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純藝術》
影片簡介
《純藝術》獲當年“太陽之舞
電影節”評審特別獎。作品的女主人公瑟德(Syd)由澳大利亞新秀瑞達·米西爾(Radha Mitchell)出演。
影片劇情
開端
一個偶然的機會,瑟德認識了住在樓上的鄰居露希(Lucy Berliner, 由艾麗·西迪 Ally Sheedy出演),發現其住所有不少拍得很好的人物攝影作品,一問,方知是露希所攝。瑟德對露希印象不錯,覺得她的作品有心理內涵,便同她談起自己的感受,露希的回答頗有意味:“我已經很久沒被人這樣解構過了。”瑟德向《畫面》主編談起露希,並帶了一本露希作品集給主編看。主編和雜誌老闆都很吃驚,沒想到露希在紐約。原來露希曾是美國有名的攝影先鋒,十多年前突然從影壇失蹤,神秘地遠走柏林,攝影界也就漸漸淡忘了她。現在露希既然回到紐約,《畫面》便想重新推出她,讓瑟德具體負責。
瑟德同露希成了朋友後,發現露希是個同性戀,而且生活很頹廢,整日與一群墮落的朋友沉溺於吸毒和濫交。瑟德是個很有事業心和獻身精神的人,為了做好工作,她不顧男朋友的誤解,強迫自己加入露希的圈子,不僅參與吸毒,而且與露希上床,二人似乎墮入了同性的愛河。露希有點男性化,她在同性戀中扮演男角(dyke),與來自柏林的女友格麗塔(Greta)同居。露希也是個追求自我滿足的人,她原在攝影中追尋滿足,後在吸毒和同性戀中得到了這種滿足,於是看淡藝術,到柏林與格麗塔同居,過了十多年後,又將女友帶回紐約。自從認識了年輕的瑟德,被她的天真、清純和與眾不同的性感所吸引,露希迷上了她,心中的藝術也漸漸死灰復燃。
影片高潮部分
《畫面》決定為露希推出專頁,發表其系列作品,並待露希非常優厚,對於作品的內容和形式,均讓露希自定,而露希則指明要瑟德在該期雜誌做自己的編輯。瑟德一心要把雜誌做好,想知道露希打算拍什麼樣的作品,還表示願在紐約藝術家聚居區為露希提供一套工作室,協助她安排設備、尋找模特,等等。露希說,自己從來不擺拍,只拍即興的紀實作品(spontaneous documentary),謝絕了瑟德的好意,而且不告訴她自己對作品的構想。眼看截稿日期一天天逼近,瑟德焦急不安,露希卻毫無動靜,反倒時時外出旅行,似乎對《畫面》的約稿並不在乎。其實,此刻露希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她在回到藝術與重入頹廢之間掙扎,在瑟德與格麗塔之間掙扎。
敏感的柏林女友格麗塔看出了露希的異心,便以自殺相威脅,向她攤牌。同時,瑟德也不斷催稿,於是露希告訴瑟德,自己將與女友重回柏林,但在走前要去紐約北郊的老家一趟,她邀請瑟德同往。為了不使雜誌的發稿計畫落空,也為了自己的事業和前程,瑟德答應與露希出行。於是,在鄉下別墅,二人有了一場充滿激情的床上戲。次日凌晨,在瑟德將醒未醒之際,露希拍下了晨曦中臥眠於床的瑟德,以及她們二人的激情場面。
回到紐約後,露希給了瑟德兩組作品,分別拍的是格麗塔和瑟德。那天正好是雜誌的截稿之日,瑟德匆匆將露希拍的格麗塔交給主編。看了作品,主編和雜誌老闆大失所望,認為這組作品毫無內在聯繫,沒有語境,是平面化的,完全不知所云。顯然,這期雜誌要砸了,主編和老闆很憤怒,對瑟德的不負責任非常不滿。眼看自己的事業和前程處於危險之中,瑟德將心一橫,拿出了露希在鄉下為自己拍的激情之作。作品才出手,編輯室里立刻就充滿了驚嘆,主編和老闆大讚這才是名家作品。
影片結局
在雜誌出刊的那天早上,瑟德得知露希死了,她既吃驚又哀傷。瑟德來到編輯部上班,得到了新出的雜誌。露希為自己拍的作品,刊登在封面,中頁也是露希拍的大幅瑟德,包括二人的床上戲。主編和老闆都來祝賀瑟德,對她的工作表示讚賞。這時,在電影開頭問她怎樣才能獲得提升的那個漂亮女同事,用“我終於明白了”的眼光看著瑟德,對瑟德的哀傷,露出一幅自以為聰明的表情。
影片評論
電影《純藝術》既是心理的,也是觀念的。就心理而言,露希在藝術與頹廢之間掙扎,她最後拋棄頹廢的生活方式,選擇了藝術。但這一選擇給她造成的痛苦,使她最後走上了就死之路。瑟德也在兩種選擇之間掙扎,但與露希相反,她為了藝術,而選擇了墮落,涉足於吸毒與同性戀,最後獲得了事業的成功。二人天性不同,但為了同樣的目的,都經歷了痛苦的選擇,最後卻有不同的結局。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露希雖然一度放棄了藝術,但她在骨子裡卻仍然是個藝術的動物,當藝術與她的生活方式發生衝突時,她最終選擇藝術而走向了死亡。瑟德也是一個藝術的動物,她為了自己的事業和追求,不惜以身試毒,並捲入三角同性戀,而讓自己正常的情愛,走向毀滅。露希的第一組作品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她為藝術而放棄了柏林女友;那組以格麗塔為主題的作品,雖然在形式上無可挑剔,在內容與觀念上卻平淡無奇。露希的第二組作品,以瑟德為主題,由於她轉戀瑟德,選擇了藝術,於是作品充滿激情。她關於藝術的觀念,即對人際關係的親身介入,也隱含其中。在電影中我們看到,她的作品,主要都拍的是她身邊的親朋好友,例如母親和情人。
影片心裡內涵分析
於是,這部電影的的心理內含,便同觀念意圖有了聯繫,這聯繫見於劇中人物的象徵意義。作為女主人公的瑟德,象徵了當代藝術,其特徵是理論的背景。她從觀念上對露希作品的闡釋和推崇,其實是對露希的解構,她的成功,以露希的死亡為代價。也就是說,
後現代時期的觀念藝術,象蠶蛹一樣,先進入現代主義內部,或者說產生於現代主義內部,然後又從中突破出來。當代的觀念藝術,之所以能登上藝壇主宰的地位,正因其咬破繭殼,葬送了現代主義,終得脫穎而出。露希象徵了現代主義的前衛之死。她在十多年前淡出藝術界,象徵了現代主義老前衛的告別。當她重返紐約藝壇時,因迷戀年輕的瑟德,而與後現代的觀念主義合流。然而這一合流,卻有違往日的忠誠,於是她與自己的柏林女友發生了衝突,最後只能以死了結。至於這位柏林女友,她因吸毒而病入膏肓,甚至連紐約的飯館都因其昏昏欲睡的白粉麵孔而要趕她出門。她的象徵意義具有雙重性,她一方面代表了現代主義在
後現代時期不得已的腐朽和沒落,一方面又體現著當代
觀念藝術的語境,也即沒落的
現代主義是當代藝術的墊腳石。所以,在《畫面》的主編眼裡,以這位沒落女人為主題的攝影,並沒有自己的生存條件,這組作品是平面的,毫無價值。
影片象徵意義
如果說瑟德和露希分別象徵了純藝術的現在和過去,那么,《畫面》的主編和老闆,則象徵了後工業時期純藝術的商業性,象徵了今日西方的藝術體制,象徵了策展人和文化企業的運作機制。往日的
現代主義,以形式上的創新來追求前衛藝術的純粹,
後現代時期的
觀念藝術,以當代哲學理論為支撐,通過社會和文化批判,來追求觀念藝術的純粹性。然而,在今天的商業化社會中,純粹的藝術理念連一天也不能生存,當代藝術需要商業的*作。《畫面》雜誌對作品的選擇,實際上是一種商務運作,雜誌所強調的作品語境,正是文化企業得以生存發展的社會經濟條件。電影中只在開頭和結尾出現的一個並不重要的人物,那個只關心怎樣獲得提升的自作聰明的女同事,象徵著對當代藝術一無所知的芸芸眾生。這些無知的人,正是被《畫面》和藝術體制所*縱的觀眾,他們構成了當代藝術之所以能被接受的社會基礎。
“純藝術”本義
指純粹的藝術,不摻雜任何藝術形式之外的活動。一種對藝術高度追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