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生物材料創新實驗》是2019年09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盧婷利、張妍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納米生物材料創新實驗
- 作者:盧婷利、張妍妮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01月
- 頁數:147 頁
- 定價:85 元
- 開本:B5
- 裝幀:平裝
- ISBN:9787030584205
《納米生物材料創新實驗》是2019年09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盧婷利、張妍妮。
《納米生物材料創新實驗》是2019年09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盧婷利、張妍妮。內容簡介本書以納米生物材料和納米藥物技術相關實驗專題為主線,每個實驗著重於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介紹,通過實驗操作訓練讓學生掌...
納米生物材料河南省工程實驗室與2013年獲得河南省發改委批准,實驗室負責人為楊學義教授。實驗室集中優勢資源在新型納米生物材料等領域開展套用研究工作,力爭開發出一系列創新性成果,並使這些成果實現轉化。為產業集聚區主導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培養一批創新人才,更好地服務中原經濟區建設。科研條件 實驗室面積近3000...
納米生物醫用材料就是納米材料與生物醫用材料的交叉,將納米微粒與其他材料相複合製成各種各樣的複合材料。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和技術的發展,納米材料開始與許多學科相互滲透,顯示出巨大的潛在套用價值,並且已經在一些領域獲得了初步的套用。在過去幾年中,生物納米材料的理論與實驗研究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特別是核酸...
《納米生物材料學》是2005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陽德。內容簡介 納米生物技術是目前國際生物技術領域中最前沿的研發熱點,而納米生物材料是納米生物技術研究的核心內容。納米生物材料是指用於對生物體進行診斷、治療、修復或替換其病損組織、器官或增進其功能的新型高技術納米材料。本書不但系統地、概括性...
《生物型納米複合材料人工氣管的實驗研究》是依託揚州大學,由史宏燦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本研究將引入納米級生物醫學材料,通過採用先進的材料編織和成型工藝將納米材料與生物活性材料和高分子聚合物等進行複合,製備出在生物力學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等方面與宿主氣管相匹配的新型的納米複合生物材料人工氣管。...
1984年德國薩爾蘭大學(Saarland University)的Gleiter以及美國阿貢實驗室的Siegal相繼成功地製得了純物質的納米細粉。Gleiter在高真空的條件下將粒子直徑為6nm的鐵粒子原位加壓成形,燒結得到了納米微晶體塊,從而使得納米材料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階段。1990年7月在美國召開了第一屆國際納米科技技術會議(International ...
《納米生物材料》是科學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的書籍,本書為“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叢書”之一。本書以著者近年來對納米生物材料的研究成果為主要基礎,並結合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而著。內容簡介 本書從納米生物材料的特性、結構和基本原理出發,簡要介紹納米生物材料的基本情況(第1章)。以納米鈣磷類、二氧化矽...
通過上述研究,期望在實驗上建立納米生物陶瓷的高壓合成方法,合成出有實用價值的納米生物陶瓷材料,拓展高壓物理在生物醫用材料領域的套用;基礎研究方面探索介觀領域中物質運動規律;為納米生物陶瓷材料的性能最佳化和設計性能優異的新型生物陶瓷材料提供實驗依據。進而推動生物醫學工程學和陶瓷材料學的交叉和發展。
而且複製其光學功能。使用模板是材料製備的一個普遍套用的方法,直接利用自然界豐富的、長期進化而形成的有微米、納米規則結構的生物模板,生長具有原來生物模板的結構和光學功能的無機複製材料,相比光刻技術和自組裝模板技術程式簡單、成本低。該方法具有創新性,並且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極廣泛的套用前景。
納米生物醫用材料就是納米材料與生物醫用材料的交叉,將納米微粒與其他材料相複合製成各種各樣的複合材料。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和技術的發展,納米材料開始與許多學科相互滲透,顯示出巨大的潛在套用價值,並且已經在一些領域獲得了初步的套用。在過去幾年中,生物納米材料的理論與實驗研究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特別是核酸...
1993年,繼1989年美國史丹福大學搬走原子團“寫”下史丹福大學英文、1990年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在鎳表面用35個氙原子排出“IBM”之後,中國科學院北京真空物理實驗室自如地操縱原子成功寫出“中國”二字,標誌著中國開始在國際納米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1997年,美國科學家首次成功地用單電子移動單電子,利用這種技術可望...
納米生物活性材料 納米生物活性材料(bioactive nanomaterials)是2018年公布的生物物理學名詞。定義 進入生物體之後能夠影響細胞、組織或器官的結構與功能的納米材料。出處 《生物物理學名詞》第二版。
實驗室以納米物質的生物效應這個新的科學問題為核心, 以健康安全的國家需求為導向,針對納米結構以及納米尺寸物質與生命過程相互作用所產生的新效應,新現象,新規律,開展納米材料與毒理學、生物學和醫學交叉研究。促進化學物理、生物醫學與納米科學和大科學平台的交叉。發展新的學科生長點。在前沿科技領域開展創新性研究...
《納米材料前沿--納米生物材料》是2018年8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樹。內容簡介 本書依據作者研究團隊及國內外納米生物材料的研究進展,從基礎到套用較全面地概述了納米生物材料的製備、表征及生物套用基礎,詳細介紹了各種納米生物材料及其生物套用,具體包括無機納米生物材料及其生物套用、有機納米生物材料...
《新型納米材料在生物樣品富集和分離中的套用》是白玉為項目負責人,北京大學為依託單位的面上項目。科研成果 項目摘要 蛋白組學領域的飛速發展依賴於分離技術和檢測技術的日新月異。由於蛋白組學中涉及到體系非常複雜的生物樣品,在分析檢測過程中往往需要準確有效的樣品預處理和預分離。現今各類特色的納米材料層出不窮...
同時,開展雷射法製備生物材料及生物複合納米材料與常規化學法的對比研究。該研究不但對發展納米生物材料的可控制備技術,完善無機生物化學的有關理論,改善無機生物材料性能,加強化學、材料與生命科學的交叉等方面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套用前景。
為仿生合成有機-無機複合納米材料提供相應的理論基礎和實驗數據。本項目將納米材料製備技術和生物技術加以綜合運用,能夠得到用其它方法所不能得到的具有較複雜天然生物結構的無機納米生物材料,具有較大的創新性。本項目為多學料交叉項目,方案融合了納米材料技術,化學、生物等多學料的原理、方法與技術,對理解無機材料...
生物製造納米材料 生物製造納米材料(biofabrication nanomaterials)是2018年公布的生物物理學名詞。定義 利用生物來源的材料或生物學機制構建的納米材料。出處 《生物物理學名詞》第二版。
本項目圍繞人類健康與社會發展在分析檢測方面的需求,針對化學發光免疫分析靈敏度低、固定的抗體易失活和免疫反應效率低等問題,開展納米材料的生物功能化研究,構建高效化學發光免疫感測新方法,並揭示新型納米材料與生物分子間的相互作用規律。研究內容涉及新型納米材料的生物功能化,構築生物相容性好、比表面積大的納米...
生物納米載體材料改性及生物活性影響研究 生物納米載體材料改性及生物活性影響研究,2021年12月,獲得2021年度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趣味科學實驗:神奇的納米世界》是在國內沒有相關教學資料的背景下的一次大膽嘗試,希望通過一些新的形式,拓寬納米科技向基礎教育輻射的途徑。為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提高教育質量服務,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貢獻。本書在充分考慮了實驗安全性和趣味性的同時,選取了納米科技在能源、環境、生物醫藥、...
結構DNA納米材料通過鹼基配對程式化組裝功能性納米結構,為分析化學提供有力的工具。單分子檢測是在單個分子水平上獲取信息的研究手段,靈敏度高。螢光成像技術獲得的實驗參數豐富,檢測結果直觀。本項目基於結構DNA納米材料,進行生物單分子螢光成像技術與拓展性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幾部分。(1)基於DNA四面體修飾基底的單...
如何在綠色溫和的條件下,有效控制納米材料的組成、結構、尺寸、形狀、示蹤性能、穩定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性質以滿足生物醫學標記特別是涉及生物體內動態變化生物/化學信息獲取的標記要求,一直是一大難題。若不進一步突破納米-生物界面控制這一瓶頸,納米標記技術的優勢仍無法充分體現。利用生物體內各種高效專一的生化反應實現...
《稀土摻雜納米生物體螢光標記材料的製備技術研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樊先平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 以光信號作為探測機制的光學生物感測器由於具有非破壞性的操作模式、較高的信號產生與讀取速度,已成為迄今套用最為普遍的生物感測器,被廣泛套用於臨床醫學、生物科學、軍事科學以及藥物分析和環境監測等眾多...
納米生物惰性材料 納米生物惰性材料(bioinert nanomaterials)是2018年公布的生物物理學名詞。定義 進入生物體之後不影響細胞、組織或器官的結構與功能的納米材料。出處 《生物物理學名詞》第二版。
為CEHD微膠囊材料處理技術在生物材料微製造以及藥物傳遞釋放控制領域的進一步套用開發奠定實驗與理論基礎。結題摘要 運用室溫電噴技術(Electrohydrodynamic spraying, EHD)實現對中空結構納米生物醫用材料的可控制備。研究將該技術複雜交織的諸多因素分為原溶液物理性質影響、處理參數影響及核心部件配置影響三個機理研究模組,...
發展目標 提升總體研究水平,加強原創性創新研究,是本實驗室不懈的追求,我們將再接再厲,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力爭把實驗室建成在國際學術界納米研究領域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研究集體。我們熱誠歡迎有志於納米科學研究的優秀青年學子加盟本實驗室,和我們一起努力,為達到上述目標而奮鬥。
《纖維素有序納米複合材料的可控生物製造》是依託華中科技大學,由楊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通過生物技術與納米技術的有機結合,以細菌纖維素為分子組裝的納米機器人,用分子模板、動態微流控制及電磁等方法在納米尺寸範圍誘導微生物的運動方向,通過功能分散劑隔離新鮮分泌出的納米纖維素纖維,由此控制...
這是一項對細胞生命活動的研究和生物納米技術本身發展都有重大意義的創新性研究。結題摘要 本項目利用氧化石墨烯、金納米顆粒和DNA納米結構,結合標記螢光基團的核酸分子,將其組裝構建成能夠實現活細胞內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研究的一類“開關型”新型納米探針,包括: (1) 合成了表征了三種納米材料(氧化石墨烯、金納米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