1940年代以後,張愛玲與趙蘿蕤兩位女作家分別撰文對古典音樂發表看法及其背後蘊含的意義:徐遲譯介不少古典音樂方面的書籍與其創作有何關聯;路翎在長篇名著《財主底兒女們》中描繪知識男女在抗戰烽火中聆聽無邊際的“音樂底森林”——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所思所感,等等,都值得分析和探究。
是為跋。

序言

我在國小和國中時代,對音樂沒什麼感覺,上音樂課只是跟著唱,濫竽充數,混個及格而已。後來學五線譜,課上完了也就全還給老師了,至今仍是個五線不識、五音不全的“樂盲”.對卡拉oK更是敬而遠之。可我偏偏愛上了古典音樂,而且愛得那么真切,那么深摯,現在想想,自己也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1966年冬.“文革”如火如茶,“紅衛兵”正炙手可熱,還是高一學生的我卻因出身不很好而成了“逍遙派”。雖然也曾逞一時之勇.冒充“紅衛兵”北上蒙偉大領袖最後一次“接見”,畢競不能長此以往。正好,鄰班有位愛好文學的同學魯兄約我“交換”書看,兩人臭味相投,從此結為莫逆之交。
當時所謂“交換”書,乃是交換“封資修毒草”的別稱,藉以掩人耳目。因此,必須小心,必須隱蔽,一般都是我到魯兄獨門獨戶的家中“交換”。於是我知道了魯兄還有一個業餘愛好,學拉小提琴。幾乎每次去,他都在拉練習曲.什麼《開塞》,什麼《克萊策爾》,咿咿呀呀,煞有介事。後來他拉《梁祝》,才深深吸引了我,儘管不可能有樂隊協奏,顯得有點單薄。
那是一個只有八個樣板戲響徹雲霄的荒唐年代.我對“國劇”本來就沒多大興趣。對“革命樣板京劇”更不敢恭維,但對《白毛女》和《紅色娘子軍》的音樂卻頗有點好感.特別聽到《梁祝》,才明白什麼是我喜歡的音樂。但魯兄告訴我,還有更精彩的西方古典音樂,不妨聽聽。這樣,我就更深地中了“毒”。
魯兄有位毗鄰而居的國小同窗陳兄,也是文學迷加古典音樂迷。從1967年初起,直到1969年春我奔赴江西農村“戰天鬥地”止,差不多每周有兩三個下午,我們三人就躲在陳兄小小的亭子間裡緊閉門窗猛聽“老貝”和“老柴”。雖然大都是七十八轉的膠木唱片.聽一部交響樂要轉換好幾次,我們仨還是興致勃勃,浸淫其中而不能自拔。有多少個黃昏時分,當我聽完貝多芬或柴可夫斯基或比才(《命運》、《天鵝湖》和《卡門》是我們當時聽得最多的三部曲子),走出魯兄他們的弄堂,漫步在現已保護建築林立的霍山路舟山路上,總不時有音樂是多么美妙,人生是多么美好的思緒襲來,那時那景那情,至今記憶猶新。
從此以後.古典音樂與我結下了不解之緣.一直伴隨著我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前行。無論在江西農村的田埂上.還是在上海里弄生產組的陋室里,或者在寬敞明亮的圖書館埋頭查閱資料的間隙,我的耳畔經常會響起“老貝”的《命運》和《F大調浪漫曲》,也時常會響起巴赫的《聖母頌》和舒伯特的《未完成》。古典音樂在我軟弱的時候給我以力量。在我痛苦的時候給我以慰藉,更在我追求的時候給我以鼓勵。隨著歷史翻開新的一頁,聆賞古典音樂早已是光明正大、自由自在的事,跑唱片行又成了我必不可少的日常功課.以至後來我的學生撰文為我畫像,也不忘繪聲繪色地描述一番我在唱片行認真挑選古典CD的情景。
交響樂、室內樂、歌劇、藝術歌曲聽得多了,我在研究中國現代文學時養成的蒐集資料癖也再次發作,找了不少評介古典音樂的書刊來看,希冀進一步充實自己,提高自己。但看來看去,不免有些失望。這些書刊不是不好,但大都出自學院派專家之手,太專業了,太一本正經了,不是我這樣的門外愛好者所能領教的。於是我又突發奇想,如果編選一本作家學者談論古典音樂的散文集那該多好,一定會有像我這樣的愛樂的“樂盲”會喜歡。《雅人樂話》這本小冊子就此應運而生。接下來的幾年裡,我在編選音樂散文集上一發而不可收,先後編選了李歐梵、辛豐年、劉靖之、呂正惠、莊裕安、陳黎等海內外名家的音樂散文集多種,在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音樂散文熱”中起了一點小小的推波助瀾的作用。這些作者大都沒有受過專業訓練,但無一不是古典音樂迷,他們見解獨到、文采斐然的音樂散文,給我打開的又何止是一方欣賞古典音樂的新天地。而當“音樂散文”已蔚然成風時,我在編選了《流動的經典》之後戛然而止,我想我應該見好就收。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古典音樂陶冶了我的性情.滌盪了我的靈魂。而且,我在《流動的經典》編後記里說過,對於古典音樂,我是泛愛主義者。換言之.從巴洛克時代到20世紀的肖斯塔可維奇,凡音樂史上有定評的大家甚至名不見經傳的小家,只要我覺得好聽,我都喜歡。不像有些朋友非巴赫不聽,非華格納不聽,非馬勒不聽,非理查·施特勞斯不聽,喜歡柴可夫斯基和施特勞斯父子也就被譏為“小兒科”。當然,“好聽”的說法過於寬泛,什麼曲子才算好聽,是結構宏大、思想深遠的“老貝”的“第九”和晚期四重奏,還是晶瑩剔透的《少女的祈禱》和蕭邦的《夜曲》,恐怕也是人言人殊,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的。但這已是另一個話題,姑且不論。不過,我樂於承認,在群星璀璨的西方古典音樂家中,我最愛的還是莫扎特。我奇怪自己在接觸古典音樂之初怎么沒有親近莫扎特(大概那時找不到莫扎特的唱片),但一旦真的與莫扎特朝夕相處,我就為莫扎特而痴迷,我就永遠愛上了莫扎特,今生今世,矢志不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