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格什班迪耶教團(al—Tariqah al—Naqshiban—diyyah) 伊斯蘭教蘇菲派兄弟會組織。為中亞三大蘇菲教團之一。14世紀由穆罕默德·伊本·白哈丁·布哈里(1314~1389)創傳於中亞布哈拉。因該教團在舉行宗教儀式時,默頌《古蘭經》文並在胸前以手指畫線,以示排除雜念、淨化心靈,故白哈丁又以“納格什班迪”(即畫家)著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納格什班迪耶教團
- 類別:教會組織名稱
- 創建者:穆罕默德·伊本
- 影響:中亞三大蘇菲教團之一
納格什班迪耶教團(al—Tariqah al—Naqshiban—diyyah) 伊斯蘭教蘇菲派兄弟會組織。為中亞三大蘇菲教團之一。14世紀由穆罕默德·伊本·白哈丁·布哈里(1314~1389)創傳於中亞布哈拉。因該教團在舉行宗教儀式時,默頌《古蘭經》文並在胸前以手指畫線,以示排除雜念、淨化心靈,故白哈丁又以“納格什班迪”(即畫家)著稱。
納格什班迪耶教團(al—Tariqah al—Naqshiban—diyyah) 伊斯蘭教蘇菲派兄弟會組織。為中亞三大蘇菲教團之一。14世紀由穆罕默德·伊本·白哈丁·布哈里(1314~1389)創...
納格什班迪(al—Naqshibandi,1314~1389)伊斯蘭教蘇菲派納格什班迪耶教團的創始人。本名穆罕默德·伊本·白哈丁·布哈里(Muhammad ibn Baha’al-Dinal-BukMri)。因...
1826年童子軍團被當局取消,拜克塔什教團隨之衰落。遜尼派學者宣布該教團為“異端”組織,教團被迫解散,修道院被毀,財產被移交給納格什班迪耶教團,有的成員被放逐,或...
此時沙俄正在中亞迅速向東推進,一些納格什班迪耶教團希爾信迪學派的傳教師為避戰亂從中亞來到新疆,大多為中亞納格什班迪耶首領買祖甫的弟子和再傳弟子。他們進入新疆後...
蘇菲教團一般以創始人名字命名,歷史上著名的有卡迪里教團、蘇哈拉瓦迪耶教團、里發伊教團、契斯提教團、沙茲里教團、毛拉維教團、納格什班迪耶教團、比克塔什教團...
伊斯蘭教蘇菲派納格什班迪耶教團希爾信迪學派的宗教哲學著述。原文為波斯文。系印度莫臥兒帝國著名蘇菲派學者伊瑪目·蘭巴尼(1563~1624)著。...
伊斯蘭教蘇菲派在中亞與中國新疆地區的別稱。因其首慣被尊稱為“依禪”(Ishan)而得名。中亞蘇菲派納格什班迪耶教團創始者白哈烏丁(1318~1389)去世後即被尊奉為“...
妥明(1788年—1873年),是中國伊斯蘭教虎非耶門宦新疆吐魯番東道堂創始人,1864年...其所傳門宦遵循納格什班迪耶教團的主要教義和功修方式,按回族區分門宦的習慣稱...
中亞蘇菲派納格什班迪耶教團創始者白哈烏丁(1318~1389)去世後即被尊奉為“哈茲拉特依禪”(哈茲拉特,即閣下、大師)。15世紀以來,蘇菲派在中亞有很大發展,一些蘇菲...
在納格什班迪耶教團發展到第三代大依祥和卓阿赫拉爾(?~1490)時,他就以宗教領袖身份參與中亞海珊王朝宮廷政治活動,獲得很高的聲望,而且據有眾多的土地和財富。至...
後又投身納格什班迪耶教團第二代謝赫賽爾德丁·穆罕默德·喀什噶里門下,研究蘇菲主義學理,成為該教團虔誠的信徒和著名學者。並娶其導師之女為妻。1447年賽爾德丁逝世...
第八代教主馬成章(1871~1952)兩次去麥加朝覲,並拜訪了納格什班迪耶教團謝赫麥爾蘇木,領受其教理。回國後在甘肅臨夏、東鄉、甘南和青海西寧等地清真寺任教長期間,...
相傳為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瑪的19代後裔,繼為中亞蘇菲派納格什班迪耶教團第五代謝赫。1533年曾來到喀什噶爾傳播該派教義,贏得了南疆廣大穆斯林的崇敬和尊重...
麥赫杜姆·阿扎姆(Makhdum A‘zam,1461~1543) 中亞蘇菲派納格什班迪耶教團第五代著名宗教領袖,新疆喀什噶爾和卓家族先祖。一譯“瑪哈圖木,阿雜木”。本名艾哈邁德...
薩曼王朝(875—899)曾建都布哈拉,14世紀巴哈丁(Baha'al-Din,1317—1389)曾在此創立了納格什班迪耶蘇菲派教團。該教團屬於蘇菲正統派教團,反對狂熱儀式,在當時的...
有道統表可考,系沙·奧里亞所傳的門宦和分支,在維吾爾族中有伊犁 和吐魯番的納格什班迪耶教團分支,在回族中有吐魯番東道堂、烏魯木齊蘆草溝虎非耶門宦、甘肅臨夏的...
16世紀末中亞著名伊斯蘭教聖裔麥赫杜姆·阿扎姆(瑪哈圖木·阿雜木)的子嗣。其中3...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瑪的19代後裔,繼為中亞蘇菲派納格什班迪耶教團第五...
在帝國的保護和支持下,以布哈拉為中心的蘇菲派納格什班迪耶教團在中亞得到廣泛的傳播和發展,其學說對帝國的社會政治、文化和生活有相當大的影響。對什葉派採取寬容...
這些觀點概述了納格什班迪耶教團崇尚現實生活的 烏茲別克斯坦塔什乾市 Alisher Navoiy 大街 原則。由於阿利舍爾·納沃在烏茲別克族文學史上具有卓越貢獻,成為烏茲別克文學...
13~16世紀,中亞和阿拉伯的蘇菲派契斯提教團、蘇哈拉瓦迪耶教團、卡迪里教團、庫布拉維教團、納格什班迪耶教團等先後傳入印度北部各地,建立道堂,發展信徒,對伊斯蘭教...
該派在蘇菲主義道乘上源自納格什班迪耶教團。因其修道方式由該派創始人伊斯哈格倡導,故名伊斯哈格派。主張高聲誦念“迪克爾”,“道乘”、“教乘”並重;每日...
在蘇菲主義道乘上,該派源自納格什班迪耶教團。因其修道方式稱“米斯克耶”,故為新疆早期依禪派別之一。主張“教乘”與“道乘”並重,靜修默念“迪克爾”(即...
支持蘇菲派納格什班迪耶教團,聘請其長老為宗教助理,對其道堂和清真寺賜封以瓦...沙賈漢的父親是阿克巴大帝的兒子,莫臥兒帝國的皇帝賈漢吉爾,母親是印度教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