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納丁(納丁)

約瑟夫·納丁

納丁一般指本詞條

約瑟夫·納丁(Joseph R. Nuttin 1909.11.07---1988.12.2),比利時心理學家神父哲學博士,是 E·托爾曼以後用公式表示人類選擇學習的綜合認知理論的第一批心理學家,還因提出以最佳作用“所需的”行為關係為依據的人類動機理論而著名。1975 年,他獲得行為科學索爾韋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約瑟夫·納丁
  • 外文名:Joseph R. Nuttin
  • 出生日期:1909年11月07日
  • 逝世日期:1988年12月2日
  • 畢業院校:魯汶大學
  • 職業:神父,心理學家
  • 出生地:比利時科特賴克
  • 信仰:天主教
  • 性別:男
簡介,成就榮譽,理論研究,

簡介

約瑟夫·納丁 [Joseph R. Nuttin 1909.11.07-1988.12.23],出生於比利時科特賴克(Kortrijk)附近的 Zwevegem 。
約瑟夫·納丁
約瑟夫·納丁

成就榮譽

先在魯汶大學與 A.米肖特一起學習心理學,後在布魯日大學學習神學,天主教魯汶大學學習哲學,1938 年被任命為神父。
1941 年他通過了有關效果律的實驗論文而獲得魯汶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然後,他成為魯汶大學動機與時間研究中心主任。
1972-1976曾擔任過堪薩斯大學的訪問教授、史丹福大學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研究員、國際心理學聯合會主席。同時還在歐洲、北美和南美的許多大學授過課。在比利時,他詳細制定了魯汶大學心理學系全面發展計畫。他的許多實驗室同事成為各個國家的大學教授。
1975 年,他被授予五年一度的行為科學索爾韋獎。

理論研究

早在 1941 年,納丁就強調強化的信息:用獎勵告知被試他們在“自由任務”實驗中反應的效用,以及在持續的興趣系統中通過反應的合併使保持得到改善的情況。他用法語發表了許多實驗性的證據和理論,其中一部分已被譯成英語。納丁著述的主題是關於動機的。他從認知角度把動機處理為行為計畫、方案和任務,因而在行為中引入未來的時間觀點,藉此測量其範圍。納丁在其人格模式中,把個體與其世界想像為一個作用單位。
納丁所提出的未來時間展望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FTP) 理論強調從個體對於未來目標的期望來了解人類行為的重要性。納丁將未來時間展望定義為個體對於未來目標的期望。未來時間展望理論指出,“時間展望“為一種整體性的認知結構,它會影響個體的心理歷程,如:注意、知覺、決定與行動,特別是對於個體成就動機與成就行為也有所影響。納丁指出:“雖然很多心理學教科書中忽略了“未來”,但它是人類行為的基本成分。有能力建構遠程目標,並且為目標的實現而努力工作是人類的重要特質……有些人無法達成長期目標,可能和缺乏未來展望有關。”
納丁在 G.米勒所提出的 TOTE 模型的基礎上增加了 S 因素,從而提出了他的 STOTE 模型。在浴池水溫的例子中,他首先解釋了標準(Standard)的來源和建立。他指出:標準是動機的產物或需要的產物。在人類行為中,設定的標準溫度應被看作為主體想要達到的對象 - 目標。因此,檢驗(T)不是行為的出發點。每個行為的第一步是標準之建立。這一作為對象 - 目標的標準對後來階段 O、E 產生直接的影響。
納丁認為對標準建立的研究涉及主體動力源泉問題,這一問題決定主體與外部世界之間的相互作用。在生物學水平上,這一動力源泉取決於存在主體與外部世界的基本協調。這一生物學協調是心理學準的基礎。將主體與環境緊密地連在一起的心理生理學及感覺協調,主體的影響是極其有限的。先天的標準不僅調整生物學水平上的適應過程,而且控制情感反應(reponse affective),比如說愉快與不愉快。正是通過這些情感反應我們才知道我們的行為是否與作為基礎的生物學水平上的協調相符。源於情感反應的動機(motivation),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著有機體的初級行為。在心理學水平上,處在與外部境相互作用中的主體之最佳運行,說到底是個個體構造問題(construction personnelle)。在這一相互作用中,環境成了一被感覺到的情境,而個體則成了某個能自我認識的主體之自我構造。行為正是試圖在這兩者之間(在被感覺到的情境和自我構造的自我之間)建立一協調或最佳運行狀態。
在浴池水溫的例子中,浴池水溫是個物理事實,而設定的標準溫度卻是個心理構造:一個要求或動機的產物,一個主體所要達到的目標。這一相標是物理溫度和心理溫度之間差別存在的基礎,因為所謂的心理溫度只存在於主體的大腦中,只存在於由人創造的用來表示所求溫度的儀器中。因此,只要人不在這一過程中加入他希望達到的溫度,那么任何差別都不可能存在。唯一存在的將只是現有的物理水溫。差距是動機過程的結果,是一目標形成過程的產物。因此納丁指出:
主體的動機狀態(或需要)觸發、控制有機體的總體運行(包括朝向由與外部世界關係確定的方向的認知活動)。
藉助於其記憶庫存(對象等等),同時藉助於其富有彈性的認知想像力,主體尋找並構造所需的對象 - 目標(即標準),以及能使其達到這一目標的手和工具。這一構造在被感覺狀態和目標之間建立起一差距。
差距的動力效因來源於它的構造者 - 動機。由此而來的被感覺狀態和被構造世界之間的緊張度構成對象尋找過程的一個重要階段。
從主體與外部世界關係的角度來看,知道什麼是所需的對象並不意識著整個過程的結束。更重要的在於通過多種努力達到所決定的目標確確實實地把對象拿到手上。
將以上的分析用於 TOTE 模型,納丁發現這一模型忽略了人類行為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 - 動機因素。這一動機因素是標準(S)建立的動力和原因,同時也是引導人類行為朝向已設定標準的動力和原因。如果沒有這一 S 因素,人類行為的作何一個階段都不可能發生。對差距的初次驗(T),以及後來的連續檢驗(T),完全從屬於朝向已定標準(S)的運動。O 和 E 也完全以這一因素為轉移。簡而言之,如果不在 TOTE 模型中注入 S 因素(動機因素),那么這一模型便永遠不可能進入運動狀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