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節介紹
紐約獨立電影節始建於1993年,被業界公認為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獨立電影節,以“獨立電影的新聲”而蜚聲世界。
創辦目的
該電影節的專注於低預算和新興,使被忽視的電影製作人,用他們的文化才能豐富紐約社區。電影節旨在創造真正獨立電影製作人的最大聚會。
創始人
Dennis Cieri 執行董事兼聯合創始人/劇情片負責人 |
Bonnie Rush 董事兼聯合創始人——超短片負責人 |
Gerard van den Broek 紀錄片負責人 |
|
|
|
電影節內容
競賽單元
劇情長片
紀錄長片
劇情中長片
紀錄中長片
劇情短片
紀錄短片
超短片
音樂MV
動畫短片
藝術/實驗片
短視頻
虛擬現實
網路劇集
電視劇集
參賽規則
非英語電影必須包含英語字幕。
申請者需要擁有所有權利。
無法提供任何交通,食物或住宿成本。
劇情長片時長要求70-140分鐘,紀錄長片時長要求70-130分鐘,中長片時長要求41-70分鐘,短片時長要求10-40分鐘,超短片時長要求10分鐘以內,動畫短片時長要求1-30分鐘。
獎項設定
最佳劇情長片獎
最佳紀錄長片獎
最佳劇情中長片獎
最佳紀錄中長片獎
最佳劇情短片獎
最佳紀錄短片獎
最佳超短片獎
最佳音樂MV獎
最佳動畫短片獎
最佳藝術/實驗片獎
最佳短視頻獎
最佳虛擬現實獎
最佳網路劇集獎
最佳電視劇集獎
最佳導演獎
最佳攝影獎
最佳男主角獎
最佳女主角獎
獲獎名單
國內獲獎
2004年
2008年
2014年(第5屆)
最佳紀錄短片獎:陳霄霄《迷失》(提名)
2016年(第7屆)
2017年(第8屆)
最佳影片獎、最佳編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主角獎、最佳攝影指導獎、最佳剪輯獎:
顏雷《
歸去》
2018年(第9屆)
最佳短片獎(提名)、最佳女主角獎:陳劍瑩《
水下美人魚》
2021年(第12屆)
國外獲獎
1999年
2004年
最佳劇情片獎:
Anatoliy Ivanov《Chernyy prints》
2006年
2007年
2009年
最佳紀錄片導演獎:Fabien Martorell《Tromatized: Meet Lloyd Kaufman》
2010年(第1屆)
最佳國際紀錄片獎:Domenico A. Galloro《Northern Lights》
2011年(第2屆)
2012年(第3屆)
最佳電影男主角獎:
2016年(第7屆)
最佳紀錄片獎:Cristian Piazza 《Waiting》
2021年(第12屆)
最佳紀錄片獎:《True Love Never Dies》
最佳劇情中長片獎:《When the Music Changes》
最佳劇情短片獎:《808》
最佳紀錄片獎:《With Dad》
最佳超短片獎:《The Gentle Art of Violence》
最佳導演獎:Benjamin J. Murray、Paul Pompa《Untreated》
最佳攝影獎:Shumel Hoffman、Anton von Heiseler《The Mountain and the Maidien》
最佳男主角獎:Viktor Dvorak《哈維爾》
最佳動畫長片獎:《門》
最佳藝術/實驗片獎:《I am |A|》
最佳混合音效獎:Fella Cederbaum《門》
最佳Covid-19短片獎:Yohana Ambros《晚安》
外界評價
2004年紐約獨立電影節吸引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不僅大批觀眾興致盎然地前來觀摩;而且最有影響力的媒體也紛紛聚焦電影節;同時,一批具有世界影響的電影大師也蒞臨盛事,如昆汀·塔倫蒂諾、坎布爾·費拉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