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胡琴,納西族弓拉弦鳴樂器。因飾龍頭和琴筒較大,納西族又稱其為龍頭胡琴和大胡。形制較為古樸,音色柔和渾厚,用於“白沙細樂”和“納西古樂”。流行於雲南省 麗江納西族自治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納西胡琴
- 流行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
- 納西族又稱:龍頭胡琴、大胡
- 特點:形制比較古樸
外觀形制,現存狀況,演奏方法,
外觀形制
外觀與湖南花鼓戲的長筒式大筒相似,形制比較古樸。琴筒木或竹製,呈圓筒形,木製者多 使用一截圓形楸木挖空內芯而成;竹製者常用一段兩端通透的毛竹筒。筒長18厘米~25厘米 、筒徑10厘米~16厘米、壁厚0.8厘米~1厘米,筒前口蒙以羊皮或蟒皮為面,筒後端敞口。琴桿木或竹製,全長70厘米左右,木製者多使用紅椿木、核桃木等硬雜木製作,頂端雕刻龍頭為飾 (圖);竹製者常用人面竹製成,琴頭平頂無飾。琴桿上端設有二軸,弦軸又稱“耳子”,多用黃楊木或硬木製,呈圓錐形,軸長12厘米~15厘米,軸柄刻有條紋。弦軸的設定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左右各一,琴頭下方開有弦槽(木製)或近弦軸處開有長形小孔,兩弦從中穿出( 竹製),弦槽或弦孔下端設有骨制或竹製山口(弦枕)支弦;另一種是弦軸設於琴桿一側,下方設有千斤,不論哪種形式,弦軸的設定均與琴筒呈直角。琴桿下端裝入琴筒並外露系弦,皮面中央偏上置木製空心琴馬,張兩條絲弦或鋼絲弦,細竹拴馬尾為琴弓。
現存狀況
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裡,陳列著一支納西胡琴。琴筒毛竹製,筒長18.6厘米、直徑10.5厘米,筒前口蒙以蟒皮為面,後端敞口。琴頭、琴桿用一整塊硬雜木製作,全長67厘米,頂端雕刻龍頭,精美別致、栩栩如生。下開弦槽,兩側設有兩個弦軸。弦軸硬木製,圓錐形,軸長12厘米,軸柄刻有直條瓣紋。琴桿呈半圓形柱狀體,前平後圓,上端設有山口,下端裝入琴筒中並外露為尾柱系弦。皮面置松節木製空心琴馬,馬長1.5厘米、寬0.6厘米、高0.6厘米。張兩條絲弦,使用老弦和二弦。琴弓用細竹拴以白色馬尾而成,弓長71厘米。此琴製作於1984年,工藝較為精細,通體除琴頭施以金漆彩繪外,琴筒、琴桿、弦軸和弓桿均髹以黑色油漆,外觀沉穩而莊重。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
演奏方法
演奏時,採用坐姿。將琴筒置於左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馬尾弓夾於兩弦間粘松香拉奏。按五度關係定弦為a、e1,音域a—f2。音色柔和渾厚。常用的演奏技法有打音、滑音和揉音等。可用於獨奏或合奏,是納西族重要的中音拉弦樂器,主要用於演奏納西族傳統的“白沙細樂”和“納西古樂(洞經音樂)”。較著名的樂曲有:《步步佳》、《十供養》、《水龍吟》、《到春來》、《一江風》和《山坡羊》等。著名的演奏家有李稚白、木柱、李子林、和秀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