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克里,黑塞哥維那的首都和經濟、文化中心。人口37.5萬,連郊區44.9萬(1981)。建於1263年。陸運交通樞紐。工業有動力設備、汽車製造、金屬加工、化學、紡織、陶瓷、食品加工等。舊市區中心以產東方特色的銅、銀手工藝品著名。設有大學、科學院、博物館等。市中心保存土耳其時代的舊建築。城郊有帕萊、伊利扎療養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納克里
- 人口:37.5萬
黑塞哥維那的首都和經濟、文化中心。原是塞爾維亞的首都。在中部薩瓦河支流博斯納河上游附近。群山環抱,風景秀麗的古城。人口37.5萬,連郊區44.9萬(1981)。建於1263年。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國王儲在此被塞爾維亞愛國者刺死,這個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陸運交通樞紐。工業有動力設備、汽車製造、金屬加工、化學、紡織、陶瓷、食品加工等。舊市區中心以產東方特色的銅、銀手工藝品著名。設有大學、科學院、博物館等。市中心保存土耳其時代的舊建築。城郊有帕萊、伊利扎療養地。
前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在中國的放映,使得這座城市在中國家喻戶曉;曾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當代波赫戰爭,塞拉耶佛聞名於世。
塞拉耶佛全城呈東西走向狹長的形態,南北是起伏連綿的山巒,從東到西宛如一條彩帶披掛在巴爾幹半島風景如畫的波士尼亞河源頭的東部,群山碧綠環抱之中。城東的入城口地帶為險要的山路,一側的山峰上築有一座土耳其統治時期的城防古堡。出城東不遠有一歷史名勝,一座石拱“羊橋”,它曾是歷史上塞拉耶佛通向東方世界的重要門戶。蜿蜒的山間公路,曲曲彎彎,穿越崇山峻岭,與南斯拉夫相連。出城西是波赫通向西歐的主要公路、鐵路交通幹線和航空港,並連通著波赫通向亞德里亞海濱的旅遊公路。路旁有一塞拉耶佛歷史上通向西方的門戶,另一座石橋“羅馬橋”。由此通向波士尼亞河的源頭。源頭周圍自然景觀美不勝收,草木茂盛,碧水漣漪,木橋辟路,曲徑通幽,成為波赫的國家公園。此外,在塞拉耶佛的東南和西南部山區,各有一處天然優良滑雪運動場。它們曾經是1984年冬奧會的滑雪比賽場地,每年冬季都吸引著大批滑雪運動愛好者。塞拉耶佛氣候宜人,夏季多雨,冬季多雪,是旅遊度假的好去處。
塞拉耶佛市分為老城、中心城、新城、新塞拉耶佛共4個行政區。老城區的商業街別具特色,有500多年歷史,始建於土耳其統治時代。石塊鋪路的老街,兩側的建築呈現出波士尼亞民族風俗和土耳其式的風格,一排排的手工藝品店鋪錯落有致,期間夾雜著咖啡館、烤肉館和清真寺。這裡的手工藝品有幾百年的打造傳統,從土耳其式的咖啡具、雕刻和打鑿製做的銅質花瓶、各類壺和罐、圓盤藝術品到手工製做的木質煙盒、首飾盒等,從表現塞拉耶佛老城風貌的裝飾畫、各種式樣的金銀首飾及至用波赫戰爭遺留的炮彈殼打磨製做的工藝品,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
前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在中國的放映,使得這座城市在中國家喻戶曉;曾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當代波赫戰爭,塞拉耶佛聞名於世。
塞拉耶佛全城呈東西走向狹長的形態,南北是起伏連綿的山巒,從東到西宛如一條彩帶披掛在巴爾幹半島風景如畫的波士尼亞河源頭的東部,群山碧綠環抱之中。城東的入城口地帶為險要的山路,一側的山峰上築有一座土耳其統治時期的城防古堡。出城東不遠有一歷史名勝,一座石拱“羊橋”,它曾是歷史上塞拉耶佛通向東方世界的重要門戶。蜿蜒的山間公路,曲曲彎彎,穿越崇山峻岭,與南斯拉夫相連。出城西是波赫通向西歐的主要公路、鐵路交通幹線和航空港,並連通著波赫通向亞德里亞海濱的旅遊公路。路旁有一塞拉耶佛歷史上通向西方的門戶,另一座石橋“羅馬橋”。由此通向波士尼亞河的源頭。源頭周圍自然景觀美不勝收,草木茂盛,碧水漣漪,木橋辟路,曲徑通幽,成為波赫的國家公園。此外,在塞拉耶佛的東南和西南部山區,各有一處天然優良滑雪運動場。它們曾經是1984年冬奧會的滑雪比賽場地,每年冬季都吸引著大批滑雪運動愛好者。塞拉耶佛氣候宜人,夏季多雨,冬季多雪,是旅遊度假的好去處。
塞拉耶佛市分為老城、中心城、新城、新塞拉耶佛共4個行政區。老城區的商業街別具特色,有500多年歷史,始建於土耳其統治時代。石塊鋪路的老街,兩側的建築呈現出波士尼亞民族風俗和土耳其式的風格,一排排的手工藝品店鋪錯落有致,期間夾雜著咖啡館、烤肉館和清真寺。這裡的手工藝品有幾百年的打造傳統,從土耳其式的咖啡具、雕刻和打鑿製做的銅質花瓶、各類壺和罐、圓盤藝術品到手工製做的木質煙盒、首飾盒等,從表現塞拉耶佛老城風貌的裝飾畫、各種式樣的金銀首飾及至用波赫戰爭遺留的炮彈殼打磨製做的工藝品,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