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枯病鏽病

基本介紹

  • 別稱:紋枯病鏽病
  • 英文名稱:Corn sheath blight
  • 常見發病部位:主要危害葉鞘和果穗
  • 常見病因:立枯絲核菌感染
  • 常見症狀:水漬狀病斑
  • 傳播途徑:病殘體、風力傳播
  • 寄主:玉米、大豆、大麥、小麥和棉花等
病害介紹,為害症狀,病原物,形態,特性,侵染循環,發生因素,防治方法,

病害介紹

玉米紋枯病
簡介:
英文名 Corn sheath blight
病原 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屬半知菌亞門。有性態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在自然界不常見。
寄主 玉米水稻大豆大麥小麥棉花等43科263種植物。
危害 玉米紋枯病為土傳病害,玉米的主要病害。田塊發病率為10%~30%,重病田達50%以上,甚至100%。
分布 各玉米產區普遍發生,尤以南方夏玉米區發病較為嚴重。

為害症狀

紋枯病主要發生在玉米籽粒形成至灌漿期,苗期和生長後期很少發生。主要為害葉鞘和果穗,也可為害莖稈和葉片。發病初期多在基部1~2莖節葉鞘上產生暗綠色水漬狀病斑,後擴展融合成不規則形或雲紋狀大病斑。病斑中部灰褐色,邊緣深褐色,由下向上蔓延擴展。穗苞葉發病也產生同樣的雲紋狀斑。果穗發病後禿頂,籽粒細扁或變褐腐爛。嚴重時根莖基部組織變為灰白色,次生根黃褐色或腐爛。多雨、高濕持續時間長時,病部長出稠密的白色菌絲體,菌絲進一步聚集成多個菌絲團,形成小菌核。

病原物

形態

①菌絲。初無色,較細,分枝處多繳縮,近分枝處有隔膜。隨菌齡增長,菌絲細胞漸變粗短,並糾結成菌核。
②菌核。形狀各異,初為白色,後變為褐色,表面粗糙。
③擔子。擔子桶形或亞圓筒形,較支撐擔子的菌絲略寬,上具3~5個小梗,梗上著生擔孢子。
④擔孢子。擔孢子橢圓形至寬棒狀,基部較寬,大小(7.5~12)微米×(4.5~5.5)微米。擔孢子能重複萌發形成2次擔子。

特性

菌絲生長溫度範圍為7~40℃,最適溫度為26~32℃,低於7℃或高於40℃時停止生長。菌核形成的適宜溫度範圍為11~37℃,最適溫度為22℃。在12~34℃範圍內,溫度越高,菌核形成越快。菌絲只有在相對濕度85%以上時,才能侵染致病。菌核在26~32℃和相對濕度達95%以上時,10~12小時就可萌發產生菌絲。日光明顯抑制菌絲生長,但刺激菌核的形成。菌核對紫外線有極強的抗性。

侵染循環

病原以菌核遺留在土壤中越冬,或以菌絲、菌核在病殘株上越冬。病株上的菌絲經越冬後仍能存活,為其初侵染源。通過病株上存活的菌絲接觸寄主莖基部表面發病。發病後,菌絲又從病斑處伸出,很快蔓延,形成再侵染。濕度大時,病斑長出很多白黴狀菌絲和擔孢子。擔子借風力傳播而造成再次侵染。

發生因素

(1)寄主抗性:品種間抗病性差異顯著。而言,生育期常的中晚熟品種發生時間長,病情較重。
(2)環境:溫濕度對玉米紋枯病的發生程度影響很大。氣溫低於20℃或高於30℃、少雨不利於發病。病害發生期內,雨日多、雨量大、濕度高,病情發展快。
(3)栽培:玉米連作,播種過密,施氮過多,發病重。玉米單作比間作發病重。地勢低洼,排水不良,土壤濕度大的田塊,發病重。

防治方法

減少菌源,選用抗病品種,加強栽培管理,輔以藥劑防治。
(1)農業防治:
①選用抗(耐)病的品種。
②實行輪作,合理密植,注意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結合中耕消滅田間雜草。
③合理施用氮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④發病初期摘除病葉,並用藥劑塗抹葉鞘等發病部位。
⑤收穫後清除田間病殘體,剷除田邊雜草,消滅越冬菌源,減少初次侵染源。
(2)藥劑防治:
①用種子重量0.02%浸種靈拌種後堆悶24~48小時。
②玉米抽雄期噴5%井岡黴素AS 1 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WP 500倍液,或40%菌核淨WP 1 000倍液,或50%多菌靈WP 6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WP 1 000~2 000倍液,或50%苯菌靈WP 1 500倍液,或50%腐霉利WP 1 000~2 000倍液,或50%退菌特WP 800~1 000倍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