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嚴重低氧時,外周化學感受性反射已不足以克服低氧對中樞的壓抑作用,最終導致呼吸障礙。在低氧使給以純氧,由於解除了外周化學感受器的低氧刺激,導致呼吸停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純氧窒息
- 簡介:低氧時給以純氧所導致的呼吸停止
- 原理:低氧對中樞的直接作用是壓抑作用
- 結論:人體各組織均不能承受過多的氧
原理,簡介,
原理
低氧對呼吸的刺激的作用完全是通過外周感受器實現的。低氧對中樞的直接作用是壓抑作用,但是低氧可以通過對外周感受器的刺激而興奮呼吸中樞,,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抗低氧對中樞的直接壓抑作用。在嚴重低氧時,外周化學感受性反射已不足以克服低氧對中樞的壓抑作用,最終導致呼吸障礙。在低氧使給以純氧,由於解除了外周化學感受器的低氧刺激,導致呼吸停止。
人體各組織均不能承受過多的氧,這是因為氧本身不靠酶催化就能與不飽和脂肪酸反應,並能破壞貯存這些酸的磷脂,而磷脂又是構成細胞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從而最終造成細胞死亡,這個過程叫做脂質過氧化。此外,氧對細胞的破壞還在於它可產生自由基,誘發癌症。實驗證明,毀滅細胞培養物的辦法就是將它置於過飽和氧的環境中。
從地球的歷史角度看,人適應現在的大氣成分是生物長期進化的結果。地球上的大氣成分經歷了很多變化階段,現在是第三代,迄今已有3億年,遠久於人類史(200萬年)。第一代大氣為46億年前,相當於原始大氣,即地球剛形成時的還原氣,氫和氦共占90%;第二代大氣約在20億年前,以火山氣為主,其中水氣占80%;第三代大氣,葉綠素形成以後變為含氧空氣,當氧達1%時,生物開始繁殖,曾經歷過含氧60%的超氧階段,由於恐龍繁殖,毀壞了大量植物,造成氧量下降變 成現在的富氧階段。其中氮作為惰性稀釋劑,調節氧在血液中的溶解度,並和二氧 化碳一起,控制著氧參與的全部生化反應的速率。這就是大氣中各成分含量穩定的巨大意義。
簡介
低氧時給以純氧所導致的呼吸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